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接受脊椎肿瘤整块切除的患者113例,男68例、女45例,年龄(38.7±16.7)岁(范围10~79岁);原发恶性肿瘤55例、原发侵袭性肿瘤27例、孤立性转移瘤31例。依Boriani脊椎肿瘤整块切除外科分型系统进行计划,根据肿瘤于脊椎中的不同累及范围分为七型手术方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所在部位及累及椎节数量及术前神经功能)、手术过程(具体手术分型、手术分期、前方椎体重建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外科边界)、围手术期与术后情况(术中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术后生存时间(总生存期、无复发生存期及内植物生存期)。结果除1例因术中大血管损伤致失血性休克死亡外,1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17.6±267.4)min,术中出血量为(3 802.7±3 039.4)ml。48例达到R0切除。围手术期死亡3例,44例(38.9%,44/112)发生术中及围手术期并发症。10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9.4±35.2)个月。随访期间27例死亡,术后平均总生存期为115.4[95%CI(97.9,133.0)]个月,五年总体生存率为64.1%[95%CI(52.3%,75.9%)]。原发恶性肿瘤组中R2切除患者术后总生存期较R0或R1切除的患者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在转移瘤组患者中不同外科边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29例复发,无复发生存期105.8[95%CI(87.5,124.1)]个月,其中原发恶性肿瘤组与原发侵袭性肿瘤组中R2切除者术后复发风险均高于R0或R1切除者(P<0.05),而转移瘤组患者R2切除术后复发风险与R0或R1切除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脊椎肿瘤整块切除可有效改善脊椎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预后及原发恶性、侵袭性肿瘤的局部控制。

  • 标签: 脊椎 肿瘤 预后 回顾性研究
  • 作者: 龚敏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6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5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肝癌患者疼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分别提供常规护理模式以及心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为肝癌患者开在临床护理干预,为了有效的缓解疼痛症状,医疗工作者可以优先选择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解决,它可以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情况下,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提高互联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癌;疼痛;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探寻慢性胃炎实行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病患12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各60例的两组,常规组行西医治疗,研究组行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两组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96.67%的治疗有效率较常规组85.00%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胃炎实行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有利于改善病患不适感,提升治疗有效率,保证预后效果,实践价值较高。

  • 标签: 加味半夏泻心汤;慢性胃炎;中医;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介入治疗乳糜漏的可行性、安全性、治疗效果,以及个体化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60例乳糜漏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乳糜胸37例、乳糜腹10例、乳糜尿4例、乳糜胸合并乳糜腹5例、乳糜胸合并心包积液2例、盆腔乳糜性积液2例。所有患者均保守治疗失败。患者均先行淋巴管造影,而后根据造影结果选择个体化手术方式。术后统计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并进行随访。结果淋巴造影成功55例,5例患者乳糜池和胸导管未见显影,造影成功率91.7%。单纯淋巴管造影23例、胸导管栓塞23例、乳糜池胸导管针刺毁损5例、直接淋巴管栓塞4例、胸导管球囊扩张成形5例。治疗后痊愈39例(65.0%)、有效14例(23.3%)、无效7例(11.7%),总体有效率88.3%(53/60)。并发症发生率8.3%(5/60),均为轻症并发症。失访患者4例,完成随访者56例,随访时长0.5~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随访期间病情复发1例(2.0%,1/49)、死亡8例。结论介入治疗乳糜漏安全、有效、并发症低。根据淋巴造影结果选择个体化手术方式,合理可行,疗效良好。

