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估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左室内差(IVPD)和左室内压力梯度(IVPG)在舒张期不同时相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 093例,分为青年组(18~40岁)、中年组(41~65岁)和老年组(>65岁)。应用VFM技术分别测量等容舒张期(IR)、快速充盈期(RF)、缓慢充盈期(SF)和心房收缩期(AC)的IVPD和IVPG,并与左室舒张功能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的IVPD-IR、IVPD-AC、IVPG-IR和IVPG-AC呈增高趋势,IVPD-RF、IVPD-SF和IVPG-RF呈减低趋势(均P<0.05);②IVPD-RF和IVPG-RF与E峰呈正相关(r=0.391、0.402,均P<0.001);IVPD-AC和IVPG-AC与A峰呈正相关(r=0.407、0.425,均P<0.001),与E/e′呈正相关(r=0.268、0.294,均P<0.001),与E/A呈负相关(r=-0.510、-0.506,均P<0.001),与e′/a′呈负相关(r=-0.514、-0.511,均P<0.001)。结论IVPD和IVPG可以定量分析正常成人舒张期不同时相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有望成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新指标。

  • 标签: 血流向量成像 相对压成像 左心室内压差 正常人 左室舒张功能
  • 简介:摘要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评估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及其波动特征的有利工具,能够更好地预测心血管病事件及死亡风险。通过ABPM检查,有效识别诊室外时间段的血压异常,检出夜间血压下降不足、晨峰高血压、清晨高血压、非勺型血压波动类型等病理状态,并采取优化药物干预策略。有效管理夜间睡眠时间段的血压状态,是高血压管理的新课题。本讲座从夜间睡眠状态血压监测的重要意义、ABPM应用指征和基于ABPM高血压个性化治疗三个角度做个简要阐述。

  • 标签: 血压测量 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e′SR)和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与e′SR比值(E/e′SR)预测无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不存在明显RWMA且LVEF保留(>50%)的70例CAD患者纳入研究,以Gensini积分法分为两组:积分<34为低分组,积分≥34为高分组;另选取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常规测量心脏结构参数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心房最大容积(LAV)、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二尖瓣环间隔壁及侧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和LVEF,并计算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环间隔壁及侧壁舒张早期平均运动速度峰值(e′)、E/e′,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获得收缩期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e′SR,并计算E/e′SR,比较三组间各参数的差异,以ROC曲线分别获取e′SR和E/e′SR预测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最佳截断值,并得到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分组LAV、LAVI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和低分组相比,高分组e′减低、E/e′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分组、低分组e′SR、GLS减低,E/e′SR增高(均P<0.05);与低分组相比,高分组e′SR、GLS减低,E/e′SR增高(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e′SR曲线下面积(AUC)为0.717,约登指数最大时其最佳截断值为0.75 m,对应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0.0%和85.7%;e′SR的AUC为0.785,约登指数最大时其最佳截断值为1.12 s-1,对应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5.7%和68.6%。结论对于无明显RWMA且LVEF保留的CAD患者可出现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表现为e′SR降低、E/e′SR升高、GLS降低,舒张期应变率指标是早期发现CAD患者舒张功能受损的可靠依据,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斑点追踪成像 舒张期应变率 冠心病 心室功能,左
  • 作者: 阚厚铭 皋德帅 程志祥 丁晓彤 张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疼痛科,南京 211166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徐州 211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疼痛科,南京 21116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疼痛科,南京 211166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南京 210011,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南京 211166
  • 简介:摘要夜间下肢痛性痉挛(NLC)是夜间无意识突然发生的下肢痛性收缩,该病发病率高,且伴有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本文从NLC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该疾病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易于诊断的标准以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并简介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肌痛性痉挛 病因 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年男性和女性夜间遗尿症(N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长海医院就诊的NE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NE每周发生≥1次,且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排除标准:活动性尿路感染、下尿路占位性病变、尿路的解剖结构异常、存在急性脏器功能衰竭及脑血管意外等严重疾病、非正常睡眠周期的夜班工作者。采集的基本信息包括身高、体重、药物史、手术史及合并疾病情况。采用3 d排尿日记中的次均尿量、排尿次数、夜间多尿(NP)指数、夜尿膀胱容量(NBC)指数等定量参数评估患者的排尿特征,采用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出口梗阻(BOO)、膀胱收缩力及控尿功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6例患者,男43例,女63例。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7.8±15.6)岁和(56.1±14.0)岁,体质指数(BMI)分别为(23.9±3.4)kg/m2和(23.3±4.3)kg/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5例(80.2%)合并全身慢性疾病,以高血压病(58例,54.7%)、高脂血症(41例,38.7%)、糖尿病(38例,35.8%)、冠心病(22例,20.8%)最常见。男性合并症患病率[88.4%(38/43)与74.6%(47/63),P<0.05]和≥2种合并症患病率[62.8%(27/43)与33.3%(21/63),P<0.05]均高于女性。排尿日记结果显示,NE患者常合并有NP(47/106,44.3%)、NBC降低(74/106,69.8%),或两者并存(33/106,31.3%)。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低顺应性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压力性尿失禁、BOO、逼尿肌收缩力减弱(DU)和逼尿肌反射亢进伴收缩力受损(DHIC)的总体发生率分别为27.4%(29/106)、39.6%(42/106)、17.9%(19/106)、9.4%(10/106)、25.5%(27/106)和15.1%(16/106)。女性NE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高于男性[28.6%(18/63)与2.3%(1/43),P<0.01],而男性NE患者BOO发生率高于女性[23.3%(10/43)与0,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肥胖(r=0.63,P<0.01)、合并疾病(r=0.40,P<0.01)、合并疾病数量(r=0.56,P<0.01)、存在NP(r=0.50,P<0.01)、存在NP合并NBC降低(r=0.47,P<0.01)、残余尿量(r=0.53,P<0.01)、膀胱顺应性降低(r=0.21,P=0.04)、伴DU(r=0.28,P<0.01)、伴压力性尿失禁(r=0.42,P<0.01)、伴DHIC(r=0.35,P<0.01)与NE次数增加呈正相关;最大尿流率降低(r=-0.35,P<0.01)、小膀胱容量(r=0.21,P=0.03)、膀胱敏感性升高(r=-0.21,P=0.03)与NE次数呈负相关。结论成人NE不仅与膀胱功能障碍相关,还与肥胖、慢性全身性疾病、液体代谢和尿液产生等因素密不可分,且男女患者各具特点,应予以整体化、个体化的评估与治疗。

