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肌挫伤(myocardial contusion,MC)又称心脏挫伤,常见于钝性胸部创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健康,病情凶险隐匿,发生率和病死率极高。MC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个体差异大,常被合并的多发伤掩盖,缺乏统一诊断方法,易漏诊和误诊,导致延误最佳诊治时机。早期诊断,及时救治,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诊断心肌挫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钝性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3~66岁[(44.2±10.9)岁]。根据临床心肌挫伤诊断标准(心肌肌钙蛋白Ⅰ>0.06 ng/ml)分为心肌挫伤组(20例)和心肌未挫伤组(22例)。患者入院后7 d内行CMR检查,24 h内行心电图(ECG)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比较两组CMR、ECG和TTE异常改变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CMR、ECG和TTE对心肌挫伤诊断的效能,计算CMR、ECG和TTE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结果心肌挫伤组CMR异常15例(75%),心肌未挫伤组CMR异常2例(9%)(P<0.01);CMR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心肌水肿、缺血或出血,位于左心室12例(71%),右心室3例(18%),室间隔2例(12%)。心肌挫伤组ECG异常12例(60%),心肌未挫伤组异常7例(32%)(P>0.05)。ECG异常改变中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8例(42%),ST-T改变5例(26%),房性早搏3例(16%),束支阻滞2例(11%),频发室性早搏1例(5%)。心肌挫伤组TTE异常10例(50%),心肌未挫伤组异常9例(41%)(P>0.05)。TTE异常改变中左心舒张功能减低12例(63%),室壁运动异常7例(37%)。CMR、ECG、TTE诊断心肌挫伤的AUC分别为0.83(95%CI 0.70~0.96)、0.64(95%CI 0.47~0.81)、0.55(95%CI 0.37~0.72),灵敏度分别为75.0%、60.0%、50.0%,特异度分别为91.0%、68.2%、59.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2%、63.2%、52.6%,Youden指数分别为66.0、28.2、9.1。结论CMR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心肌挫伤,诊断效能优于ECG、TTE,且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临床诊断心肌挫伤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胸部损伤 心肌,挫伤 磁共振成像 心电描记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因膝关节外伤而就诊的155例患者资料,男100例,女55例,年龄(40.0±10.6)岁(范围18~60岁)。观察患者胫骨平台后方是否存在骨挫伤,并通过影像学资料收集患者是否同时存在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agment,ACL)、后十字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MCL)、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LCL)及腓骨小头损伤,通过病历资料收集患者受伤机制、年龄、性别及受伤侧别及体格检查等资料,分析各事件对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55例患者中有92例发生骨挫伤,男56例,女36例;年龄(39.6±10.5)岁(范围19~55岁);右侧膝关节损伤45例,左侧47例。ACL损伤情况:ACL完全断裂42例,部分断裂34例,无损伤16例;PCL损伤18例,无损伤74例;非接触性损伤57例,接触性损伤35例;腓骨小头损伤57例,无损伤35例;MCL损伤44例,MCL无损伤48例;LCL损伤13例,LCL无损伤7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CL损伤(χ2=18.345)、腓骨小头损伤(χ2=5.495)与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性别(χ2=1.315)、患膝侧别(χ2=0.880)、损伤机制(χ2=3.467)、年龄(t=0.664)、LCL损伤(χ2=0.010)、MCL损伤(χ2=0.029)及PCL损伤(χ2=0.161)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组间存在差异的变量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ACL损伤、腓骨小头损伤均是胫骨后方骨挫伤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ACL完全断裂出现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的可能性比ACL部分断裂明显增大(OR=2.695,P=0.021)。结论ACL损伤与腓骨小头损伤是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的独立危险因素;ACL完全断裂较部分断裂更容易合并胫骨平台后方骨挫伤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膝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总结视觉电生理检查对于眼球钝挫伤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眼科诊治的眼球钝挫伤患者80例,共有85眼。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常规视力、验光、裂隙灯、眼底检查的基础上,全部展开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ERG、EOG、VEP。评估各项检查方法得出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80例85眼中,排除眼前段及眼底检查时发现存在异常的病例,有24例除视力下降外,常规检查没有发现异常,但是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后,发现这些患者眼睛部位存在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结论:对于眼球钝挫伤来说,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视觉功能检测以及判断病情、指导治疗、预后观察等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眼球钝挫伤;视觉电生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镜取石术(PCNL)治疗融合、异位、旋转不良、萎缩和肾盂盏畸形等异常肾脏中的复杂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9年在汉川市人民医院行PCNL治疗的4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存在肾脏旋转不良,12例有重复肾盂伴有完全或不完全性重复输尿管,10例为马蹄,8例单侧萎缩,3例交叉融合异位,1例盆腔。经过严格的术前准备,采用俯卧位或仰卧位,所有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操作。结果一期PCNL术后,39例患者(81%)达到完全的结石清除,另有7例术后残石患者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也达到无石状态,最终结石清除率达96%(46/48)。术中25例手术采用仰卧位,其经皮肾脏通道建立到完成手术所需时间明显少于俯卧位(P<0.05);3例需要建立多通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2~7)d。术后3例患者需要输血,2例出现周假性囊肿,未发生肠瘘或血管、内脏损伤患者。结石分析显示83%的结石为草酸钙结石。结论在治疗各种畸形肾脏的结石中,如融合异位、旋转不良、萎缩、肾盂盏变异等,PCNL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需要外科医生有坚定的决心和熟练的手术技巧。

