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采取欣母沛进行预防的效果以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危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目标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对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应用欣母沛进行预防治疗。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的应用将观察组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对3组产妇的术后出血量以及围手术期内的输血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从术后2h出血量方面观察,3组产妇的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意义不突出,P>0.05;术后12h及24h出血量方面,观察1、2组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1组优于观察2组,3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围手术期输血率方面,观察组的输血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形成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对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高危产妇在采用缩宫素的基础上给予欣母沛预防,产生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欣母沛 高危产妇 剖宫产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分布,评价其合理性。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2年11月~2014年12月神经外科的所有手术患者,分析评价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神经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69.1%,I类切口手术用药不合理率高,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且术后用药时间较长。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8例,感染率为2。74%。结论需加强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神经外科 患者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应用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针刺治疗当中,患者治疗时机的不同对治疗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期间收治的68例患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针刺治疗,我院根据患者病程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早期组与晚期组,早期组患者需要在发病7日内接受针刺治疗,而晚期组患者则是在发病后7d后接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晚期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接受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针刺治疗时机选择当中,患者在早期接受针刺治疗的效果相对更好。

  • 标签: 面神经 周围性 麻痹 时机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对行高压氧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当做此次研究的主体,按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甲组(31例)和乙组(31例)。甲乙两组患者均通过高压氧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综合性护理,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优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并增加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突发性耳聋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与手术时机,选择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粘连性肠梗阻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为促进治疗效果,在手术前应进行合理的术前评估之后,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此来将治疗效果提高。

  • 标签: 小儿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大白兔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修复的效果,以选择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方法随机将大白兔分为4组。剪下长约1cm的坐骨神经制作周围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即时修复组即时进行神经修复组;2,4周和3个月修复组神经两断端分别固定于肌膜上,缝合伤口,分别在2,4周后和3个月后修复坐骨神经。术后3个月于缝合神经处的取材,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行病理学观察,电镜观察移植神经段结构,并进行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结果与结论2周修复组大白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P<0.01),与即时修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处组织形态、结构明显好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明显多于4周修复和3个月修复组(P<0.01)。结果提示在2周后修复神经损伤优于其他时间点,是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不同时间 修复 神经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肠梗阻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不同手术时机内就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共计80例),其中有40例患者在2天内接受急诊手术治疗,我院将作为手术时间快组(观察组);另外40例患者则在2天后接受急诊手术治疗,我院将其作为手术时间慢(对照组)。术后,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应按照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病情对手术时机进行选择。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不同手术时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手术患者合并COPD通气策略和有创机械通气撤机时机,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筛选2012年6月~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合并COPD者82例依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组,即试验组和参照组各41例分别给予常规撤机、新型撤机,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的通气时间、ICU时间均值、住院天数、病死占比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等指标较参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合并COPD通气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效果确切,需把握肺部感染控制窗、以及实施自主试验操作和无创通气综合考虑撤机时机,能提高撤机成功率,可在临床加以推及。

  • 标签: COPD 有创机械通气 撤机拔管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于不同时机实施手术的疗效。方法将7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依据不同的手术时间分成两组,入院36小时内施予手术的36例为早期组,入院36小时后施予手术的34例择期组,比对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与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对未见突出差异,(P>0.05),但早期组住院与骨折愈合的时间明显较择期组短,早期组8.3%出现并发症,明显较择期组的26.5%少,且早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相较于择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对手术适应症进行明确掌握的前提下,及时行早期手术可使疗效提升,使患者预后得以改善。

