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当前人们对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研究普遍重视。而对体育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尚缺乏详细的研究和重视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现对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验分析研究。以引起同行的重视。

  • 标签: 焦虑情绪 体育教学 唤醒水平 认知活动
  • 简介: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及人之间需要的反应。在射击比赛中,由于运动员各自对比赛认识不同,心理准备不同以及对临场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反应不同。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变化。运动实践已经证明:情绪控制的好坏对射击运动员的成绩发挥起着一个重要作用。为了了解射击运动员比赛中的情绪变化与成绩发挥好坏,我们采用ST—特质焦虑量表对参加1988年6月在北京射击场举行的步枪射击达标赛的14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发现:1.比赛后的焦虑值高于比赛前的焦虑

  • 标签: 射击比赛 步枪射击 情绪控制 焦虑值 运动实践 心理反应
  • 简介:选取上海体育学院14名高特质焦虑男性田径运动员,并对其“足三里”和“三阴交”施加电针穴位刺激,观察在心理应激条件下穴位刺激对运动员机体免疫和焦虑状况的影响,分析运动员机体免疫和焦虑状况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实验前后运动员免疫指标(血液T淋巴细胞CD3^+%、血液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亚群TCD8^+、TCD4^+/CD8^+%、NK%、NKT%)和心理焦虑指标的测试,为综合分析穴位刺激对高特质焦虑运动员赛前机体免疫和焦虑状况调节的效果和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 标签: 穴位刺激 田径项目 赛前焦虑 免疫 T淋巴系统 自然杀伤细胞
  • 简介: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的状态一特质焦虑调查表,对24所普通高校4×100米接力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对比赛中出现交接棒减速、失误、掉棒、犯规等现象进行探讨。

  • 标签: 特质焦虑 普通高校 运动员 状态焦虑 犯规 运动心理学
  • 简介:在新时期教肓改革大潮中。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是摆在广大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而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情绪”是重要因素之一。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是本文所要分析和研究的,它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良好情绪 教师 学生 体育教学 教学效果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锻炼影响情绪变化的生理和心理机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体育锻炼对情绪的调节作用和不同类型的体育锻炼对不良情绪的调节功效,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 标签: 情绪 体育锻炼 调节 研究展望
  • 简介:本文主要对不同抗阻练习课后状态焦虑与血压的变化进行研究。选取54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分成循环抗阻练习组、多组数抗组练习组和对照组。循环练习组的实验对象每次课安排12项连续不同的练习,每项练习重复10~12次.负重强度为最大负重量的50%;多组练习组的实验对象安排4项不同的抗阻练习,每项作3组,每组重复6~10次,负重强度为最大负重量的75%。因变量包括状态焦虑、身体意识、心收缩期血压,·心舒张期血压。在练习前、练习后即刘、2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分别对四项指标进行测量。在第一次课最大力量测试后对各组进行主观努力评价.在第二次练习课后只对前2组进行主观努力评价。所得数据通过3×6型ANOVA分析及T检验。状态焦虑利用.ANOVA和底线测量值作为协方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实验组在练习后120分钟、180分钟状态焦虑明显下降(P<0.05)。多组练习组练习后即刻身体意识、收缩血压有明显的上升(P<0.05)。主观努力在第一次最大重量测试后没有显著变化,但在第二次课后却有明显的上升(P<0.05)。由此得出结论如下:一次循环抗阻练习后状态焦虑下降,尤其在运动后120分钟和180分钟表现明显。而一次多组抗阻练习后即刻,身体意识和收缩血压上升。

  • 标签: 焦虑 血压 负重强度 抗阻练习 心理失常
  • 简介:1引言体育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绝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必然也就产生直接的语言接触、身体接触和情感交流。换言之,教师和学生的情绪、情感时刻都在影响着体育教学过程,从心理角度可以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情绪场景,具有鲜明的情绪

  • 标签: 体育教学过程 学生情绪 情绪状态 调动学生 教师 调节
  • 简介:采用心理测量问卷调查法、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法、访谈法对参加2010年8月在陕西宝鸡举行散打冠军赛的120名运动员进行赛前状态焦虑分析。结果表明:(1)有大赛经验运动员在处理赛前状态焦虑方面要强于无大赛经验运动员。(2)武英级运动员认知焦虑与躯体焦虑均低于一级和二级运动员的这两项指标,并且状态自信心高于其它两个等级运动员的状态自信心。(3)武英级运动员与一级、二级运动员比较,在赛前状态焦虑的三个维度上均显示显著性差异;并且认知焦虑是影响武术散打比赛的一个主要焦虑。(4)赛前状态焦虑还与运动员的心理疲劳与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对手的水平差距、领导与教练员的影响因素等这些因素相关。