  • 标签: 肾造口术,经皮 融合肾 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复输尿管膨出合并下或对侧膀胱输尿管反流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重复输尿管膨出合并下或对侧膀胱输尿管反流2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9例,就诊年龄7个月至9岁,平均2岁。重复左侧13例,右侧6例,双侧5例,上输尿管膨出左侧15例,右侧9例,无双侧,合并下膀胱输尿管反流左侧13例,右侧9例,下及对侧2例。泌尿系统感染17例,影像学检查发现6例,间断腹痛1例。上半无功能者22例行重复上半切除术;上半肾积水但有功能者2例,行上下输尿管吻合术1例,行上输尿管膨出切除上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结果22例半切除患儿中19例患儿获得随访,3例失随访,术后下半反流消失11例(含对侧反流1例),减轻3例,反流无缓解无临床表现2例(术前Ⅳ级随访4个月,术前Ⅴ级随访2年),3例术后反流未消失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再次手术治疗后治愈。保留上2例中,行上下输尿管吻合者术后4个月,无临床症状,尚未复查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行上输尿管膨出切除上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复查反流消失无临床症状。结论重复输尿管末端膨出合并下或对侧膀胱输尿管反流上半发育不良无功能多见,上半无功能时行上半切除,术后11例下半反流消失,3例因反流未消失反复泌尿系统感染再次行手术。上半肾功能良好者行保留上半行输尿管端侧吻合术或膀胱输尿管再植术。

  • 标签: 肾疾病 重复肾 输尿管膨出 膀胱输尿管反流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十字韧带损伤患者MRI上韧带撕裂位置对矢状面上骨挫伤最大面积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至6月收治的前十字韧带损伤患者的MRI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前十字韧带撕裂在其远端到近端全长上的位置分为五型:Ⅰ型,>90%;Ⅱ型,75%~90%;Ⅲ型,25%~75%;Ⅳ型,10%~25%;Ⅴ型,<10%。比较五型患者的性别、体重、体质指数、股骨外侧髁切迹凹陷深度、内外侧半月板有无损伤。选取ePDWSPIRCLEAR序列矢状面图像,分别截取股骨、胫骨骨挫伤面积最大的层面。使用Image J 1.52t软件测量挫伤面积最大层面的最大骨挫伤面积。结果63例急性前十字韧带损伤中,Ⅰ型撕裂3例(4.8%)、Ⅱ型撕裂14例(22.2%)、Ⅲ型撕裂40例(63.5%)、Ⅳ型撕裂2例(3.2%)、Ⅴ型撕裂4例(6.3%)。其中Ⅰ型和Ⅳ型未发现股骨外侧髁及外侧胫骨平台骨挫伤。股骨外侧髁骨挫伤面积Ⅱ型为0(0,64.12)mm2、Ⅲ型为182.34(86.58,334.38)mm2、Ⅴ型为38.64(0,193.36)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1.665,P=0.000);外侧胫骨平台骨挫伤最大面积Ⅱ型为76.78(28.25,205.57)mm2、Ⅲ型为120.93(51.78,239.37)mm2、Ⅴ型为190.51(80.86,238.75)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939,P=0.018)。内侧半月板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6.6%(2/3)、35.7%(5/14)、37.5%(15/40)、100% (2/2)、2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13,P=0.353);外侧半月板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3.3%(1/3)、35.7%(5/14)、77.5%(31/40)、50%(1/2)、2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1,P=0.022)。内侧半月板损伤组外侧胫骨平台最大骨挫伤面积为48.0(0,105.97)mm2,小于未损伤组的185.67(54.36,257.41)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848,P=0.003);外侧半月板损伤组股骨外侧髁最大骨挫伤面积为162.19(63.03,301.33)mm2,大于未损伤组的0(0,103.37)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554,P=0.001)。结论前十字韧带断裂最常发生在中段,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概率最大,股骨外侧髁骨挫伤面积大;发生在最远端的断裂导致外侧胫骨平台骨挫伤的面积最大,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的概率最低。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膝损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马蹄合并母细胞瘤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8年我院收治7例马蹄合并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4例,就诊年龄1岁至8岁8个月,平均4岁6个月。肿瘤位于左侧4例,右侧2例,峡部1例。主要临床表现:腹痛4例,无症状腹部包块1例,偶然超声检查发现肿物1例,外院手术并放化疗后肿瘤复发1例。4例(其中2例因瘤体破裂,1例因瘤体巨大且合并肺部转移,1例因瘤体巨大)术前化疗后行患侧肾脏切除及峡部肿瘤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化疗;2例肿瘤位于肾脏一极行肿瘤剜除术,术后辅以化疗;外院术后及放化疗后肿瘤复发1例于我院行复发肿瘤切除术+盆腔转移灶切除。结果5例获随访(含2例肿瘤剜除术)6个月至11年,平均44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行肿瘤剜除者肾脏功能良好。2例失访,包括外院术后及放化疗后肿瘤复发1例,术前肺转移1例。结论马蹄合并母细胞瘤较少见,根据肿瘤位置及大小选择个体化治疗方式,如肿瘤位于肾脏一极可行保留肾脏的肿瘤剜除术,术后按病理分型分期辅以化疗和/或放疗。

