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网络药理药理的一个分支,通过生物网络构建、网络分析和实验验证预期结果的方法研究药物-基因-靶点-疾病之间复杂的生物网络关系。网络药理在研究复杂成分药物治疗复杂发病机制疾病中具有独特优势。网络药理主要在新药研发、药物作用机制、中药及其复方研究、药物重定位和毒理学研究等领域中得到应用,在眼部疾病中主要涉及细菌性结膜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网络药理在眼科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探寻中药治疗眼科疾病的有效物质、疾病靶点和通路,药物重定位和在眼科基础研究寻找下游靶点3个方面,我们需要加大网络药理在眼科中的应用范围。本文对网络药理的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在眼科的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网络药理学 作用靶点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分析黄连治疗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网络药理在线数据库筛选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及靶点,采用基因组注释(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与胃炎相关的基因靶点,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筛选与胃炎相关的靶点基因,采用R语言VennDiagram包对药物和疾病基因靶点取交集,筛选出黄连主要有效成分治疗胃炎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黄连治疗胃炎的基因调控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黄连的基因-蛋白相互作用可视化网络图,筛选核心基因,并采用R语言中的Bioconductor对筛选基因靶点进行GO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得到黄连14个主要活性成分,可能参与治疗胃炎的基因靶点有71个。GO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黄连治疗胃炎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调控、结合血红素等生物过程,调节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IL-17、TNF、NF-κB和低氧诱导因子-1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结论通过网络药理构建了黄连治疗胃炎多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较为全面的预测了黄连治疗胃炎的基因靶点和信号通路,为研究黄连治疗胃炎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 标签: 黄连 胃炎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网络药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牛膝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中牛膝含有的化合物,筛选其活性成分,进而获取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挖掘膝骨关节炎靶点;结合化合物及疾病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进行GO富集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牛膝含有23个活性成分,对应膝骨关节炎136个靶点;获得1 592条GO生物过程相关条目与19条信号通路,涉及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通路。结论牛膝主要通过调控膝关节内免疫炎症反应减轻炎性损伤,并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保护软骨。

  • 标签: 怀牛膝 骨关节炎,膝 网络药理学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 简介:摘要R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缺乏单一有效的普遍性治疗药物。2018年中国RA诊疗指南当传统合成改变病情抗风湿药(csDMARDs)联合其中一种治疗未达标后,可在TNF-α抑制剂、IL-6抑制剂托珠单抗和托法替布三者间更换另外一种进行治疗。TNF-α抑制剂、IL-6抑制剂托珠单抗等生物DMARDs(bDMARD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仍难于预测哪些患者对于药物有效。药物遗传药理的研究表明遗传基因多态性或许与bDMARDs的临床效应有关,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跨膜转运蛋白、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等方面,已取得了部分进展,但尚需大样本多人群的研究验证。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指南 生物DMARDs 遗传药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探讨穿心莲治疗乳腺癌的作用靶点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分析穿心莲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借助基因组注释(GeneCards)数据库及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预测和筛选乳腺癌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借助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Bioconductor平台和R语言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得到穿心莲24个有效成分,治疗乳腺癌的作用靶点有71个,乳腺癌疾病靶点共13 234个。穿心莲-乳腺癌共同靶点51个,位列前5的靶点有P53蛋白、IL-6、氨基端激酶(JUN)、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CND1)、雌激素受体α(ERS1),穿心莲-乳腺癌KEGG富集的通路是雌激素受体通路、P53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结论TP53、ERS1、CCND1等靶点可能是穿心莲治疗乳腺癌的关键靶点,通过调控雌激素受体通路、P53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抗乳腺癌作用。本研究为穿心莲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穿心莲(中药) 乳腺癌 网络药理学 潜在靶点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方法寻找黄连阿胶汤的有效成分、治疗靶标。方法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筛选药物成分,通过网络药理方法挖掘药物和疾病靶标并构建药物-靶点网络,研究黄连阿胶汤成分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黄连阿胶汤中的氢化小檗碱、β-谷甾醇、山姜素、山柰酚、小檗浸碱、荠苎黄酮等19个成分可能通过调控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阿片受体、乙酰胆碱等25个靶点作用于失眠症治疗。结论黄连阿胶汤可能主要通过多个靶点调控多种神经递质发挥对失眠症的治疗作用。