  • 标签: 放射学,介入性 乳糜漏 淋巴造影
  • 作者: 巴达日拉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蒙医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的60例颈椎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颈椎病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蒙医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与症状改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差异。结论:蒙医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蒙医针刺;颈椎病;临床治疗有效性;症状改善评分
  • 简介:目的:临床治疗不孕症患者期间,予以疏调气机法应用价值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2年1月起,拟定临床研究计划,并收集相关分析数据,直至2022年12月截止,共计纳入我院60例不孕症患者,参与分析,将研究数据以治疗方案进行分组,研究组予以疏调气机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每组30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据研究,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为(100.00%)比较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80.00%)更高。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6%)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30.00%)较少,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不孕症患者过程中,予以疏调气机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全面保障患者安全,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不孕症;疏调气机法;应用价值
  • 作者: 许志平,陈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铜陵244000
  • 简介:目的:探究EMDR(眼动脱敏与再加工心理治疗)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抑郁症障碍的青少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舍曲林单药治疗)和研究组(舍曲林+EMDR),研究组每位患者共接受8次EMDR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17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治疗后CG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舍曲林单药治疗,EMDR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能有效提高疗效,安全性良好。

  • 标签: EMDR;青少年;抑郁障碍
  • 作者: 熊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赤水市人民医院,贵州赤水564700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方法:从我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中随机挑选68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34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喉痒症状积分为(0.65±0.06)、咯痰症状积分为(0.30±0.03)、咳嗽症状积分为(0.36±0.03),对照组患者喉痒症状积分为(1.10±0.10)、咯痰症状积分为(0.61±0.10)、咳嗽症状积分为(1.10±0.20),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1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感染后咳嗽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咳嗽
  • 作者: 梁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安徽省胸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安徽 合肥230000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干预疗效。方法:在安徽省胸科医院2019年11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中随机抽取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抛硬币法等比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治疗,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3例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日均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引流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腔积液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且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护理干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声带麻痹导致发音障碍患者行声带外侧自体脂肪注射术治疗的临床长期随访观察结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03年7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因单侧声带麻痹致发音障碍并于支撑喉镜下行自体脂肪声带外侧注射术的16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6例,女77例,年龄9~73(34.50±12.94)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主观听感知评估(GRBAS评估)、客观声学评估、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评价及频闪喉镜检查。所有患者随访1~18年,中位随访时间6年。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3例患者中术前轻度声嘶(G1)17例(10.4%),中重度声嘶(G2~3)146例(89.6%);频闪喉镜下见患侧声带呈弓形,固定于旁正中位或外展位,声门闭合不良。术后139例患者(85.3%)发声恢复正常(G0),18例(11.0%)患者轻度声嘶(G1),6例患者(3.7%)中度声嘶(G2)。其中,131例患者(80.4%)声嘶明显改善,29例患者(17.8%)声嘶轻度改善,3例患者(1.8%)声嘶无明显改善。患者的客观声学参数中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和最长发声时间(MPT)均有明显改善,VHI评分亦明显好转。频闪喉镜下见患侧声带内移,声门闭合改善,声带黏膜波接近或恢复正常。当脂肪注射量为3.0~4.5 ml时,术后3个月内患者的主观听感知评分G、R、B、A改善更为明显,VHI和MPT均自术后1年明显好转。双侧声带注射时,自术后1个月起B、A评分较单侧注射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单双侧注射对比:tB评分=1.42,tA评分=1.51,P值均<0.05)。结论声带外侧声门旁间隙自体脂肪注射填充手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引起的发音障碍远期疗效良好,手术疗效与脂肪注射剂量和注射侧别有关。

