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基层女性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西横县县、乡(镇)、村女性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SCL-90总均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因子分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因子均低于常模(P〈0.05)。不同级别单位、职称、学历、岗位、年龄、工作年限人员各项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县级人员因子分高于乡、村级人员,初、中级职称人员各项因子分高于高级职称人员,护理岗位人员高于其他岗位人群,不同学历、年龄、工作年限人员因子分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县乡村三级女性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但不同级别单位、职称、学历、岗位、年龄、工作年限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存在差异,其中以县级女性医务人员及40岁以下医务人员出现阳性症状危险性较高,卫计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关注农村地区女性医务人员心理健康。

  • 标签: 心理健康 女性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口腔科是一个高危科室,患者就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且绝大部分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一般情况下患者未做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血液性传染病的筛查。职业感染传染病的病毒和细菌主要包括血液传播的病菌HBV、HIV、HCV。而医护人员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接触一些有害气体、液体,因此我们应善于识别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 标签: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从培养优质医务人员的角度出发,阐述提高医务人员职业角色道德的重要性,剖析职业角色道德的作用与优质医务人才培养两者间的关系,提出培养优质医务人才的对策。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角色道德 优质医务人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工作人员手部的微生物感染情况以及消毒对于污染的控制影响。方法143例医务工作者,对消毒之前各医务工作者手部微生物污染情况监测以及对消毒前后微生物杀除率进行观察。结果各职业的手部污染率均为100%,污染率无差异。而在微生物量方面,护士的微生物量最大,其次依次为护理员、收款员、检验人员和医生;医生与检验人员的微生物杀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士、护理员和收款员的微生物杀除率要显著低于医生和检验人员的微生物杀除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地洗手及消毒是控制手部污染及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医务工作人员 微生物监测
  • 简介: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本研究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医疗机构和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职业现状进行调查,从杭州发展实际以了解医务人员对职业环境、职业感受、职业成长等方面的内心需求,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杭州市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医疗国际化,职业规划管理等关心关爱医务人员方面制定相关政策。

  • 标签: 杭州市 医务人员 现状 调查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产生原因,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发生的手术室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120例,分析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相关信息,比较使用干预措施前后的效果。结果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部位主要为手部(91.23%),暴露环节主要为手术缝合(54.39%);职业医生发生率最高,工作时间越短越发生率越高,乙型肝炎病毒为73.68%,干预后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以及职业暴露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职医务工作人员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自制的艾滋病防治以及职业暴露知识问卷调查表对所选医务人员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详细统计本次调查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优良率为94.67%,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2.86%。。结论医院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以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相关培训,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检查机制,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艾滋病防护意识以及职业暴露后的应计处理能力,降低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风险,从而确保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艾滋病防护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 简介:目的:探讨电离辐射知识宣传培训干预对基层医务人员电离辐射知识认知的影响。方法:选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西安市地区10个乡镇卫生院基层医务人员共计181人进行电离辐射知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知识、临床应用、日常防护、辐射危害和紧急处理5部分,选用Likert3级评分法进行评分;对医务人员进行电离辐射防护知识培训;干预措施后进行二次问卷调查及评分,对比培训前后问卷调查评分情况。结果:培训干预前,基层医务人员电离辐射知识整体认知水平状态平均分为(28.09±13.17)分;培训干预后,平均分提高至(49.79±10.35)分,宣传培训干预前后电离辐射知识整体认知51~60分、41~51分和36分及格以上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795;P〈0.05)。宣传培训干预后临床应用和基本知识得分略有提升,但无显著差异;日常防护、辐射危害和紧急处理得分分别提升至(11.39±0.35)分、(10.62±0.78)分和(8.65±1.22)分,宣传培训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t=1.87,t=1.56;P〈0.05)。结论:电离辐射防护知识宣传培训等认知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电离辐射防护意识,对提高日常防护意识及行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电离辐射 辐射防护 医务人员 干预研究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都市各级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成都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岗位胜任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成都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岗位胜任能力重要项目评定按均数±标准差排序,评定结果平均在4.00-4.46分,表现为大部分达到,评为优秀。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成都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同学历,不同医院等级和不同工作年限,医务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定制合理的医务人员培养模式和严格的任职资格准入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务人员 岗位胜任力 成都
  • 简介:目的调查器官移植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现状。方法2017年1—6月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法,使用统一的WHO手卫生观察表格,每周一次对某院器官移植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37名医务人员,共观察应执行手卫生次数380次,实际执行次数86次,手卫生依从率22.63%,正确率53.49%。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3,P=0.80)。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1,P=0.038);医生手卫生正确率最高为88.89%,护工最低为0。在不同职称的医务人员中,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手卫生正确率最高,为100%。不同指征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82,P=0.005);接触血液、体液后的手卫生依从率最高为27.27%,无菌操作前的依从率最低为9.91%。不同指征手卫生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50,P=0.128)。不同时间段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揉搓时间不足(19次,占47.50%)及揉搓方法不对(21次,占52.50%)。结论器官移植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均存在较大差异,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采取相应的有效干预措施。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隐蔽式 现场观察 器官移植 医务人员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预防锐器伤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预防锐器伤执行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梳理,原因解析,要因圈选及真因验证,遵循PDCA流程,依据“5W1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感染科医务人员预防锐器伤执行率由活动前的641%上升为92.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发现并解决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预防锐器伤执行率,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品管圈 锐器伤 执行率
  • 简介:目的评价电子问卷在调查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情况量表时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电子版数据采用电子问卷智能手机版,于2017年从四川省9个乡镇卫生院220名医务人员中收集。用克伦巴哈系数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混合效应模型校正人口学变量后,计算问卷条目内相关系数即内部一致性信度;用Amos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评价其结构效度。再将以上结果与纸质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结果电子问卷测量基本工作各量表的克伦巴哈系数在0.748-0.942之间,纸质问卷的克伦巴哈系数在0.695-0.924之间。前者大部分条目的因子负荷高于后者,且2/3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数前者优于后者。结论电子问卷在医务人员基本工作情况的测量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且在整体上优于纸质问卷。

