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骨丸治疗股骨坏死风寒湿痹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股骨坏死风寒湿痹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健骨丸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66例患者中,痊愈38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9%,患者相关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骨丸治疗股骨坏死风寒湿痹型疗效显著。

  • 标签: 中医药 健骨丸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延缓了HIV感染的进展,显著提高了HIV阳性患者的生存率。随着患者预期寿命的延长,相关并发症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本文将从HIV阳性患者股骨坏死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HAART以及HIV本身对骨代谢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股骨头坏死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在早期股骨坏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6例本院于2017年6月-2018年11月内收治的早期股骨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措施差异为分组原则,设对照组行髓芯减压单纯治疗,观察组行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治疗。观察对比2组不同时段疼痛、髋关节Harris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较低,髋关节Harris、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治疗早期股骨坏死患者,建议采取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髋关节Harris以及生活质量的同时降低患者疼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早期股骨坏死患者采取髓芯减压钛棒支撑联合纳米骨植入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施行分析。方法选取我们医院所收诊的早期股骨坏死患者资料50例施行分析,所选50例早期股骨坏死患者全部接受髓芯减压钛棒支撑联合纳米骨植入治疗,手术之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利用手术之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对临床治疗效果给予评估。结果50例早期股骨坏死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6个月,对其随访显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手术之前对比差异明显;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手术之前,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早期股骨坏死患者,为其提供髓芯减压钛棒支撑联合纳米骨植入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早期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钛棒支撑 纳米骨植入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置换术的护理。方法对17例股骨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结果17例老年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CT与X线对股骨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缺血性坏死患者39例,均进行CT扫描和X线两项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39例患者共有髋病变54个,CT扫描检出43个,准确率79.63%,X线片检出31个,准确率57.41%,两种方法的准确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片的假阳性率显著高于CT扫描(P<0.05);而CT扫描Ⅱ期诊断率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CT扫描检查对股骨缺血性坏死的检出率显著优于X线,且为股骨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 标签: CT X线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诊断效果
  • 作者: 罗智陈德忠龚克鲍勤超韩长江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12-22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8例,按照疾病情况及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髓内钉组与置换术组,髓内钉组38例,置换术组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髓内钉组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置换术组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后180d、360d行走能力;结果:置换术组术后90d髋关节功能平均得分显著高于髓内钉组(p<0.05);髓内钉组术后180d、360d髋关节功能平均得分显著高于置换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得分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髓内钉组术后90d、180d、360d髋关节疼痛得分比较均呈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90d、180d、360d髋关节疼痛得分对应比较,均呈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60d行走能力1级、2级、3级患者比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组间对应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则使骨折得到了恢复重建,髋关节远期功能恢复较好,适用于预期存活时间长、身体状况较好,且对生活质量有着较高要求的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7至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股骨置换术。患者男31例,女61例,年龄(75±6)岁。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7例,围手术期应用ERAS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住院、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围手术期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髋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术后1和3个月分别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患者髋部功能和生活质量。两组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数据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48 h内手术率高(χ2=17.781,P<0.01)、住院时间短(Z=-4.987,P<0.01)、总体花费少(Z=-4.315,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1%比14.9%与86.7%比95.7%,χ2=3.432、1.380,均P>0.05)。围手术期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t=4.458,P<0.01),术后3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6,P=0.146)。术后各随访时间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93、1.227,均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应用ERAS方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医疗费用,改善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人工股骨置换术的手术护理措施。方法将74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积极有效的手术护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d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护理有助于降低术中出血量,缓解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龄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人工股骨置换治疗高龄病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2年期间,选我科住院的高龄病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并行人工股骨置换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B组给予人工股骨置换,治疗后随访2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6-18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人在术后2~7d下地负重行走,术后3~6个月恢复到术前肢体功能,无术后疼痛、人工关节脱位及假体松动情况发生。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采用人工股骨置换治疗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人工股骨置换治疗可以早期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减少术后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 高龄病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CT与X线对股骨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缺血性坏死患者39例,均进行CT扫描和X线两项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39例患者共有髋病变54个,CT扫描检出43个,准确率79.63%,X线片检出31个,准确率57.41%,两种方法的准确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片的假阳性率显著高于CT扫描(P<0.05);而CT扫描Ⅱ期诊断率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CT扫描检查对股骨缺血性坏死的检出率显著优于X线,且为股骨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 标签: CT X线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