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全球约有1/3的人群感染HBV,乙型病毒性肝炎会导致肝细胞受损,甚至进展为肝硬化或者肝功能失代偿。目前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以预防为主,而乙型肝炎疫苗则是公认的最有效的预防方式。据统计,我国仍然有大约 2500万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 7000万左右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本文对我国乙型肝炎感染现状及乙型肝炎疫苗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综述,以为后期乙型肝炎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疫苗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重症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感染范围,治疗方法、并发症等临床病例表现,研究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检测患者的体温变化、脉搏次数、呼吸情况、角膜反射、吞吐等多项临床表现,判断患者的病例情况,检测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及时有效护理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预防肺炎、泌尿感染、黄疸、褥疮等问题,在护理过程中提高重症乙型肝炎的有效护理效果。结论有针对性的对重症一行肝炎患者进行护理,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效果。

  • 标签: 重症 乙型肝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22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和对照组112例,治疗组孕7个月起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200IU,每隔1个月1次,共3次。对照组产前未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观察新生儿脐血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及新生儿脐血HBs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出率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112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sAg阳性2例,感染率为1.79%;对照组112例,新生儿HBsAg阳性59例,感染率为52.68%。治疗组112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HBsAb阳性检出43例(38.39%),对照组112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sAb阳性检出3例(2.67%)。结论孕晚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方式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加强产时、产后新生儿主被动免疫,减少了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了乙型肝炎传播。

  • 标签: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 母婴传播 临床疗效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较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其中,大部分人属于HBV携带者,终生未发病,但部分患者因合并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而需运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使其免疫功能状态改变,可能导致HBV再激活,从而引起肝功能受损,甚至发生暴发性肝衰竭或者死亡。

  • 标签: 免疫抑制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预防抗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患者合理用药现状。方法找出乙肝用药的误区,把握合理用药的关键。结果加强乙肝患者合理用药指导。结论合理用药是遵循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胸腺肽α1加干扰素,对照组单用干扰素,两组均使用保肝及对症综合治疗,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复常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HbeAg阳性患者阴转率、HBVDNA阳性的患者被清除率、抗HBe阳转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肽α1、干扰素为治疗乙型肝炎较为有效的药物,两者合用有相加或协同作用,为治疗CHB较为理想的方案。

  • 标签: 胸腺肽&alpha 1 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疫苗的复种意识和认知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该市30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危人群的临床资料,并对上述人群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复种意识和认知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该次研究300名患者中,42.7%的人不了解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手段,62.7%不了解乙型肝炎疫苗需要加强免疫注射,94.3%的认为未能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加强免疫注射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复种的相关知识;乙型肝炎患者家属的乙型肝炎疫苗自愿复种率84.4%、血站血库的化验人员的乙型肝炎疫苗自愿复种率82.5%及经常输血患者的乙型肝炎疫苗自愿复种率52.0%显著低于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乙型肝炎疫苗自愿复种率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危人群未能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复种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复种的相关常识,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乙型肝炎疫苗复种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教育,促进人们了解和认识乙型肝炎疫苗复种的重要性,增强自觉复种的意愿。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高危人群 疫苗复种 认知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HBIG(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HBeAg和HBsAg阳性孕产妇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163例HBV感染孕产妇纳入研究,干预组为孕28周前检测出HBeAg和HBsAg阳性的孕产妇71例,对照组为临产前入院HBeAg和HBsAg检测阳性的孕产妇92例。干预组从孕28周开始一次性肌注HBIG200IU,每间隔4周肌注一次,共三次。对照组未进行HBIG注射。胎儿娩出后立即收集脐静脉血进行HBeAg检测。结果干预组71例新生儿中,有6例HBeAg阳性,HBeAg阳性率为8.45%。对照组92例新生儿中,有67例HBeAg阳性,HBeAg阳性率为72.8%。结论从孕28周开始给予HBIG注射阻断HBV母婴传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应建立完善的产前筛查制度,尽早发现HBV感染孕产妇,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 标签: 乙型肝炎 母婴垂直传播 乙肝免疫球蛋白
  • 简介:乙型肝炎重迭感染戊型肝炎的观察葛敬春(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230021)随着戊型肝炎的研究迅速发展,一些资料表明,乙肝病人重迭感染戊肝,比乙肝单独感染的病人病情更为严重,预后较差。为了更好地了解戊肝病毒(HEV)与乙肝病毒(HBV)重迭感染,有无特殊临...

  • 标签: 戊肝 重叠感染 HEV H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