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骨后缘小切口穿腮腺入路在髁突中低位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采用下颌骨升支后缘小切口穿腮腺入路行骨折复位的28例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42.5岁;左侧髁突骨折11例,右侧13例,双侧4例。术中于下颌骨后缘,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口长度为2~3 cm,平行于面神经走行钝性分离,直接穿过腮腺及咬肌,不必刻意解剖面神经,暴露骨折线后,直视下以2块4孔钛板复位固定骨折断端。于术后3 d及3~6个月期间进行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评估,内容包括:术后血肿、术后感染、神经损伤、涎瘘、最大张口度、张口型、咬合关系、瘢痕情况等。结果28例患者骨折断端均复位良好,无神经损伤,涎瘘等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个月后进行二次手术取出钛板。所有患者出院时张口度为1.5~3.8 cm,平均3.1 cm,较手术前(0.5~2.0 cm,平均1.2 cm)均有明显改善。1例患者开口时颏部稍偏向患侧,术后配合颌间弹性牵引3~5 d,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其余患者张口口形均基本正常。随访6~3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瘢痕均不明显,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所有患者于术后3~6个月拍摄术后CT及三维重建,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结论下颌升支后缘小切口穿腮腺入路对于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效果良好、方法简单、高效、快捷,不需要解剖面神经,不仅能够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损伤面神经的可能性,而且术后瘢痕也较隐蔽。

  • 标签: 下颌骨折 下颌骨髁状突 颌骨固定技术 腮腺 面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髁突囊样变的锥形束CT、螺旋CT、MRI及核素骨显像影像学特点,为其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经锥形束CT影像检查发现髁突囊样变并进行螺旋CT、MRI检查和核素骨显像的患者32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33.9±12.5)岁(16~65岁)。分析髁突囊样变在锥形束CT、螺旋CT、MRI影像及核素骨显像的特点,根据囊样变表面骨质是否有缺损,分为A型和B型;根据囊样变是否伴髁突骨髓水肿样病变(bone marrow edema-like lesions,BML)分为Ⅰ型(有)和Ⅱ型(无)。分析BML、关节盘移位及骨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及与囊样变的关系。结果32例患者的64侧关节影像中34侧有髁突囊样变,6侧为多发,共42处。囊样变最大径为(3.7±1.8)mm,范围为1.0~12.4 mm;A型囊样变24侧,B型囊样变10侧。锥形束CT检出率[95.2%(40/42)]与螺旋CT检出率[100%(42/4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²=0.51,P=0.474)。MRI检出率为80.1%(34/42),其中对2 mm以下的囊样变检出率为3/11。囊样变侧与无囊样变侧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移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80,P=0.005)。MRI显示囊样变侧[17.6%(6/34)]与无囊样变侧[3.3%(1/30)]伴有BM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²=2.04,P=0.153);但A型囊样变中Ⅰ型占比[25.0%(6/24)]与B型囊样变中Ⅰ型占比(0/1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核素骨显像显示髁突囊样变侧26侧骨代谢浓聚,无囊样变侧5侧骨代谢浓聚,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2.82,P<0.001)。结论多排螺旋CT可早期发现颞下颌关节髁突囊样变,髁突囊样变的影像学表现与大关节有所不同,其形成机制可能并非单一的机制,根据其病变分型其形成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螺旋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颞下颌关节盘 髁突囊样变 核素骨显像
  • 作者: 孙舒寒 马若晗 衷尔静 周彦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10
  • 出处:《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现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腔科,郑州,450052),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放射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CBCT对单侧后牙正锁患者治疗前后双侧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和形态进行测量分析,探讨治疗前后髁突位置和形态的变化,为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单侧后牙正锁患者11例,男性2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0.18±4.40岁;改良舌腭弓矫治器矫治锁;拍摄矫治前矫治后锥体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分析髁突位置、形态等相关项目进行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矫治前锁侧较非锁侧髁突中心点至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小,治疗后锁侧较非锁侧髁突矢状面与标准水平面角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锁侧髁突顶点至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增大,治疗后较治疗前锁侧髁突高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影响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矫治后髁突位置有改变。