  • 标签: 夜尿症 夜间遗尿 下尿路症状 夜间多尿 夜间膀胱容量 排尿日记 尿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报警器在神经内科夜间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1月间英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夜间使用静脉留置针q8h静脉输液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9.67±2.93)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70.60±2.93)岁。对照组采用普通输液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备输液报警器。就两组患者夜间静脉输液各项观察指标、回血率、导管阻塞率、液体滴空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次数、巡视病房的时间、响铃次数、补液更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回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0/30)比20.00%(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P=0.01);观察组患者的导管阻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1/30)比26.67%(8/30)](χ2=6.41,P=0.01);观察组患者的液体滴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2/30)比40.00%(12/30)](χ2=9.32,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28/30)比63.33%(19/30)](χ2=7.95,P<0.01)。结论输液报警器在神经内科夜间输液中应用效果显著,明显降低回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输液安全性,值得推广试验。

  • 标签: 输液报警器 神经内科 夜间输液 不良反应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左室舒张功能障碍(diastolic dysfunction,DD)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舒张功能的评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功能诊断十分重要。舒张功能的主要评估方法包括心脏微导管术、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等,其中,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的整体和局部功能定量、血流动力学分析等方法在舒张功能评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就心脏磁共振左室舒张功能评估的主要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心脏磁共振成像 舒张功能障碍 保留射血分数性心衰 应变评估 血流动力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骶神经磁刺激(S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NE)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徐州市康复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和徐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57例PN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膀胱功能训练、觉醒训练和生活与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基于以上方法增加SMS对PNE患儿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通过遗尿程度(正常、轻度、中度、重度)、遗尿次数、疗效评价及膀胱容量进行评估对比。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57例PNE患儿纳入观察组28例(男15例)、对照组29例(男19例)。两组患儿在年龄、男性比例、遗尿程度及次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遗尿程度均优于对照组(12比7例、8比8例、5比9例、3比5例,χ2=-2.269,P=0.030);遗尿次数低于对照组[(4.2±1.8)比(8.1±2.0)次,t=4.475,P<0.01];疗效评价总有效率和膀胱容量均高于对照组[82%(23/28)比48%(14/29)、(225±25)比(199±21) ml,Z=11.238、t=-2.249,均P<0.05]。结论SMS是治疗儿童PNE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儿童遗尿程度和次数,增加患儿膀胱容量,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 儿童 夜遗尿症
  • 简介:摘要支气管舒张剂是慢阻肺治疗的基石药物,长效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在慢阻肺稳定期疾病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建议使用双支气管舒张治疗作为初始治疗。本文将着重对双支气管舒张药物的作用机制、现有的临床证据以及应用现状进行简介及展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年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就诊的有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心脏结构及收缩功能正常、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1 000次/24 h)的50例青年患者作为室性早搏组,50名青年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静态和24 h心电图作为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诊断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及多普勒组织成像模式测量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与多普勒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左室舒张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室性早搏组E峰减速时间较长[(203.2±22.9)ms比(192.4±16.1)ms,t=-2.730,P=0.008],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较低[(10.3±2.8)cm/s比(11.9±2.9)cm/s,t=0.748,P=0.010],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与Ea的比值(E/Ea)较高(6.6±0.8比6.0±0.4,t=-0.775,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室性早搏组Ea与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的比值(Ea/Aa)较低(1.02±0.33比1.11±0.30,t=1.466,P=0.1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a)未见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24 h室性早搏总搏数与Ea(R=-0.686)和Ea/Aa(R=-0.654)呈负相关,与Aa呈正相关(R=0.431)。进一步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Exp(B)=2.070,P=0.002]是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之一,即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发生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危险是健康受试者的2.07倍。