  • 标签: 散打运动员 赛前状态焦虑 竞赛成绩
  • 简介: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焦虑且超重预备役军官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54名超重且无放松训练习惯的预备役军官,随机分为实验组(静力、动力、PNF)和对照组(无干预)。预备役军官早操或晚操后,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并记录拉伸的时间、强度和动作,累计进行4周的放松训练,每周3次,每次20min;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训练结束后直接解散。实验前后,测试实验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生理测试指标为: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安静心率、体脂率、座位提前屈等共计8项指标以及计算2项衍生指标。心理指标为:SCL-90量表、RPE量表以及SAS量表。结果放松训练可以降低超重且焦虑预备役军官体重的趋势,有显著性降低体脂,改善血压、心率和加强肌肉柔韧性。放松训练可以增强预备役军官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改善主要体现在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等方面,同时可以进一步减轻主观疲劳感和焦虑感。结论放松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能有效降低预备役军官体重和体脂,同时增强预备役军官的心理健康,尤以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等方面,降低主观疲劳感和焦虑感。

  • 标签: 预备役 放松训练 超重 焦虑
  • 简介: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带有特殊的内心感受和明显的外部表现特点,是以特殊形式表现的心理状态。情绪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学生情绪处于积极状态,在体育课中表现出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刻苦练习,遵守纪律,这种情绪状态对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是十分有利的;反之,如果学生情绪处于消极状态,在

  • 标签: 体育教学 学生情绪 教师因素 体育课 表现特点 情绪状态
  • 简介:赛前情绪的调节和控制,是取得比赛成功的前提。本文通过多年来运动训练比赛体会和比赛经验,以及对一些国内优秀运动员的调查和研究,就影响运动员的情绪因素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研究,并指出动机、自信心、外界环境干扰、伤病和训练水平四个主要因素,提出了意念想象训练,自我暗示放松和注意力转移等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通过这些各种自我调节的方法,可以缓解或消除比赛时产生的不良情绪,从而使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取得优良的成绩。

  • 标签: 田径运动员 比赛情绪 调节方法 运动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择业对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情绪的影响,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为择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部分高等体育院系毕业生进行择业期间抑郁焦虑水平的测评,对其中抑郁焦虑得分达到临界值者进行性格类型测评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评估。结果:①毕业生的抑郁焦虑测评高于全国正常人,具有显著差异;②女毕业生抑郁焦虑水平略高于男生;③14.29%的学生抑郁焦虑得分和4.59%的学生焦虑得分达到或超过临界值,其中性格内向者及社会支持水平低者约占得分达到临界值者的80.00%。结论:毕业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水平较高,应从综合因素方面给予学生在择业期间的心理辅导。

  • 标签: 体育院校 学生 择业 情绪
  • 简介: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应激、竞赛焦虑、心境状态、社会支持和运动损伤的关系。具体研究假设为:(1)足球运动员和橄榄球运动员应激和竞赛特质焦虑水平越高,运动损伤率和损伤程度可能越大;(2)较高竞赛特质焦虑水平和较差的心境状态可能增加运动损伤率或加重损伤程度;(3)健康的社会支持体系将有助于处理生活压力,进而减少损伤率和减轻损伤程度。

  • 标签: 运动损伤 应激反应 焦虑心理 心境状态 社会支持 心理应激
  • 简介:研究以62名专业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等方法探索压力下运动员的应对方式与状态焦虑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对“Choking”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积极的应对方式与认知状态焦虑有显著的正相关,回避的应对方式与“Choking”呈显著的负相关。

  • 标签: “Choking” 应对方式 状态焦虑
  • 简介:以64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经过36周的实验观察发现:太极柔力球练习相对于其它运动改善老年人睡眠状况的效果更好,尤其是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三个方面效果显著;太极柔力球练习可以全面有效的改善老年人的心理情绪状态,主要体现在始终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防止偏执和恐怖等心理问题的产生等诸多方面。

  • 标签: 太极柔力球 老年人 睡眠质量 情绪
  • 简介:本研究采用美国运动心理学者马腾斯(R.Martons)编制的运动竞赛焦虑测验(SCAT)对上海市140名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的运动竞赛特质焦虑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尽管特质焦虑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但仍然会受到后天经验的影响,仍有一定的相对不太稳定的部分,因此,对一个高焦虑的运动员进行调控时,若能把这些不太稳定的因素考虑进去,无疑能更好地缓解和预防赛前焦虑

  • 标签: 运动竞赛 特质焦虑
  • 简介:基于"情绪劳动"视角,从健美操课堂的教学特性及学生个人长远发展的角度,采用文献综述法论述强化高校健美操公共课堂学生情绪劳动的可行性,分析学生情绪劳动的重要性,提出促使学生付出情绪劳动的策略,以及强化学生情绪劳动过程中健美操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健美操 大学生 情绪劳动 可行性
  • 简介:借助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科研方法,对广东省基层体校青少年帆船帆板运动员不同年龄、性别、训练年限的认知特质焦虑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的运动员在失败焦虑上极有显著性差异;从均值上显示不同年龄运动员存在年龄越大,社会评价焦虑越高,失败焦虑越低,不同训练年限显示,训练年限越高,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失败焦虑越低;基层体校教练与运动员之间存在不融洽关系,运动员对教练有恐惧心理;基层体校对心理技能训练不够重视。通过研究提出心理技能训练课程应该从基层体校开始,及早学习心理调控技能,让运动员身心健康得到及时发展。

  • 标签: 帆船帆板 认知特质焦虑 青少年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