  • 标签: 正锁 锥体束CT 髁突 位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患者在下颌牵引成骨术后出现的髁突吸收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行下颌牵引成骨术治疗的HFM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数字化软件ProPlan CMF 3.0对术前及取出延长器前的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髁突的高度与体积,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术前、后髁突高度和体积的变化,可计算髁突高度吸收率和体积吸收率。Ⅱa型与Ⅱb型,佩戴与未佩戴口腔颌板,以及童年期与青春期半侧颜面短小患者间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及患侧髁突高度吸收率与牵引距离、术前髁突高度、患者手术年龄、延长器置入时间各指标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47例Ⅱa型HFM患者,其中男36例,女11例,初诊年龄为(8.49±2.60)岁(5~20岁),童年期(5~<10岁)36例,青春期(10~20岁)11例;46例Ⅱb型HFM患者,其中男34例,女12例,初诊年龄为(8.93±3.43)岁(5~20岁),童年期(5~<10岁)36例,青春期(10~20岁)10例。Ⅱa型及Ⅱb型HFM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9.22±2.21)个月、(9.79±2.59)个月,面部不对称情况得到有效改善,CT示骨断端成骨良好,张闭口活动、语音、进食等均正常。Ⅱa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为34.8%(19.1%,54.3%),其与牵引距离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0.46, P=0.001),与术前髁突高度(r=-0.12, P=0.421)、患者年龄(r=-0.06, P=0.691)及延长器置入时间(r=-0.10, P=0.517)无相关性。Ⅱb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为61.0%(11.2%,95.0%),与术前髁突高度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性(r=-0.45, P=0.002),与牵引距离相关性较弱(r=0.29, P=0.049),与患者年龄(r=0.06, P=0.705)及延长器置入时间(r=0.21, P=0.157)无相关性,Ⅱa型与Ⅱb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0, P=0.058),下颌牵引成骨术后佩戴口腔颌板与否并不影响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Ⅱa型z=-1.17, P=0.242;Ⅱb型z=-0.17,P=0.869),童年期与青春期的HFM患者其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a型z=-0.18,P=0.860;Ⅱb型z=-1.50,P=0.134)。结论HFM患者在下颌牵引成骨术后会出现患侧髁突吸收,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与牵引距离及术前髁突高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 标签: 下颌骨 骨生成,牵张 颞下颌关节 髁突 骨吸收 半侧颜面短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止和循环张应力条件下大鼠髁突软骨细胞(mandibular condylar chondrocytes,MCC)外泌体显著差异微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谱并探究张应力调节髁突软骨内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选择5只2周龄雄性SD大鼠(共10只)在静止和循环张应力条件下培养大鼠MCC,提取细胞外泌体,两组外泌体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流式检测仪、纳米颗粒追踪分析等方法观察并鉴定,通过高通量测序筛选表达显著差异的miRNA,采用TargetScan、miRanda网站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成骨相关靶基因预测。结果实验组大鼠MCC外泌体均呈“双凹圆盘状”单层膜结构,CD9、CD81表达阳性,粒径分布符合外泌体特征,与对照组大鼠MCC外泌体一致。高通量测序筛选表达显著差异的miRNA共85个(P<0.05)。差异miRNA主要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分子功能分别为生物学过程和蛋白质结合;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有显著富集(P<0.05)。其中miR-199a-5p的候选靶基因有骨形态发生蛋白3(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3,BMP3)、内皮素转换酶-1,miR-186-5p可靶向Smad8、BMP3,以发挥成骨相关功能。结论相比于静止状态,CTS刺激能改变大鼠MCC外泌体中miR-199a-5p、miR-186-5p等miRNA的表达量,可考虑作为调节外泌体应用潜能的一种手段。

