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课外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方法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中开设部分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组建课外探究活动小组,开展课外实验探究实践活动。结果在课外实验探究活动中寻找一条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丰富实验探究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探究潜能的发挥。结论通过开展一系列课内外实验探究活动,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可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更好的发展。

  • 标签: 实验探究活动 提升 科学素养 创新思维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的表达水平与银屑病活动性的相关性,评估SCCA作为银屑病活动性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32例银屑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同期非银屑病患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银屑病组阳性121例,SCCA平均浓度为(4.31±1.61)ng/mL;阴性11例,SCCA平均浓度为(0.82±0.43)ng/mL。对照组阳性11例,SCCA平均浓度为(2.77±1.52)ng/mL;阴性39例,SCCA平均浓度为(0.62±0.42)ng/mL。SCCA诊断银屑病的灵敏度为91.7%(121/132),特异性为78.0%(39/50)。SCCA浓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可信区间为0.791~0.923,P<0.05)。在不同分型的银屑病患者中,寻常性与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低于红皮病性与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与脓疱性银屑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明显低于活动期银屑病患者(P<0.05)。结论血清SCCA与银屑病的活动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银屑病病情的指标之一。

  • 标签: 血清 鳞状细胞癌抗原 银屑病
  • 简介:美国是一个高福利、高税收的国家,老年人没有后顾之忧。在美国,凡交过保险税的人退休了,可以领到养老保险金和享受医疗保险;对于没有交过保险税的人,政府也会每月发给救济金。这里的人不管已婚或是单身,年满62岁,就可以申请入住老人公寓,政府每月给予房租补贴。美国的老年人一般都住老人公寓,子女经常去看望。对于移民到美国的老年人,

  • 标签: 老年人 生活 纽约 医疗保险 老人公寓 养老保险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床边活动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6月阶段在我科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38研究对象,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研究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早期床边活动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为(5.63+1.74)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8.30+1.97)d,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的握力值,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疮、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5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31%,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起床边活动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肌肉力度和活动能力,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 标签: 早期床边活动 机械通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精神科下大院康复活动风险的分析与对策。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下大院活动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下大院活动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对策。下大院康复活动存在多种多样的不安全因素。因此下大院康复活动应该形成具体的制度,制定可操作流程,从而减少和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下大院康复活动 不安全事件 流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85篇纳入文献对品管圈活动改善前后数据进行分析。方法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使用检索条件,限制年份为2014年-2015年,同时使用“品管圈”和“护理”两个关键词,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检索,对检出的有关品管圈活动的文献阅读筛选,剔除不相关文献(相关文献为运用品管圈解决护理问题的文献)、描述性文献、重复文献,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阅读分析,按照改善主题类别分类、收集改善前后基础数据,并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项品管圈活动改善主题的改善值均在40%以上。其中压疮发生改善率78.9%,跌倒发生改善率42.9%,导管脱落改善率83.3%,输液错误改善率50%。管道标识错误改善率77%,手术植入物管理改善率76.7%,基础操作改善率81.1%,输液差错发生率50%。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改善率增长明显,但改善前原始数据低于护理质量标准,提示品管圈改善前数据的收集方式及准确度值得商榷。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 数据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5年3月我院输液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分析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明确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分析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较实施前高,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实施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输液室护理质量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并且患者输液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得到降低。

  • 标签: 输液时 品管圈活动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药品知晓率,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临床上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活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药物知晓率计划实施的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患者对药品知晓率由59.99%到84.70%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用药重要性,提高了患者对自己用药的知晓度,并且使大家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同事间的合作能力,提高了科室的凝聚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药品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交接班完整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护士交接班完整率为活动主题,分析影响护士交接班完整率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较活动前后护士交接班完整率的差异。结果活动后护士交接班完整率89.4%,较活动前提高了2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提高了护士交接班完整率,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疼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3,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交接班 完整率
  • 简介:摘要神经系统是生物实现神经调节的基础,神经系统的稳定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调节各种生命进程的顺利进行,也能够调节人体各种体内循环的正常进行。神经系统作为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神经系统的稳定,关系着神经调节能否顺利和正常进行,因此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人体而言,神经系统的稳定是个人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对神经系统稳定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高中生视角出发,以多元化客观化的态度思考问题,试论神经系统稳定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神经系统 生命活动 重要作用 高中生视角
  • 简介:摘要目的对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实施的普外科护理管理措施,发现效果不佳,并于2016年9月份进行改进,实施品管圈活动方案干预,并将品管圈活动方案干预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品管圈活动方案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普外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普外科 品管圈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老年卧床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60例老年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满意度8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合格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卧床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了基础护理合格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卧床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和护理用于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两个组别,常规组采用行为干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治疗之后,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储尿期当次尿量、膀胱最大容量也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现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中采用护理与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针灸 护理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西药房调配内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调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和方法,根据分析出的原因提出干预对策,并将其应用于门诊西药房调配管理工作中,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调配差错率及无形成果评分。结果活动实施后数量差错、品名差错、对应台号差错、规格差错等调配差错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实施后责任感、沟通配合、积极性、凝聚力等无形成果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调配差错率,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西药房 调配内差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的手法和工具缩短内镜诊疗侯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护士工作负担。方法组建品管圈,确立主题,通过分析现状,针对重点缺陷制定相应措施,从合理改善工作流程,设立导医台,提高护患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改善,比较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内镜诊疗病人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2.5%提高到实施后的88.1%。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使侯诊时间缩短,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减轻护士工作强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内镜诊疗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指的是一个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5~12人组圈,针对所选定部门内存在的问题,以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群体智慧,通过团队力量,运用各种改善手法,解决问题,使成员感受到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1。本院自2015年9月以来在全院各护理单元推行品管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但由于品管活动在本院处于初始阶段,活动推行存在诸多困难,现将实施现状总结如下,为持续、有效地开展与推广护理QCC活动提供依据。

  • 标签: 追踪管理 品管圈活动 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