  • 标签: 电子问卷 纸质问卷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 基本工作情况 信度 效度
  • 简介:目的分析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调配危害药品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影响.方法:选取普通病房与PIVAS环境下调配危险药品的患者分别为对照组(n=73)和研究组(n=75),再选取2种环境下的医务人员分别为参照组(n=69)和观察组(n=38),调查和分析不同环境下调配危险药品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明显增多(P〈0.05).结论:PIVAS调配危害药品提高了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同时需对调配危害药物的医务人员实施职业防护.

  • 标签: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危害药品 安全性
  • 简介: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的真实情况,为改进手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某院2016年度实行手卫生绩效考核,同时邀请第三方(外院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4次匿名调查,并比较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结果第三方调查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60.68%,其中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2.72%、6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点科室(各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的手卫生依从率(87.44%)高于外科科室(64.71%)和内科科室(53.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以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手卫生依从率较低(分别为53.59%、58.07%、43.97%)。结论第三方手卫生调查能有效降低手卫生观察过程中的霍桑效应。手卫生绩效考核有助于改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手卫生 第三方 医务人员 依从性 依从率
  • 简介:摘要学生的身体健康是成长的大事,学校医务室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而且是校园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医务室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坚持预防为主,努力做好防病治病工作。认真学习和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上级关于学校卫生工作的指示,配合学校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 标签: 护理 健康知识传播 学校师生 能力要求和职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档案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掌握现代档案工作规范化、现代化及不断创新等新特点,尽快适应新要求。加强学习,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档案管理专业应用能力,成为合格的现代医院的档案工作者。

  • 标签: 医院 档案管理 综合素质 学习提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校医务室健康宣教对学生的认知行为及预防流感的影响。方法按照我校医务室是否在流感季开展学生健康宣教,将我校2016届及2017届学生分为两组,2016届学生在流感季未开展健康宣教,2017届学生在流感季开展了健康宣教,比较两届学生的认知行为评分和流感发生率。结果2017届学生相比2016届学生的认知行为问卷评分更高,而流感发生率则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医务室开展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学生流感疾病知识知晓率和自我防控能力,从而有效降低流感季的学生流感发生率。

  • 标签: 校医务室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岗位意向的调查,掌握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了解护士最想去和最不愿去的科室,为满足临床需要、全面定编定员定岗、修订绩效考核寻求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护理人员岗位意向调查表”,对我院21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在最希望去的科室中,选择门诊的护士最多,高达31%,其次是手术室、妇科等;ICU是护士最不愿去的科室,占30%。结论护理管理者通过了解护士的真实想法,加强重点科室(最不愿去的科室)护士的配置和绩效,稳定了护士队伍,更好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的满意度,从而最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岗位意向 调查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