  • 标签: 声带麻痹 声门闭合不良 声带注射填充术 自体脂肪 发音障碍
  • 作者: 陆艺 米国琳 刘金同 简佳 王玮 郑心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国基层医药》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物理治疗科,济南 250014,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心身医学科,济南 250014,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行为心理科,济南 250014,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一科,济南 250014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五行音乐辅助治疗双相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双相障碍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前、恢复期、治疗结束后对其躁狂、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完成症状自评及《中医五态情志问卷》调查,进行疗效评估,电话随访1年,记录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医五态情志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恢复期及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BRMs、HAMD、中医五态情志问卷、SCL-90评分均明显下降[对照组恢复期、治疗结束时BRMs评分:(11.52±1.57)分、(9.43±1.05)分,HAMD评分:(16.75±3.05)分、(13.61±2.51)分,中医五态情志问卷评分:情绪词汇(67.25±5.7)分、(56.38±4.97)分,躯体症状(29.52±3.94)分、(24.19±3.05)分,SCL-90评分:(100.52±10.26)分、(68.85±7.33)分;研究组恢复期、治疗结束时BRMs评分:(9.33±1.09)分、(7.85±0.82)分,HAMD评分:(13.74±2.54)分、(10.17±1.97)分,中医五态情志问卷评分:情绪词汇(58.19±5.06)分、(46.85±4.06)分,躯体症状(25.14±3.54)分、(20.11±2.57)分,SCL-90评分:(90.85±8.97)分、(56.87±5.81)分],且研究组4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77、7.01、4.48、6.99、8.78、4.89、6.05、4.19、7.57,均P <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5%(χ2=4.02,P < 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5%、15.0%、30.0%,均低于对照组的17.5%、35.0%、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0、4.26、4.17,均P < 0.05)。结论五行音乐疗法用于辅助治疗双相障碍,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躁狂情况,恢复患者情志状态,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双相型障碍 五行音乐疗法 抑郁 躁狂 对比研究 疗效观察 生活质量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辅助治疗青少年型Coats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青少年型Coats病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7例,女性3例;均为单眼发病。年龄55.00(44.75,81.25)个月。2B、3A、3B、4期分别为5、15、19、1只眼。眼底检查均可见视网膜异常血管、广泛视网膜下液(SRF,3期及以上)或黄斑区大范围渗出及水肿(2B期)。患眼均行超广角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31只眼。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患眼均行IVC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等治疗。IVC注射中位数4(1,5)次。治疗后随访时间59.00(52.50,63.00)个月,观察患眼BCVA、视网膜异常血管闭锁、SRF吸收以及眼部和全身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行BCVA检查的31只眼中,BCVA提高、稳定、下降分别为13(32.5%,13/40)、12(30.0%,12/40)、6(15.0%,6/40)只眼。治疗前后不同分期患眼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1.80、-0.84,P>0.05)。所有患眼视网膜异常血管均部分或完全闭锁,SRF减少或完全吸收。其中,治愈、改善分别为28(70.0%,28/40)、12(30.0%,12/40)只眼;无眼球摘除者。发生玻璃体视网膜纤维化19只眼(47.5%,19/40);牵拉性视网膜脱离8只眼(20.0%,8/40);并发性白内障15只眼(37.5%,15/40)。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与IVC治疗相关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IVC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等其他方法治疗可稳定或提高多数青少年型Coats病患眼视力,促进SRF吸收;IVC是一种远期安全且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 标签: Coats病 康柏西普 血管生成抑制剂 激光凝固术
  • 作者: 武旭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介休市中医医院,山西介休 032000
  • 简介:目的:观察失眠症患者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4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失眠症患者80例作为实验对象,并以随机电脑单盲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切实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保证治疗效果,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失眠症;治疗效果
  • 作者: 石晶晶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第34期
  • 机构:新疆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新疆 察布查尔835300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缬沙坦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方法:从2018年4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例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向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划分,分别采取口服缬沙坦治疗、口服膏托普利治疗,在研究指标中,主要对临床治疗效果和血压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对比差异明显;在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经统计分析提示无优越性(P>0.05),在干预后,试验组的血压水平经统计分析提示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方面,缬沙坦治疗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从而确保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稳步提升。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缬沙坦;治疗效果
  • 作者: 王晓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卫生院,内蒙古兴安盟029408
  • 简介:目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流感在中国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历史上在全世界引起多次暴发性流行,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流感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空气以及飞沫传播。发病具有季节特性,北方常见于冬季,而南方则多发于冬夏两季。本次实验选取80例于我院门诊就诊病人,治疗组40例病人,对照组40例病人。治疗组使用蒙药清感九味丸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感冒清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

