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和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分析,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确诊。结果皮肤活检(右上臂及右面部)表皮角化过度,有痂壳及水疱形成,真皮血管周围淋巴样浸润,有核异型及核分裂。CD3ε(+)、CD4(-)、粒酶B(+)、CD56(-)、CD20(-)、CD30个别大细胞(+)、Ki-67阳性率约为20%。EBER(+)。诊断为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结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恶性度高、易误诊、预后差。

  • 标签: 淋巴瘤 NK/T细胞 皮肤损害
  • 简介:摘要鼻腔NK/T细胞淋巴是发生于鼻部的恶性肿瘤,对放疗敏感,但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口腔黏膜造成损伤,导致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严重的放射性口腔炎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往往使放疗暂停,造成放疗的疗程延长,甚至中断或放弃治疗.但在临床工作中,采取放疗前的预防性护理,放疗中的对症处理,放疗后的出院指导,能够有效地减轻放射性口腔炎反应及防止其加重,保证放疗计划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 放射性口腔炎 放射治疗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化疗联合治疗对鼻腔NK/T细胞淋巴的近期疗效。方法2004年4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4例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患者,对照组18例接受单纯放疗治疗,治疗组36例接受放-化疗联合治疗。其中12例化疗1个周期后再放疗,24例同步行放化疗,化疗采用LOAP(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5000~6000U/m2,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5天;长春新碱1mg/m2,静脉滴注,第1天;阿糖胞苷100mg,每日1次,共5天;强的松45mg,每日1次,共5天,1周期21天)方案治疗3-8周期。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转,完全缓解率为86.1%,高于对照组(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化疗联合治疗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近期疗效较好。

  • 标签: 淋巴瘤 NK/T细胞 放射疗法 淋巴瘤 NK/T细胞/化学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骨髓侵犯病例资料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细胞学工作者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骨髓侵犯的进一步认识;虽然近年来随着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但是骨髓形态学仍然不失为确定恶性淋巴患者骨髓累及的主要手段。

  • 标签: 骨髓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淋巴的超声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 标签: 肝脏 淋巴瘤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恶性淋巴患者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体温超过38.5℃时给予头枕冰袋等物理降温,慎用乙醇擦浴,以防加重皮下出血。做好保护性隔离在患者接受化疗后,且骨髓受到抑制期间应减少探视人员,减少活动,尤其是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活动,并戴口罩。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音变化、动脉血气分析,痰液的量、颜色及患者的神志变化。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肺淋巴的CT特征。方法搜集了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淋巴7例,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CT平扫表现为肺的单发肿块3例,多发结节3例,多发片状影l例,5例出现充气支气管征,周围间质浸润4例,4例行增强扫描,病灶增强明显,。结论原发性肺淋巴CT表现缺乏特征性误诊率极高,结合临床表现、影像表现、治疗情况,综合分析,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提高早期诊断率。必要时应积极行穿刺病理明确诊断。

  • 标签: 原发性 肺淋巴瘤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ALK+间变大细胞淋巴(ALCL)的认识,总结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5例ALK+间变大细胞淋巴(ALCL)的病史、免疫组化等特征,复习相关文献。结论ALK+间变大细胞淋巴多以外周淋巴结肿大及高热等起病,有其独特的发病机制、免疫组化表型,临床误诊率高,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手段。国内外报道预后有较大差异。

