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7 个结果
  • 简介:乙肝的严重性,根据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估算,全世界HBsAg带毒者有3.5亿;亚太地区有2.8亿;而中国就有1.2亿[1],占全世界HBsAg携带者的1/3,占亚太地区的1/2.HBsAg流行率地区差异很大,在亚太地区中国为4.5%~17.9%,新加坡13.6%,菲律宾9.0%~15.0%,韩国12.3%,印度尼西亚5.5%,澳大利亚2.5%,而日本为1.3%.更为严重的是这些HBsAg携带者一生中将有25%死于各种慢性肝病,全世界每年因肝病死亡人数100万,我国每年因肝病死亡人数30万,也占全世界的1/3,绝大多数与乙肝有关,充分证明乙肝对我国居民的危害极大.

  • 标签: 乙型肝炎 预防 病原学 乙肝病毒 基因结构
  • 简介: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疫苗在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再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运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抑制剂、抗病毒药物预防乙肝再复发的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复发率8.20%(10/122),平均复发时间(18±19)个月,复发者术前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高于未复发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生存分析检验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发对生存率影响(χ2=0.961,P=0.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疫苗治疗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效果较好,若后期随访到位,可将复发对患者生存率影响降至最低。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 肝移植 再感染
  • 简介:大庆市第二医院王义禄、孙海潮、杨尚琴观察了降黄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本组用降黄丸,药物组成:柴胡、郁金、当归、赤芍、丹参、茜草根、葛根、泽泻、黄芪、茯苓、枳实、白花蛇舌草。用法:每次2丸,日3次口服。对照组用澳泰乐冲剂,每次10g,日3次口服。结果显示:本组共有60例患者,显效45例,好转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37例,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5.7%;本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标签: 降黄丸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临床疗效 澳泰乐冲剂
  • 作者: 陈凤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妇幼保健院陈凤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强、对身体危害性大的疾病。为了身体健康,必须要在平时做到“三注意,三观察,一化验”,就可以及时发现乙型肝炎,开展有效的治疗。所谓三注意,即:注意是否出现乏力以及耐力差现象;注意是否出现食欲差、厌油及经常性腹胀现象;注意是否出现头昏及眼睛干涩现象。三观察,即:认真观察脸部颜色是否出现发黄及色素斑;认真观察口唇是否出现发青现象;认真观察是否出现乳晕颜色变深的现象。当在进行自身检查时,发现存在上述几种现象时,必须要引起注意,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抽血化验乙肝,检测是否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乙型肝炎究竟会不会变成慢性肝炎甲为什么有些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表面抗原、e抗原会转阴,而有些却不会?无症状HBV携带者与慢性乙型肝炎到底有什么关系等等,不搞清楚HBV感染的来龙去脉,就无法正确回答这些复杂的临床状态。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V携带者 感染者 无症状 转阴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分析并评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孕期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孕期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在控制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方面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进行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在产科定期行产检并分娩的HBsAg阳性,同时HBV-DNA也为阳性的母亲和新生儿共198例,按照孕期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前后母血HBV-DNA变化情况进行分组:一组为HBV-DNA转阴者;二组为HBV-DNA下降者(不包括转阴组);三纽为HBV-DNA升高者。对三组新生儿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多次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后,82%(162/198)的孕妇静脉血HBV-DNA含量总体出现下降,其中有4.95%(10/198)的孕妇HBV-DNA出现转阴,有18%(36/198)孕妇HBV-DNA含量上升。一组10例与二组152例的新生儿免疫失败率均为0,而三组36例新生儿免疫失败率为25.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考孕期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前后母血HBV-DNA拷贝数变化情况能够有效预测新生儿免疫失败的概率。

  • 标签: 孕期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目的观察甘乐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2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门冬氨酸钾镁传统治疗基础上,一组加用甘乐治疗,二组加用甘利欣,观察其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5和30d时肝功能改善情况一组明显优于二组和三组(P<0.01或0.05)。结论甘乐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较甘利欣联合门冬氨酸钾镁用药降酶作用显著,转氨酶反跳现象极少见。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甘乐 甘利欣 门冬氨酸钾镁
  • 简介: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本文就HBV母婴传播的途径、可能机制及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方法、HBV母婴传播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综述。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预防
  • 简介:近年来,银杏叶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取得较好疗效。但用于治疗乙型慢性活动型肝炎(下称慢活肝)的尚未见报道。我们从1991年1月~1992年5月,使用银杏叶提取物对慢活肝进行治疗观察取得明显效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本文以104例同期住院慢活肝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男性82例,女性22

  • 标签: 乙型肝炎 银杏叶 慢性活动型肝炎 肝活检 肝细胞损害 肝脏微循环障碍
  • 简介:全球约有3.5亿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我国约1.3亿,其中1/4为慢性乙型肝炎,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癌.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d干扰素(IFNα)和核苷(酸)类似物药物的开发与应用.使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有了较大进步,但其疗效还不理想。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 基因 携带者 肝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吴沛田观察了升降散为主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用升降散,药物组成:蝉蜕8~10g、僵蚕9~15g,姜黄9g,大黄6~15g。根据症状加减:湿热邪毒偏重加虎杖、茵陈、滑石、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脾虚肝郁加香附、郁金、茯苓、党参、莱菔子、贯众等;脾虚为主加党参、白术、山药、半边莲等;脾肾亏虚加黄芪、女贞子、太子参、茯苓、桑寄生、淫羊藿等;肝肾阴虚升去姜黄,加山茱萸、白花蛇舌草、女贞子、旱莲草、虎杖、大青叶、玄参等。用法为每日l剂水煎服。2个月为l疗程。结果显示:用升降散为主治疗乙型肝炎,并同时配用祛湿、解毒、调血、扶正之品,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升降散 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从1983年到2005年11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有5种药物.但其在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一批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药正处于研发阶段,其中已进入临床试验后期的药物以核苷类似物为主。本文对已上市及进入临床试验的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进行了总结.并对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进行了评述。

  • 标签: 肝炎 乙型 慢性 抗病毒药 核苷类似物 干扰素类
  • 简介:台州市中医院李伟林、赵仙铭观察了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抗原阳性的临床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本组用升散透达方法,药物组成:葛根10g,升麻10g,柴胡10g,秦艽10g,木防己10g。并用化湿清热方,药物组成:茵陈30g,过路黄30g,麦芽30g,丹参30g,苡仁30g,焦桅10g,茯苓10g,苦参10g,赤芍10g,麦冬10g,甘草5g。用法:两方合用,日1剂水煎服,连服1年半为1疗程,其中每月停药日数不超过5日。对照组仅用化湿清热方而未用升散透达药,煎服法及疗程同本组。临床疗效证实:加用升散透达药物,可提高治疗本病的疗效。

  • 标签: 中药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HBV抗原阳性 临床疗效 化湿清热方 升散透达药
  • 简介:目的评价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采用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结果经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复制指标HBeAg、HBV—DNA近期阴转率分别为40.00%、31.25%。血清中HBV-DNA复制滴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膦甲酸钠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抗乙肝病毒药物。

  • 标签: 膦甲酸钠 慢性乙型肝炎 近期疗效 抗病毒药物 病毒复制
  • 简介:对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作了简要的概述,并且概括了为提高疗效所采用的一些策略,对治疗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也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未来可能应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 困难 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