结论频发(≥1 000次/24 h)的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可导致青年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 标签: 青年人 室性早搏复合征 心室功能,左 超声检查,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睡眠时血压的动态变化,探讨无创正压通气(PAP)治疗对OSA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睡眠中心的睡眠障碍患者。受试者完成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及动态脉搏传导时间的血压监测,并于次日压力滴定行PAP治疗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比较PAP治疗前后OSA患者血压的变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例OSA受试者,伴夜间血压升高的受试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大于无夜间血压升高的受试者;PAP治疗后OSA患者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平均收缩[125.50(24.00) mmHg](1 mmHg=0.133 kPa)较治疗前[124.00(21.75) mmHg]显著下降(Z=-2.926,P=0.003)。PAP治疗后患者峰值血压[182.00(55.00) mmHg]较治疗前[158.00(31.50) mmHg]显著下降(Z=-5.387,P<0.001)。且PAP治疗后OSA患者收缩增高的次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PAP治疗可以稳定OSA患者夜间血压的异常波动,降低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平均收缩,降低重度OSA患者的平均收缩及平均动脉压,平均收缩压下降幅度与收缩峰值呈正相关,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与舒张峰值呈正相关。且PAP降低单纯夜间高血压的效果更显著。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动态血压监测 脉搏传导时间法
  • 简介:摘要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睡眠时间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收集2018年3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接受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的1 75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按夜间睡眠时长将患者分为短(≤6 h)、中等(>6 h且≤8 h)和长夜间睡眠时间组(>8 h)。baPWV≥1 600 cm/s定义为动脉硬化。短、中等和长夜间睡眠时间组baPWV≥1 600 cm/s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9.7%,30.8%和38.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中等夜间睡眠时间组相比,长夜间睡眠时间组和短夜间睡眠时间组baPWV≥1 600 cm/s的OR值分别为1.317(P<0.05)和1.169(P>0.05)。对性别进行分层,与中等夜间睡眠时间组相比,女性和男性患者长夜间睡眠时间组baPWV≥1 600 cm/s的OR值分别为1.735(P<0.05)和1.131(P>0.05)。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长夜间睡眠时间与baPWV升高有关,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

  • 标签: 睡眠时间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硬化 糖尿病,2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于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进行健康体检的牛街西里社区年龄≥60岁的老年人384例。对入选体检者均行cfPWV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测定。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入选者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127例)和舒张功能不全组(25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cfPWV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cfPWV与主要临床变量间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多个临床因素及cf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ROC曲线计算cfPWV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截止点。结果舒张功能不全组的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收缩、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舒张功能正常组(均为P<0.05)。舒张功能不全组的cfPWV较舒张功能正常组显著升高[(11.9±3.5)m/s比(7.2±0.8)m/s,t=-20.436, P=0.00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fPWV与E/E′呈显著正相关(R=0.851, 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f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显著相关(χ2=46.999,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以8.65 m/s为截止点,cfPWV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87.2%。结论老年人cf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显著相关。

  • 标签: 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探讨7点末梢血糖谱中不同时间点血糖值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0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225例,入院后监测7点末梢血糖,同步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CGM),调查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状况,根据结果分为夜间有症状低血糖组和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组,比较两组低血糖相关指标,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定各指标与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相关的最佳切点值。结果225例患者在CGM监测中,74例出现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为32.89%;其中,34例为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占45.95%(34/74)。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组患者空腹、晚餐后、睡前血糖均低于夜间有症状低血糖组。睡前血糖和空腹血糖预测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最佳切点值分别为6.9 mmol/L和6.0 mmol/L,AUC分别为0.822和0.651。结论应警惕老年T2DM患者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睡前血糖<6.9 mmol/L或空腹血糖<6.0 mmol/L提示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增加。