  • 标签: 黄连阿胶汤 失眠症 网络药理学 γ-氨基丁酸受体 5-羟色胺受体
  • 简介:摘要白血病是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主要治疗手段为化疗。在长期的临床应用过程中,临床医生发现这些药物虽然疗效显著但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如何更多了解可能引起化疗药物耐药及不良反应的因素,从而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降低耐药及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是目前临床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文章综述了影响临床常用的几种化疗药物的遗传因素,旨在为这些化疗药物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白血病 药物疗法,联合 多态性,单核苷酸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探讨益肾清利颗粒对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筛选益肾清利颗粒8味中药的相关成分及作用靶点,于Uniprot数据库将作用靶点转换成基因,使用Cytoscape 3.6.0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人类基因组数据库(GeneCards)筛选IgA肾病相关靶标,将药物及疾病靶点导入Venny 2.1软件取交集,得到的共有靶标上传于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借助生物信息资源数据库对生成结果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益肾清利颗粒成分-靶点-信号通路"多维网络。结果筛选得到69个活性成分,包括人参皂苷、β-谷甾醇、谷甾醇、槲皮苷等。得到益肾清利颗粒作用于IgA肾病的靶点94个,其中核心靶点30个,主要包括Jun原癌基因(JUN)、TNF、肿瘤蛋白p53(TP53)、AKT1及IL-6等。KEGG富集分析结果主要涉及3条通路,分别是PI3K-AKT通路、TNF炎症通路及MAPK通路。结论益肾清利颗粒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于IgA肾病,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探讨益肾清利颗粒的治疗机制,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网络药理学 益肾清利颗粒 IgA肾病
  • 作者: 王志丹 王群 任爽 崔高翔 张杰 贾连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沈阳 110011,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847;辽宁中医药大学心脑合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沈阳 110847;辽宁省中医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沈阳 110847,东北国际医院中医科,沈阳 110623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探讨绞股蓝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筛选绞股蓝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TTD、Drugbank、Digsee等数据库,预测和筛选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运用Cytoscape 3.2.1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DAVID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13个化合物和150个相应靶点,关键靶点涉及孕激素受体(PGR)、核受体亚家族3,组C,成员2(NR3C2)、细胞核受体共激活剂2 (NCOA2)、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伽马(PPARG)、前列腺素合成酶1(PTGS1)、前列腺素合成酶2 (PTGS2)等。PPI网络包含131个蛋白,46个核心蛋白。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480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403个,细胞组成条目35个,分子功能条目42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25条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信号通路,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通过网络药理探讨了绞股蓝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特点,为进一步揭示绞股蓝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绞股蓝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基因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方法探讨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核心组分及机制。方法采用BATMAN-TCM平台获取增液汤的主要成分及其预测靶点,通过疾病相关的基因与突变位点数据库(DISGeNET)及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获取干燥综合征的靶标基因,并运用Omicshare平台获取增液汤与干燥综合征靶标基因的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将交集靶点上传到DAVID网站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应用Cytoscape 3.6.1进行结果分析并将其可视化。结果筛选得到9个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有效成分,25个核心靶点,DAVID分析得到29个生物过程,25条相关通路。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关键靶点为L-天冬酰胺、甲基麦冬黄烷酮B、二氢麦冬黄酮E,主要作用于PI3K/AKTt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通路、Toll样通路等。结论增液汤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为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增液汤 网络药理学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方法探讨冬虫夏草对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提取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检索GeneCards数据库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提取COPD疾病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疾病"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采用Cytoscape 3.6.0对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TCMSP中得到冬虫夏草有效成分7个,有效靶点84个;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COPD相关基因5 142个;构建"药物-疾病"网络,获得夏枯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关键靶点31个;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共有节点31个,边77条,GO富集发现其中度值较高的靶点包括CASP3、NOS3、PPARG及RELA。KEGG富集获得64个生物过程,其中PI3K/AKT通路上的靶点最多。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冬虫夏草治疗COPD的作用与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选择靶基因和信号通路提供参考。

  • 标签: 冬虫夏草(中药)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网络药理学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导学互动叠加式教育(BOPPPS)教学模型及"互联网+微信"平台在《临床药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连续两个年级选修该课程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基于BOPPPS教学模型及"互联网+微信"平台的教学方法。采用SPSS 12.0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总成绩分别为(86.34±7.36)分和(80.77±9.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于分值为20分的临床病例分析题,实验组学生得分(13.31±2.25)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得分(10.58±3.0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将基于BOPPPS模型及"互联网+微信"平台的教学应用于《临床药理》本科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提升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 标签: BOPPPS模型 微信平台 临床药理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技术研究经典药对当归-白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检索TCMSP和相关文献筛选得到当归-白芍药对中潜在活性化合物,并结合SWISS、STITCH数据库挖掘化合物对应的靶点;通过治疗靶标数据库(TTD)、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DrugBank数据库挖掘心血管疾病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主要靶点;利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 6.8)进行KEGG信号通路注释分析,并应用Cytoscape构建成分-主要靶点-关键通路网络。结果构建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中包括17个药对成分,54个主要靶点及10条关键通路。涉及的通路包括炎症相关通路(TNF信号通路)、心血管系统相关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等)、催乳素信号通路和雌激素信号通路。结论应用网络药理验证了当归-白芍药对多成分、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推测其主要通过调节血管生成、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 标签: 当归 白芍 药对 心血管疾病 网络药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方法分析虎力散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检索TCMSP筛选虎力散胶囊的有效活性成分,结合UniProt数据库挖掘化合物对应的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挖掘RA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可视化网络图。通过对关键靶点基因进行分析后,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以关键靶点蛋白为基础,实现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虎力散胶囊34个有效活性成分和530个药物靶点蛋白,RA相关基因1 071个,药物和疾病共同靶点44个。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发现IL6、VEGFA、EGFR、CASP3、MAPK8等可能是虎力散胶囊治疗RA的关键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了100条相关信号通路,包括AGE-RAGE、IL-17、TNF等经典信号通路。结论虎力散胶囊药对治疗RA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其关键作用靶点及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虎力散胶囊 网络药理学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方法研究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分子药效机制。方法自Pubchem数据库获取二甲双胍的化学结构,通过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药物作用的靶点基因;通过GeneCards和DisGeNET获取数据库内DR的致病基因。取二甲双胍的作用靶点基因与DR致病基因的交集,将交集内的基因作为二甲双胍治疗DR的目标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目标基因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通过Metascape对目标基因进行生物本体论和功能通路分析。结果获取了31个二甲双胍治疗DR的目标基因。这些基因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于对缺氧的反应及核苷酸代谢等;细胞组件主要富集于微绒毛、细胞紧密连接等;分子功能主要富集于辅助因子结合、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等;功能通路富集于止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结论二甲双胍主要通过影响细胞之间紧密连接、细胞缺氧反应、NOS以及VEGF信号通路等控制DR的进展。