  • 标签: 肾母细胞瘤 马蹄肾 儿童
  • 简介:摘要笔者报道了一例交叉异位融合且左区囊肿患者的99Tcm-DTPA动态显像,该类畸形发病罕见,且缺乏特异性症状。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该病特点,还通过99Tcm-DTPA动态显像评估畸形的功能状态,旨在为该疾病的检出、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临床高度怀疑为单位痨(nephronophthisis, NPHP)的患儿进行基因变异鉴定与分析,以明确其诊断。方法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测序分析,对可疑致病变异位点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患儿为7岁先天失明的女孩,因无明显诱因反复呕吐伴乏力、精神差7~8天于当地医院就诊,后以"肾功能衰竭"转入本院。患儿尿常规潜血(3+),尿蛋白(1+),血尿素氮、肌酐进行性明显升高;超声检查双体积略增大,实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提示双侧肾脏多发囊肿。临床拟诊为"单位痨"。测序结果示患儿CEP290基因存在c.2587-2A>T和c.2251C>T复合杂合变异,经Sanger测序验证分别遗传自其母亲和父亲。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患儿携带的CEP290基因两个变异均被判定为致病性变异。结论患儿被确诊为CEP290基因变异所致的单位痨6型,该疾病案例在国内尚未见报道,为该病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 标签: 肾单位肾痨 CEP290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复输尿管畸形是常见的泌尿系畸形之一,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极少部分病例合并输尿管梗阻,导致肾积水呈囊状结构,临床上易与单纯性肾囊肿相混淆。本文报道1例右侧重复输尿管畸形伴下位巨大肾积水患者,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输尿管疾病 重复肾输尿管畸形 肾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镜取石联合钬激光盏憩室颈切开术治疗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1例盏憩室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在B超引导下穿刺结石所在的盏憩室,碎石取石后并以钬激光切开憩室颈口,术后留置造屡管及双J管。结果21例患者均采用一期单通道碎石,并切开盏颈口。手术时间为35~112(50.0±16.3)min;术中出血30~250(52.0±2.3)mL。无大出血或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结石清除率为90.5%(19/21),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憩室消失或变小。结论经皮镜取石联合盏颈切开术治疗盏憩室结石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 标签: 肾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过表达对对大鼠心肌钝性挫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5只SD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HSP70组,模型组和HSP70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的pAd空病毒和pAd-HSP70腺病毒,对照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病毒注射2 d后,模型组和HSP70组大鼠制备心肌挫伤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肌钙蛋白(cTn)-Ⅰ、cTn-T、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红蛋白(Myo)水平;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SP70、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细胞色素C(Cyt C)的表达。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cTn-Ⅰ在对照组、模型组和HSP70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3.46±1.02、43.08±3.88和25.19±1.96;cTn-T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1.57±0.98、27.26±1.99和19.44±1.35;H-FABP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6.59±1.32、52.15±3.46和35.72±2.80;Myo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0.80±2.49、73.65±5.73和50.33±4.84。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Tn-Ⅰ、cTn-T、H-FABP和Myo的血清浓度上升(t=4.610、3.396、4.904、2.9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HSP70组大鼠cTn-Ⅰ、cTn-T、H-FABP和Myo的血清浓度下降(t=3.143、3.505、3.341、2.4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31.38±4.26)个]比较,模型组大鼠[(87.90±7.71)个]心肌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加(t=6.5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HSP70组大鼠[(55.19±5.03)个]心肌细胞凋亡数目降低(t=3.3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在对照组、模型组和HSP70组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77±0.08、0.40±0.03、1.53±1.51,Cyt C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43±0.03、1.77±1.46、0.96±0.07。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中bcl-2的表达下降,Cyt C的表达增加(t=3.704、8.2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HSP70组大鼠心肌细胞中bcl-2表达增加,Cyt C的表达降低(t=7.294、5.46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P70过表达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Cyt C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改善MC大鼠的心肌损伤。