  • 标签: 外泌体 张应力 外泌体测序 微RNAs 大鼠髁突软骨细胞
  • 作者: 李帆 许向亮 荣起国 王建伟 张继武 周闻 郭传瑸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7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北京大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系 100871,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0019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髁突骨小梁结构单元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VOI)的分布特点,分析髁突骨小梁的三维影像解剖形态特征。方法对北京大学医学部遗体捐献的1例61岁男性尸体右侧髁突标本的micro-CT影像进行分析。在髁突骨小梁范围内不同层面按规律尽可能多地排列直径2 mm、高度2 mm的圆柱体VOI单元,且各VOI单元无交叉区域。将选取的VOI单元划分为内、中、外、前、后共5个区,从上到下共6层,通过分析每个VOI单元的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total volume,BV/TV)、骨比表面积(bone surface area/bone volume,BS/B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bone number,Tb.N)、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pacing,Tb.Sp)以及骨小梁模式因子(trabecular bone pattern factor,Tb.Pf)等7个形态学参数,获取髁突骨小梁整体三维影像解剖形态特征的分布情况。结果本研究扫描的髁突标本共选取34个VOI单元,BMD、BV/TV、Tb.Th和Tb.N在中区均值较大,内区均值最小,在1、2、5、6层前区>后区,3、4层后区>前区;BMD在1层[(332.66±97.11) mg/cm3]和6层[(344.24±45.68) mg/cm3]较高,2层[(255.79±41.06) mg/cm3]最低;BV/TV和Tb.N在1层较高,5层最低;Tb.Th在1层[(0.11±0.03) mm]较高,其余层数值相近且较低。BS/BV、Tb.Sp和Tb.Pf在1层较低,总体上内区和外区较高,中区和前区较低,1、5、6层后区>前区,3、4层前区>后区。ANOVA分析显示,VOI单元的7个形态学参数在6层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5个分区间BV/TV、BS/BV、Tb.Th、Tb.N、Tb.Sp和Tb.P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D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基于VOI单元对髁突骨小梁进行划分,获得髁突骨小梁三维影像解剖特征分布数据,显示髁突骨小梁的三维影像解剖形态区域分布不均匀,该方法可进一步分析髁突骨小梁结构的三维影像解剖形态学等特征。

  • 标签: 下颌骨髁状突 骨小梁 结构 形态学
  • 简介:摘要微RNA(micro RNA,mi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单链RNA,通过与信使RNA结合发挥其生物学作用。研究显示miRNA可能在调节下颌髁突软骨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的产生及其作用机制,对下颌髁突软骨生长发育相关的miRNA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助于进一步研究下颌髁突软骨生长发育。

  • 标签: 微RNAs 下颌髁突软骨 生长发育
  • 作者: 陈克难 姜俊岐 王珺林 孙玉春 郭传瑸 许向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量分析健康成人下颌髁突运动包络面三维模型参数,为人工颞下颌关节窝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招募健康成年人34名(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包括少量校外人员,均接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作为受试者,年龄(25.4±2.8)岁,其中男性9名,女性25名,采用下颌髁突功能面三维运动轨迹的推算模拟方法,获得研究对象的髁突运动包络面,进而分别获取髁突在下颌开口运动、前伸运动、侧方运动时的三维形态,测量包络面总面积、髁突在下颌不同运动中形成的三维形态面积及其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将受试者锥形束CT重建的头颅模型与髁突运动包络面模型配准,在Geomagic Studio软件内测量髁突前后径和内外径,包络面前后径、横径(前、中、后)以及包络面矢状角(包络面矫正矢状轴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使用SPSS 24.0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包络面总面积为(760±133)mm2,其中髁突在下颌开口运动中形成的三维形态面积占总面积的(63.3±15.2)%,前伸运动占(14.9±9.6)%,侧方运动占(21.8±13.3)%;髁突内外径为(19.8±2.3)mm;包络面前后径为(21.2±3.1)mm,包络面横径(前、中、后)分别为(20.6±2.4)、(20.4±2.4)和(22.0±2.6)mm,包络面横径比髁突内外径增大约2 mm。包络面矢状角为6.8°±6.2°,包络面横径(前、中、后)与髁突内外径均呈高度正相关(r=0.98,P<0.001;r=0.99,P<0.001;r=0.93,P<0.001),包络面总面积与髁突内外径、包络面前后径呈中度正相关(r=0.64,P=0.002;r=0.62,P=0.004)。结论髁突在下颌开口运动中形成的三维形态面积在包络面总面积中占比最大,包络面矫正矢状轴与正中矢状面呈一定角度,包络面横径比髁突内外径增大约2 mm,包络面横径(前、中、后)与髁突内外径均呈高度正相关。