  • 标签: 流行性感冒;蒙药清感九味丸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声带截短术在提高跨性别女性嗓音音调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9例行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截短术的跨性别女性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嗓音参数。29例跨性别女性年龄为19~47(27.0±6.3)岁。主观嗓音评估采用跨性别女性嗓音问卷(Transsexual Voice Questionnaire for Male to Female,TVQMtF)。客观评估中分析了嗓音基频(F0)、最高音、最低音、习惯言语响度、Jitter、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PT)、噪谐比(NHR)、共振峰(F1、F2、F3、F4)频率。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手术前相比,声带截短术后3个月后的TVQMtF评分明显下降[(89.9±14.7)分vs.(50.4±13.6)分,t=11.49,P<0.001],F0水平明显提高[(152.7±23.3)Hz vs.(207.7±45.9)Hz,t=-6.03,P<0.001]。共振峰F1、F2和F3频率较术前明显提高,F4频率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最高音无明显改变,但最低音较术前有明显提高[(96.8±17.7)Hz vs.(120.0±28.9)Hz,t=-3.71,P=0.001]。习惯言语响度较术前有明显提高[(60.0±5.2)dB vs.(63.6±9.6)dB,t=-2.12,P=0.043]。Jitter、Shimmer、NHR及MPT与术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声带截短术能够显著提高跨性别女性的嗓音基频、共振峰频率及嗓音女性化程度,对发音能力及嗓音质量无明显不利影响,是嗓音女性化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 标签: 基频 跨性别者 音调提升 声带截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儿童病理性流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病理性流涎患儿分为注射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口腔感觉刺激训练、口腔运动训练、吞咽神经及肌肉低频电刺激等),注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双侧腮腺及颌下腺A型肉毒毒素注射。于治疗前及注射后1周、2周、4周及13周时采用流涎频率及严重程度量表(DFSS)对2组患儿流涎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注射组DF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注射组D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4周时DFSS评分亦显著优于治疗后1周、2周及13周时评分(P<0.05)。结论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双侧腮腺及颌下腺能明显缓解病理性流涎患儿症状,起效时间为注射后1周,以注射后4周时症状缓解情况最显著,多数患儿疗效持续时间可超过13周。

  • 标签: 病理性流涎 A型肉毒毒素 超声定位 吞咽障碍 神经功能障碍
  • 作者: 施海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宫腔镜分离粘连术对宫腔粘连的医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00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借助宫腔镜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具体术式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对照组选择的是电切分离粘连术,研究组选用的是微型剪刀分离粘连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组间对比中度宫腔粘连患者的粘连评分差,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统计比较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研究组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宫腔镜的支持下,分析两种分离粘连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差异不大,而站在中度宫腔粘连患者的角度分析,微型剪刀术式在改善宫腔粘连评分方面的表现又要好于电切术式,故而综合分析,要针对具体患者选择最为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宫腔镜微型剪刀分离粘连术;宫腔镜电切分离粘连术;宫腔粘连
  • 作者: 郭丹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9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5期
  • 机构: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000
  • 简介:目的:探究不同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或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上述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单一的口服降糖药物可能在短期内有效,但是患者会逐渐产生耐药性,导致药物降糖效果不佳,而联合应用胰岛素能够显著提升降糖效果,且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注重二者的联合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胰岛素
  • 作者: 李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伊金霍洛旗蒙医综合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
  • 简介:目的:分析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患者30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0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150例,采用中医复方治疗,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98±2.54)分,治疗后为(2.65±2.6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65±2.65)分,治疗后为(5.56±2.31)分,观察组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为(32.68±11.85)分,治疗后为(21.54±12.6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评分为(33.76±12.13)分,治疗后评分为(29.43±11.15)分,观察组治疗后的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复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