  • 标签: 二甲双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药理学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合丹治疗AP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医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及人类疾病信息相关数据库(OMIM、DisGeNET、HPO和NCBI)分别检索并筛选六合丹活性化学成分和对应靶点及AP的候选靶点,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利用CPBD及STRING数据库对相应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六合丹活性成分治疗AP所涉及的功能及通路,最后通过Cytoscape3.6.0软件构建"中药材-活性化学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通过数据库检索六合丹化合物、预测作用靶点及AP的疾病基因筛选出六合丹治疗AP的活性化学成分共111种,分别调控39个AP靶点。经CPBD及STRING数据库对39个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0)功能富集分析获得生物学过程575条,分子功能49条,细胞组成26条,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获得46条,涉及胰腺分泌、胆汁分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脂肪消化吸收、花生四烯酸代谢和钙信号通路。结论初步明确了六合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治疗AP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六合丹的活性化合物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 标签: 六合丹 胰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挖掘和实验方法,考察麦冬五味子联用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从TCMGeneDIT数据库系统中,挖掘麦冬、五味子靶点蛋白,构建麦冬-五味子多成分-蛋白网络,提取显著性差异的子网络中蛋白并进行信号通路映射。将ApoE-等位基因敲除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H10540高脂饲料喂饲12周。第4周开始给药,阿托伐他汀钙片组灌胃阿托伐他汀钙片混悬液6 mg/kg,低、中、高剂量组灌胃麦冬五味子混煎液4.68、2.34、1.17 g/kg,1次/d,连续灌胃8周。采用油红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管壁病理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p38, p38)、ATP结合盒亚家族G成员1(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G member 1, ABCG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成员1 (heat shock protein 90 alpha family class A member 1, HSP90AA1)、MMP-9和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 ALOX5)蛋白表达,以及脑组织核因子E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related factor, 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 1, HO-1)蛋白表达。结果发现麦冬五味子联用方中有11个成分,与数据库中挖掘到的37个蛋白有匹配,构成48个结点、190条边界的成分-蛋白网络,提取显著性差异蛋白网络中P<0.05的子网络1个。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p-p38/p38 [(2.12±0.12)、(1.76±0.11)、(1.69±0.10)比(2.45±0.16)]、TLR4[(1.98±0.10)、(1.64±0.11)、(1.55±0.12)比(2.68±0.06)]、HSP90AA1[(1.79±0.10)、(1.66±0.09)、(1.59±0.11)比(2.06±0.07)]、MMP-9[(1.84±0.11)、(1.75±0.12)、(1.66±0.08)比(2.68±0.10)]蛋白表达降低(P<0.05),ABCG1[(0.53±0.08)、(0.78±0.09)、(0.81±0.10)比(0.45±0.04)]、ALOX5[(0.59±0.04)、(0.67±0.09)、(0.88±0.07)比(0.47±0.02)]蛋白表达升高(P<0.05),脑组织细胞质Nrf2[(1.62±0.12)、(1.32±0.09)、(1.14±0.06)比(2.12±0.08)]蛋白表达降低(P<0.05),细胞核中Nrf2[(1.12±0.09)、(1.61±0.07)、(1.68±0.11)比(1.07±0.08)]蛋白表达升高(P<0.05),HO-1[(1.16±0.09)、(1.73±0.11)、(1.82±0.08)比(1.05±0.04)]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阐释了麦冬五味子联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并且在氧化应激诱导Nrf2途径上进行验证,为联用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麦冬 五味子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水蓼为蓼科蓼属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的干燥全草,主要含黄酮类和倍半萜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水蓼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认为其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抗菌、抗肿瘤、降血糖、抑制胆碱酯酶等药理作用。

  • 标签: 辣蓼 药理作用 蓼科 综述
  • 简介:摘要阻塞性肺部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征是气流受限。支气管舒张药物可通过松弛气道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减轻患者气流受限症状,减少呼吸困难并改善生活质量。本文重点讨论支气管舒张剂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药理特性及使用,以进一步增加临床医师对支气管舒张剂特异性和安全性的认知。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