  • 标签: 下颌骨髁状突 颞下颌关节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辅助设计 成年人(19-4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复位术对青少年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不可复性盘移位患者的髁突高度、关节盘长度以及盘移位距离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8年1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关节专科并且MRI诊断为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DDwoR)的青少年患者,根据是否行关节镜下盘复位术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并依年龄段分为5个亚组(11~14、15~16、17~18、19~20、21~24岁组),在随访前后MRI图像上测量髁突高度、关节盘长度、盘移位距离,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DDwoR患者172例,手术组纳入126例(183侧),男性17例,女性109例,年龄(17.4±3.0)岁,平均随访时间8.4个月(2.7~22.0个月);对照组纳入119例(175侧),男性20例,女性99例,年龄(17.1±3.1)岁,平均随访时间9.5个月(3.0~22.1个月)。手术组随访前后髁突高度变化量[(1.3±1.8)mm]显著大于对照组[(-0.6±1.5) mm](P<0.001),且各年龄段两组间髁突高度变化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不同年龄段患者的髁突增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1~14岁组的髁突高度增长量[(2.4±2.2) mm]显著大于 19~20岁组[(0.8±1.9) mm](P<0.05)及21~24岁组[(0.4±1.1) mm](P<0.01),17~18岁组[(1.6±1.7) mm]显著大于21~24岁组(P<0.01);对照组各年龄段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对照组盘移位距离显著增加(P<0.05),而关节盘长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TMJ DDwoR可造成髁突高度降低,关节镜下盘复位术能促进髁突新骨再生,且生长发育期髁突高度增加显著。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关节镜下盘复位术 青少年 髁突高度 关节盘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三维定量测量方法用于评估颞下颌关节髁突骨改建。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及口颌面疼痛诊治中心且诊断为颞下颌关节急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或关节盘绞锁、采用手法复位关节盘结合前伸再定位垫治疗的41例患者(共82侧髁突)资料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0例,女性31例,年龄为12~30(19.7±4.4)岁。获取治疗前后6~12个月的锥形束CT图像。根据髁突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影像中“双线征”数目定性评价髁突骨改建,将82侧髁突分为无改建组(0个“双线征”)、部分改建组(1~4个“双线征”)和显著改建组(5~6个“双线征”)3组。应用锥形束CT数据进行髁突骨改建的三维定量测量。采用基于人工预标注结合分水岭算法的半自动分割方法分别对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影像进行分割,重建颞下颌关节髁突的表面模型,应用基于距离图的初始配准和基于灰度信息的二次配准,将治疗前后的髁突图像配准重叠后髁突和髁头的体积差定量反映髁突骨改建程度。结果二维定性评价的Kappa值为0.66~0.87。三维定量测量髁突及髁头体积的同一研究者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值分别为0.998和0.941,不同研究者组间ICC值分别为0.999和0.942。治疗后髁突和髁头的体积较治疗前增加量分别为(41.7±90.2) mm³和(62.8±70.9) mm³。82侧髁突中无改建组21侧、部分改建组20侧,显著改建组41侧。显著改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髁突和髁头体积增加量均为最大,部分改建组次之,无改建组最小(P<0.05)。结论三维定量测量评价髁突骨改建程度的方法一致性和可靠性良好,定量变化值可以反映不同程度的髁突骨改建,其中将髁头作为感兴趣区计算的体积变化量更敏感。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髁突 骨改建 三维测量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对大鼠髁突软骨下骨(RCSB)骨微结构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42只3周龄SD大鼠(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1周后,处死雌、雄大鼠各3只,记为0个月,根据体重(55 ~ 7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剩余大鼠分为对照组(n = 18)和染氟组(n = 18),雌雄各半。染氟组饮用含150 mg/L氟化钠(NaF)水溶液,对照组饮用自来水。两组实验动物连续饲养,分别在3、5、7个月后处死,每组6只,雌雄各半。分离截取右侧髁突,进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T)扫描,检测RCSB骨微结构参数。结果3个月染氟组中,雌鼠骨面积密度(BS/TV)、骨表面积和骨体积的比例(BS/B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结构模式指数(SMI)、连通性、骨小梁连接密度(Conn.D)、总孔隙率,与雄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 5.10、- 5.58、4.52、- 4.32、- 4.03、- 2.81、- 6.71、- 3.32,P均< 0.05);5、7个月染氟组雌、雄鼠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慢性染氟环境下,雌、雄RCSB骨微结构随时间表现不同,总体呈雌鼠骨变化减缓、雄鼠骨变化活跃的氟损伤倾向。