  • 标签: ALK+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总结12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预后情况。结果12例中女7例,男5例,平均年龄60岁,平均病程11个月;8例甲状腺蛋白抗体和(或)微粒体抗体升高;病理证实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MALT型)3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伴大细胞转化型(MALT伴大细胞转化型)4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DLBCL型)5例,10例伴有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或桥本氏甲状腺炎;ⅠE期5例,ⅡE期2例,ⅢE1例,ⅣE期4例。1例行手术切取活检术,11例行甲状腺腺体切除术,2例同时行气管造口术;10例术后明确行CHOP方案化疗等治疗。12例平均随诊31个月,1例ⅢEDLBCL型、1例ⅣEMALT伴大细胞转化型死亡,10例平均存活36个月。结论对于老年、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例,应积极处理其迅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肿大的情况;对于原发性甲状腺淋巴,手术主要起明确诊断的作用,放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MALT型、Ⅰ~Ⅱ期病例预后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淋巴检查中PETCT临床应用及表现。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PET/CT能判断胸、颈、腹、盆淋巴结肿大,能正确地反映病变部位和范围。PET/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呈放射性核素的摄取,并可直接显示大小、范围、形态、密度及推挤侵犯周围脏器的影像。

  • 标签: 淋巴瘤 检查 PET CT 应用 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的病理特点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观察和分析3例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的大体形态、冷冻切片方法及病理组织学形态特征,并结合文献总结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结果患者多见于老年男性,镜下改变为睾丸间质中大量形态较一致的淋巴细胞浸润,可有多型性及坏死。结论睾丸的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是一种少见疾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需结合临床、免疫组化进行诊断,预后较差。

  • 标签: 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的CT、MRI影像特征。方法对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的CT、MRI影像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9例患者单发肿瘤23例,多发6例,共检出39个病灶,肿瘤常位于脑表面或中线附近。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影,边界较清。MRIT1呈等信号,T2呈等或高信号。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部分病灶可见囊变,钙化少见。有2例患者胼胝体受累。结论原发性颅内淋巴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与其他颅内病变有重叠及类似之处,认真分析其特点,可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脑肿瘤 原发性 淋巴瘤 非霍奇金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腮腺腺淋巴的声像图特点,旨在提高其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经手术和病理实验证实的38例腮腺腺淋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声像图特点。结果38例患者共发现51个病灶。内部回声类型A型7个,占13.73%,病灶呈现均匀低回声,无明显分隔;B型16个,占31.37%,病灶呈现低回声,被线状强回声分隔为“细网格状”。C型28个,占54.9%,病灶呈现混合回声,“粗网格状”结构伴有较大的囊腔。后方回声4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9例无变化。血流分级0级7个,占13.73%;Ⅰ级18个,占35.29%;Ⅱ级15个,占29.41%;Ⅲ级11个,占21.57%。结论腮腺腺淋巴声像图表现主要基于其病理特点,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可以进一步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腮腺腺淋巴瘤 超声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的预后因素和治疗。方法对28例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均有病理诊断滤泡性淋巴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15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8例。ⅠE20例,ⅡE8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行放疗20例,全身化疗21例,其中手术+放疗+化疗15例、手术+放疗5例、手术+化疗6例、单纯手术2例。结果全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9%、85.7%、71.4%、60.7%。5、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7.9%和53.6%。综合治疗组与单纯手术比较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0.04;不同临床分期组间比较病死率有显著差异,P=0.002;不同病理类型或恶性程度病死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38;不同侵犯范围病死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肿瘤是否局限于甲状腺、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原发甲状腺淋巴的重要预后因素,病理为中高度恶性成分者及临床分期较晚者应接受手术+放化疗的综合治疗。

  • 标签: 淋巴瘤 非霍奇金 淋巴瘤 甲状腺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 简介:摘要非霍奇金淋巴(non-Hodgkinlymphoma,NHL)血液系统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起源于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由于病理形态复杂多样,具有很多种不同的分型。按照疾病分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是目前非霍奇金淋巴治疗的共识,由于变后的局部淋巴细胞极易循环至全身,化疗方案的实施虽然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仍有部分对化疗方案不敏感或者不能耐受的病例。本患者多程化疗后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更换方案后,此次第6次入院行3周期DICE方案(奥沙利铂+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足叶乙甙+美司钠)方案化疗,临床药师对化疗中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实施个体化用药监护。由于该病例较为典型(NHL伴高血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启示。

  • 标签: 临床药师 非霍奇金淋巴瘤 药学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