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某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该传染病医院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信息,分析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环节、方式等情况。结果4年共发生49例HIV职业暴露,其中护士37例,医生7例,医技人员4例,保洁员1例;职业暴露人员中工龄≤5年者占75.51%。暴露方式以手术中器械、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针头等造成的锐器伤为主(36例,占73.47%);暴露环节以注射穿刺及有创术中操作为主(28例,57.14%);职业暴露中手术室发生22例(44.90%)、病房17例(34.69%)、检验科4例、产房3例、急诊2例、消毒供应中心1例。发生职业暴露后无1例感染HIV病毒。结论护士为HIV职业暴露的高发群体,针刺伤为暴露的主要方式。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HIV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技术档案是医务工作者业务技术的一种综合性展现,传统的技术档案管理逐渐向着信息化网络化转变,从以往的纸质档案转变为信息化档案,这也间接的展现了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模式,实现了质量优化的信息化的管理,对医院的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创新以及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对此,本文详细分析医务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的看法。

  • 标签: 医务人员 技术档案管理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医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为医疗卫生事业长远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人们对于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当前医患纠纷紧张的背景下,医务人员除了承担心理上的打击,还包括身体上的侵害,在无形中威胁着广大医务人员的切身权益和身体健康。故此,为了能够维护广大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应该着重提升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够更好的应对各项工作开展需要。本文就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提升方式进行分析,从多种角度展开分析,提出合理改善措施。

  • 标签: 医务人员 自我保护意识 专业能力 提升方式
  • 简介:目的通过在门诊输液室开展患者参与促进医务人员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活动,获取手卫生的真实数据,为进一步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该活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感控工作间手机APP,对门诊输液室护士进行四个阶段的手卫生依从性观察。第一阶段无任何干预,第二阶段进行手卫生知识宣教,第三阶段模拟患者参与,第四阶段患者真实参与。并自制《患者参与促进医务人员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意愿调查表》对患者和门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门诊输液室护士四阶段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21.43%、44.27%、61.48%、82.88%,四阶段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5,P<0.01);四阶段的手卫生正确率分别为44.44%、74.14%、81.33%、81.82%,四阶段的手卫生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0,P<0.01)。结论患者参与手卫生模式可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此方法简单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患者参与 医务人员
  • 简介:目的了解重庆市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手卫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4—6月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观察及手表面采样的方法,对24所市级医院的111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所有被调查科室均设置有专门的洗手设施,且被调查者均采用流水洗手的方式进行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使用消毒剂的比例(82名,73.87%)高于采用六步洗手(42名,37.84%);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为99.10%(110名),高于接触患者后的89.19%(99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23、9.88,均P<0.01)。诊疗活动中手卫生前手最大菌落总数为475CFU/cm^2,手卫生后手最大菌落总数为85CFU/cm^2,洗手后手菌落计数低于洗手前(P<0.01)。年龄、性别、科室和职业是影响手卫生的重要因素。洗手前,护士手卫生合格率高于护士,女性、护士以及I类环境中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分别低于男性、护士以及其他类型环境,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洗手后各组手卫生合格率均有提高,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均有减少。结论重庆市市级医院洗手设施配置和手卫生效果均较好,但≥35岁年龄组、男性、III和IV类环境科室的医务人员,以及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菌落总数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针刺伤现状,分析其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全员医务人员进行现况调查,收集有关污染锐器处理情况、针刺伤发生率、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针刺伤意外后的处理及心理反应。结果护士、医生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群体,大部分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认识不足。结论临床医务人员中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污染锐器处理不安全。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方面减低医护人员针刺伤,保障职业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医务人员预防医学管理相关知识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本院自2014年1月开始将预防医学管理应用于临床工作中,选取2014年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入院的病患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入院的病患1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中医务人员预防医学相关知识掌握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94.38%)中医务人员预防医学相关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88%),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且组间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在临床工作中,增强医务人员预防医学管理,可有效提高院内感染控制率,临床实践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预防医学 医院感染 控制效果
  • 简介:目的为了解某市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手机使用及其表面带菌状况,探讨手机使用行为和带菌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4—6月对某市24所市级医院中111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及手机表面采样。结果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111份,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00%。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2.00±9.03)岁,以女性和护士为主。调查对象中95.50%使用触屏手机,24.32%的医务人员诊疗时有使用手机的现象,65.77%的医务人员每天手机使用时间>2h,93.69%对手机进行过清洁消毒。98.20%医务人员认为手机表面存在病原微生物。共采集111份手机表面样本,合格率80.18%,污染率95.50%,平均菌落数为2.90CFU/cm2,最大细菌含量为111.60CFU/cm2。44份手机样本表面共检出18种55株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年龄、性别、职业是手机使用行为和对手机认知态度的影响因素。性别、职业、手机使用持续时间的手机表面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性别、职业、手机使用持续时间、是否使用手机壳/套的手机表面细菌染菌量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机表面存在的潜在致病菌可能会通过医务人员诊疗过程中使用手机的行为引发医院感染。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机 污染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职业暴露发生的特点,针对薄弱环节制定防控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140例次职业暴露的类型、原因以及暴露源、处置随访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暴露者中护士居多,占40.72%;其中暴露类型以锐器伤为主,占84.29%。发生暴露的主要原因在于操作者本人未能执行标准操作流程,暴露源病原体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最多见(41.45%),暴露者能正确处置者占94.29%。结论了解职业暴露特点和薄弱环节的管理,有利于制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措施。