  • 标签: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髁突 软骨下骨 骨微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下颌骨定位导板在腓骨瓣游离移植修复单侧下颌骨缺损中定位髁突位置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应用下颌骨定位导板进行下颌骨节段性截骨后腓骨游离移植修复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2~65岁。下颌骨成釉细胞瘤4例,下颌骨中央性癌2例,下颌牙龈鳞癌4例;Brown Ⅰ类缺损7例,Brown Ⅱ类缺损3例。术前计算机模拟手术方案,3D打印数字化导板,术中应用数字化导板精确重建下颌骨,术后评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利用图像融合技术评估残余下颌骨位置与手术设计中对应位置的偏差情况,并通过锥形束CT对比手术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来评估髁突位置变化。结果手术导板在术中均能顺利就位,腓骨瓣均存活,手术时间(482.56±59.83)min。1例患者术后即出现轻度张口受限,张口度2.5 cm,其余患者未出现钛板外露、术创感染、颞下颌关节区疼痛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面容对称,咬合关系良好。术后图像融合显示术后残余下颌骨位置与术前对应位置相比平均偏差为(-0.69 ± 2.28)mm。锥形束CT结果显示,术后双侧颞下颌关节上间隙、前间隙、后间隙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髁突位置较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下颌骨定位导板辅助游离腓骨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能有效定位残余下颌骨及髁突位置。

  • 标签: 下颌损伤 重建外科手术 下颌骨缺损 定位导板 下颌骨修复重建 腓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正畸对骨性Ⅲ类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关节盘和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骨性Ⅲ类畸形患者20例,通过影像科医生的诊断判定关节盘移位类型,通过对颞下颌关节磁共振图像进行关节间隙测量判定髁突位置情况,观察术前正畸治疗前后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变化。结果术前正畸治疗不会导致关节盘的位置变化(P>0.05)。术前正畸前后TMJ关节间隙和关节间隙指数变化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正畸治疗不会导致骨性Ⅲ类畸形患者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变化。

  • 标签: 术前正畸 骨性Ⅲ类畸形 颞下颌关节 关节间隙 磁共振成像
  • 作者: 钱尧娟 王明锋 秦小语 王珺璆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常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长治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山西省长治市 046000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组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髁突位置和下颌骨形态的研究,探讨各年龄组该类患者下颌偏斜特征,为下颌偏斜患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34例(未成年和成年人各17例),术前拍摄锥形束CT,采用三维测量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分析:关节间隙、髁突、下颌升支、下颌体的相关指标。结果髁突位置:未成年人组左右髁突-关节窝的相对位置[偏斜侧:(-1.15±11.99),对侧:(7.58±1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斜侧髁突相对靠后,对侧相对靠前。下颌骨形态:未成年人组下颌体长度[偏斜侧:(85.05±7.06) mm,对侧:(88.01±5.89) mm]、下颌骨总长度[偏斜侧:(121.82±9.69) mm,对侧:(127.55±9.53) mm]、下颌角[偏斜侧:(123.45±3.91)°,对侧:(125.19±4.21)°]的测量项目,对侧>偏斜侧(P<0.01);成年人组髁突高度[偏斜侧:(16.98±2.51) mm,对侧(19.10±2.43) mm]、髁突内外径[偏斜侧:(18.01±2.69) mm,对侧:(19.56±1.80) mm]、下颌升支高度[偏斜侧:(55.63±4.14) mm,对侧:(59.49±5.22) mm]、下颌体长度[偏斜侧:(92.06±5.52) mm,对侧:(93.59±5.87) mm]、下颌骨总长度[偏斜侧:(131.68±6.66) mm,对侧:(137.75±6.36) mm]、下颌角[偏斜侧:(123.92±6.18)°,对侧:(125.94±5.55)°]的测量项目,对侧>偏斜侧(P<0.05),其余项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未成年人以左右髁突位置不对称为主,成年人以双侧颌骨形态不对称为主。