  • 标签: 老年 髋部骨折 手术时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最适宜进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法。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8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术法,研究组40例患者行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术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的出血量远远少于研究组,但研究组的内固定失败率要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也要少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此外,伤后7~8日是最佳手术时机。结论伤后7~8日进行手术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体的手术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 骨折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最佳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在出血后24h内进行手术,设置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段出血后24h外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设置为对照组。按照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分为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的A组和采取小骨窗开颅手术的B组。对比术后GCS昏迷指数。结果观察组的GCS昏迷指数为(14.57±1.3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1.09±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术后GCS昏迷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为出血后24h内,手术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入院后的2h~2d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引流,对患者的胰腺组织进行大部分的清理。早期手术中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45%。1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所占比例为18.97%,但在经过治疗后,均获得治愈。疗效较为满意。结论早期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疗效。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手术时机 手术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并对比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33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病患,分析病患临床资料,了解病患手术时机、治疗方案、预后效果。结果本次研究对象共334例,治愈322例,死亡12例,死亡率为3.6%;其中66例为非手术治疗,60例症状有所缓解,44例三个月后行手术治疗,住院时间为(17.98±6.32)d;8例病情加重死亡。268例病患由于保守治疗无效后改为手术治疗,22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26例行胆囊造口术,14例行当囊穿刺引流术,治愈264例,4例治疗无效死于脏器衰竭,死亡率为1.5%,住院时间为(12.07±4.10)d。发病至手术时间>72h病患死亡率为6.9%,住院时间(14.93±6.42)d,发病至手术时间≤72h病患死亡率为0.0%,住院时间(10.71±2.89)d。不同手术时机病患术后病理情况、死亡率及住院时间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年急性胆囊炎病患病情复杂,病情发展快,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入院后及时根据病患病情选择合适治疗方式和手术时机,及时尽早实施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手术时机 急性胆囊炎 术后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石嵌顿性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及治疗方式,寻找最适合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方式,为以后医学上治疗这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病例,将其分为24h内手术组(早期手术组)40例与发病24h后手术组(延期手术组)40例,分析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医源性胆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的差别。结果早期手术组的治疗效果要比延期手术组的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比较低,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应早期行胆囊切除术,不仅治疗效果好,且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接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根据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组60例为A组,晚期手术组60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良好率为91.67%,明显好于B组的78.33%(P<0.05)。A组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明显低于B组的63.33%(P<0.05)。结论尽早给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有利于髋关节生理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手术时机选择 术后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气压泵在不同使用时间情况下,观察预防脑出血术后患者DVT的临床效果,以明确气压泵使用时间与DVT之间的关系,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气压泵,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方法6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推荐预防DVT常规措施基础上,对照组20分钟/次,实验组60分钟/次,收集患者不同时间段D-二聚体检测结果,踝上5cm、髌骨下10cm、髌骨上15cm肢体周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D-二聚体值,不同部位肢体周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手术患者早期使用气压泵预防DVT,在不同使用时间情况下,对DVT预防均有效,临床护士可采用单次使用气压泵20分钟进行DVT预防,节约临床护士时间。

  • 标签: 脑出血 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物理预防 间歇充气加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与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将其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手术的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情况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膽囊炎的手术时机与疗效的研究,急性胆囊炎患者越早治疗疗效越好,最佳的治疗时间为发病后的48h内,此间治疗,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中转开腹的概率,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和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急性胆囊炎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不同时机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以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为例,共258名,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同时再将治疗组以高压氧治疗的介入事件随机分为3组Ⅰ组、Ⅱ组和Ⅲ组,三者介入时间分别为第一天、第一到三天和三天以后。高压组和治疗组都采取了基础治疗的方法,但是治疗组使用的是高压氧治疗,而对照组使用的是普通氧治疗,在三个疗程过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神经功能变化。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高压氧 时机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轻症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治疗时时机的选择,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轻症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在随访三个月以后,如果患者治疗无效或病情有所进展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评价患者的JOA评分,并对患者的疾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三个月随访后,有34名患者病情有所缓解,其余16名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案。34名患者在保守治疗后,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而其余16名患者在采用手术治疗后,神经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轻症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但为了减少患者的治疗创伤,应当尽可能选择保守治疗,作为治疗手段。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即可采用手术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具体病症,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轻症椎间盘突出症 保守治疗 手术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