  • 标签: 糖尿病 老年人 夜间无症状低血糖 末梢血糖 动态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周围神经卡是手外科的常见病种,以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和胸廓出口综合征最为多见。肌电图在周围神经卡的诊断中发挥关键作用,神经B超和MRI逐渐成为重要补充。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周围神经卡征,早期手术疗效优于延期手术。解剖学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经验的总结使周围神经卡的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提高。临床应用内窥镜治疗周围神经卡的技术不断成熟。周围神经卡松解的手术疗效确切,但术后恢复时间长,重症者多有症状残留。如何进一步规范周围神经卡的诊疗将成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 标签: 周围神经 腕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肺通气功能中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1秒率(FEV1/FVC)正常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BDT)阳性率,提高对FEV1、FVC及FEV1/FVC正常的哮喘患儿完善BDT检查重要性的认识。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门诊诊断为哮喘的患儿,年龄5~14岁,可配合肺通气功能及BDT检查,收集FEV1、FVC及FEV1/FVC正常的患儿肺功能资料,统计BDT阳性率并分析小气道功能状况。结果共纳入FEV1、FVC及FEV1/FVC正常的患儿1 631例,其中肺通气功能正常1 414例,小气道功能障碍217例。吸入支气管扩张剂15 min后,BDT阳性哮喘患儿共127例,阳性率为7.8%;男87例,女40例,其中合并小气道功能障碍患儿BDT阳性62例,BDT阳性率为28.6%。FEV1改善率在8.0%~11.9%有132例(8.1%)。用药前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为(98.5±10.3)%;吸入硫酸特布他林15 min后,改善率为13.5%(12.5%,16.2%)。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瞬间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瞬间呼气流量(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改善率与其基础值呈负相关[FEF50(r=-0.339,P<0.01)、FEF75(r=-0.400,P<0.01)、MMEF(r=-0.375,P<0.01)];FEV1改善率与FEV1基础值无显著相关(r=-0.128,P=0.153),FEV1改善率与MMEF基础值呈负相关(r=-0.231,P<0.01)。结论有部分哮喘患儿在FEV1、FVC及FEV1/FVC正常范围时BDT阳性。建议对症状典型或不典型哮喘患儿在诊断及随访时尽可能完善BDT检查,以明确诊断以及获取当前个人最佳值,同时结合小气道功能有助于全面评估哮喘病情及控制情况。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儿童 肺功能 支气管舒张试验 个人最佳值 小气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部不同部位疮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157例(170处)臀部不同部位疮患者,其中骶尾部82处,坐骨结节52处,股骨大转子(无髋关节外露)24处,股骨大转子疮同时合并髋关节外露12处。根据臀部不同部位的疮,采用:①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骶尾部71例71处;②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骶尾部疮10例10处、修复坐骨结节疮36例42处;③阔筋膜张肌皮瓣修复股骨大转子疮24例24处、骶尾部疮1例1处;④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疮2例2处;⑤髋关节离断治疗大转子疮同时合并髋关节外露10例12处;⑥单纯插入式VSD治疗坐骨结节疮8例8处。疮面积5.0 cm×8.0 cm~15.0 cm×30.0 cm,皮瓣面积10.0 cm×12.0 cm~17.0 cm×32.0 cm。随访主要采用门诊和微信两种方式。结果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阔筋膜张肌皮瓣、股薄肌肌皮瓣及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坐骨结节疮皮瓣全部成活;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骶尾部疮10块有4块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采用皮瓣修复患者共139例,136例疮愈合,1例骶尾部疮和1例股骨大转子疮患者因年龄大,长期低蛋白血症及贫血致疮长期不愈合,1例坐骨结节疮因骨髓炎伤口不愈合。髋关节离断治疗股骨大转子疮同时合并髋关节外露10例和单纯插入式VSD治疗坐骨结节疮8例,全部愈合。术后随访0.5~15.0年,平均7.5年,除3例疮未愈合外,其余154例疮愈合,无复发。结论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是修复骶尾部疮较好的方法;阔筋膜张肌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是修复股骨大转子疮的较好方法;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或V-Y推进修复坐骨结节疮,简单有效;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骶尾部疮,皮瓣远端容易部分坏死,不推荐使用。股骨大转子疮同时合并髋关节外露时,可以采取髋关节离断。对于坐骨结节疮,如果创口较小,而内部残腔很大,可以单纯插入式VSD治疗。

  • 标签: 臀部 压疮 臂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阔筋膜张肌皮瓣 股薄肌肌皮瓣 负压引流技术
  • 简介:摘要疮是当今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社区和家庭中也较常出现。传统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手术皮瓣移植、负疗法、伤口敷料治疗和其他的物理、生化、生物工程等手段。随着对疮面愈合进一步的认知及理疗理念在医学中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通过电刺激的方式治疗疮在国外已日趋成熟。本文就电刺激治疗疮的最新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国内外学者就疮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 标签: 压疮 电刺激 疮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