  • 标签: 热休克蛋白70 心肌钝性挫伤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细胞色素C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临床确诊为单位痨(nephronophthisis,NPHP)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点,为临床诊断该类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肾内科就诊并经过基因检测确诊的9例NPH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儿中,女性5例,男性4例,起病中位年龄为11.2(3.4,14.2)岁。8例患儿存在肾小球性蛋白尿,8例患儿存在肾小管性蛋白尿,7例患儿尿比重降低,所有患儿在确诊时均存在不同程度肾功能受损。确诊时患儿已进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7例,CKD 3期1例,CKD 4期1例。所有患儿肾脏超声均存在不同程度异常:肾脏体积改变(3/9)、回声增强(8/9)和囊肿(3/9)。3例患儿存在明显外表型。6例为NPHP1基因突变,其余3例分别为WDR19、NPHP3和NPHP5基因突变。结论在NPHP患儿中,NPHP1基因缺失突变最常见,同时也发现NPHP3、NPHP5及极其罕见的WDR19突变。NPHP临床表现不典型,需要寻找比较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

  • 标签: 肾疾病,囊性 纤毛病 基因型 肾单位肾痨 NPHP1
  • 简介:摘要孤立、重复旋转不良均为泌尿外科少见的先天性肾脏畸形,易导致梗阻、积水、感染、结石等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男性多发肾脏畸形,患者同时合并孤立、重复及上下不同平面旋转不良畸形,并继发下完全性鹿角型结石和肾积水,在全麻下行左肾盂盏联合切开取石术,术后梗阻解除,积水、感染等症状改善。

  • 标签: 重复肾 肾旋转不良 孤立肾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切除术治疗小儿重复输尿管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20例重复输尿管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16例;年龄1~72个月,平均28.6个月。重复均位于上极,其中左侧9例,右侧11例。20例均有超声检查提示肾积水逐渐加重史,其中临床表现为腰腹部酸胀不适2例,排尿困难1例,尿失禁(正常排尿期外滴尿)2例,有泌尿系感染史12例,尿道外口囊性肿物脱出2例。术前完善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利尿性动态显像(ECT)、静脉肾盂造影、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确诊,其中伴输尿管异位开口2例,输尿管末端囊肿4例,重复输尿管反流4例。20例检查均提示重复上无功能,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切除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82~150 min,平均109.5 min;术中出血量5~22 ml,平均9 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8~24 h,平均9.1 h,术后第2天恢复正常饮食。术后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2~4 d,平均2.7 d。住院时间4~8 d,平均5.9 d。术后1例失访,其余19例均门诊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后3个月第1次复查ECT未提示下萎缩或功能丢失。2例伴有尿失禁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有尿道口肿物者术后肿物未再出现,术前有排尿困难、腰腹部酸胀者术后症状消失。术后无漏尿发生。20例中,2例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切除术治疗儿童重复输尿管畸形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手术安全、有效。

  • 标签: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重复肾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半肾切除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educed field of view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rFOV DWI)评价膝关节骨挫伤骨髓水肿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招募60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均行矢状位质子加权成像脂肪抑制序列(proton density-weighted imaging fat-saturated,PDWI-FS)、全视野扩散加权成像(full field of view DWI,fFOV DWI)及rFOV DWI扫描。相同层面膝关节rFOV DWI、fFOV DWI的图像质量及骨髓水肿灶ADC值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3个序列对膝关节骨髓水肿灶的检出数目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在PDWI、全视野及小视野DWI ADC图上检出的骨髓水肿灶分别为109个、180个及179个,在PDWI上检测到的骨髓水肿灶在两种DWI技术的ADC图上几乎都能被一致地检测到,并且额外检出70个病灶。膝关节骨挫伤rFOV DWI图像质量大于fFOV DWI (P<0.05)。rFOV DWI测量的膝关节骨髓水肿平均ADC值低于fFOV D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视野及全视野扩散加权成像ADC图对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的检出能力均高于PDWI-FS,而且膝关节rFOV DWI较fFOV DWI的图像质量更高,有助于诊断信心的提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小视野 全视野 扩散加权成像 膝关节 骨挫伤 骨髓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