  • 标签: 骨性Ⅲ类错 下颌偏斜 髁突位置 下颌骨形态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髁突软骨细胞自噬功能改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2个月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SD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所有大鼠均造单侧前牙反模型模拟TMJOA。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并取颞下颌关节,分别提取两组大鼠髁突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至第3代。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及细胞自噬水平标志物轻链蛋白-3(light chain-3,LC-3)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糖原累积指标糖原蛋白-1和细胞凋亡指标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应用Tunel技术检测两组细胞72 h凋亡率。裂解细胞提取全蛋白,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Ⅱ型胶原、MMP-13、LC-3、糖原蛋白-1及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水平并做灰度分析。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髁突软骨细胞内Ⅱ型胶原和LC-3表达减少,MMP-13、糖原蛋白-1及胱天蛋白酶-3表达均增多。实验组软骨细胞的72 h凋亡率[(17.3±4.4)%]显著高于对照组[(5.6±2.1)%](t=10.732,P<0.001);蛋白质印迹法条带灰度统计结果显示,在实验组软骨细胞内,Ⅱ型胶原表达量(0.43±0.21)显著低于对照组(0.71±0.26)(t=2.409,P=0.043);LC-3表达量(0.09±0.04)显著低于对照组(0.39±0.18)(t=3.638,P=0.007);MMP-13的表达量(0.73±0.31)显著高于对照组(0.24±0.10)(t=3.364,P=0.010);糖原蛋白-1表达量(0.68±0.30)显著高于对照组(0.29±0.17)(t=2.529,P=0.035);胱天蛋白酶-3表达量(0.19±0.08)显著高于对照组(0.05±0.02)(t=3.796,P=0.005)。结论大鼠发生TMJOA时,髁突软骨细胞自噬水平下降、糖原累积增多,软骨细胞凋亡率增高、数量减少,最终髁突软骨组织出现退变。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自噬 糖原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骨量降低及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而在低能量外力作用后发生的骨折。近年来,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科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骨折后再骨折的防治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仅少数患者接受过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评估和规范化治疗,多数患者暴露在极高的再骨折风险中;另外医务人员对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防治的临床管理归属(包括随访)问题认识不清,防治策略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为规范治疗、提高疗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与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共同制订了《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防治专家共识》。共识制订遵循改良Delphi法,形成10条循证医学推荐意见,旨在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防治的规范化与科学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跟骨骨折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5月至2020年9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手术治疗的745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651例,女94例;年龄11~89岁,平均43.8岁。统计跟骨骨折合并脊柱骨折的情况,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单侧或双侧跟骨骨折、创伤严重度评分(ISS)、损伤原因、跌落高度、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脊柱骨折例数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对于P<0.05的因素再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745例跟骨骨折患者中70例(9.40%)发生脊柱骨折。单纯跟骨骨折患者和跟骨骨折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的性别、体重指数、单或双侧跟骨骨折、ISS评分及跌落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225, 95%CI:0.095~0.532, P=0.001)、单侧或双侧跟骨骨折(OR=3.582, 95%CI:1.705~7.526, P=0.001)、ISS评分(OR=5.229, 95%CI:1.605~17.035, P=0.006)及跌落高度(OR=49.820, 95%CI:23.068~107.597, P<0.001)是跟骨骨折合并脊柱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高处坠落(>3 m)、高ISS评分、双侧跟骨或男性跟骨骨折患者需要高度关注脊柱损伤。

  • 标签: 跟骨 骨折 脊柱骨折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经腓骨骨折线治疗后Pilon骨折,并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采用经腓骨骨折线治疗26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28~69岁,平均42.2岁;坠落伤10例、摔伤9例、交通损伤7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且合并腓骨骨折。俞光荣分型为Ⅰ型11例,Ⅱ型8例,Ⅲ型7例。AGH分型为Ⅰ型10例,Ⅱa型5例,Ⅱb型2例,Ⅲa型5例,Ⅲb型4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后外侧入路撑开腓骨骨折线方法治疗,术后采用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2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4.9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0个月。术后根据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其中解剖复位23例,复位可3例,解剖复位率为88%(23/26)。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80~100分,平均89.9分,其中优17例,良9例,优良率为100%(26/26)。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患者出现复位丢失、皮肤坏死、感染、内固定松动及踝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结论经腓骨骨折线治疗后Pilon骨折能充分显露胫骨远端关节面和后踝骨折间隙,能直视下复位和固定,解剖复位率高,临床效果好且安全。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