  • 标签: 职业暴露 锐器伤 血源性传播疾病 职业防护 随访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是社会特殊群体,在整个社会稳定中扮演着非常关键作用,特别是当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全面开展医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必要。文中从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分析入手,研究了当前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新形势下做好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标签: 新形势 医务人员 思想政治 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染病医院医护人员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根源与采取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调查及整理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1月提交院感科的有关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基本信息,对医护人员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结果本研究中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14人,其中,针刺伤11例(78.6%)、肌肤暴露2人(14.3%)、黏膜暴露1人(7.1%)。对14人进行全程跟踪预防,职业暴露没有一人感染。结论医护人员出现职业暴露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同时,在传染病医院出现职业暴露,将更容易出现血源性病症,由此,预防显得尤为关键。

  • 标签: 传染病医院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血源性 原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调查结果情况。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所有人员进行调查问卷。结果(3.19±0.59)分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得分,满意度最低的项目为收入待遇低,为(2.67±0.85)分。且离职意向与工作满意度方面的关系为负相关关系。结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不容乐观,且医务人员离职意向受工作满意度的影响,需积极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尤其是在薪酬与福利方面应加大改善力度。

  • 标签: 医务人员 工作满意度 离职意向
  • 简介: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模式,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运用FOCUS-PDCA程序管理方法研究我院手卫生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督促落实情况。分析比较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结果实施FOCUS-PDCA管理方法后,手卫生依从率从干预前的31.7%提升至69.9%,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不同科室、不同类别专业人员及不同手卫生指征的手卫生依从率均有提高,ICU科手卫生依从率提高效果最明显,从干预前的43.3%提升至干预后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技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提升最为明显,从干预前的7.3%提升至干预后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卫生指征中直接接触患者前提升最明显,从干预前的20.75%提升至干预后的5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CUS-PDCA程序管理方法对提高手卫生依从率效果明显,可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FOCUS-PDCA管理 手卫生 依从率 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着重讨论在医改的大背景下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医院党务部门对志愿者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志愿者在改善医疗服务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粘合剂与桥梁作用;在医疗服务转型期,积极开展志愿者在医院活动,带好青年队伍,发挥青年志愿者的青春奉献精神,打造志愿者服务品牌,推动着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 标签: 活动保障 医院志愿服务 实践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历年来收押人员健康体检工作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索提高收押人员体检安全质量、降低体检安全风险的思路对策。方法总结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375名收押人员健康体检的工作实践经验,反映收押人员健康体检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结合国家公安系统对收押人员体检的要求,提出收押体检应干预的管理问题和整改措施。结果进一步了解收押人员健康体检工作的必要性,为今后开展收押人员健康体检工作的安全管理提出借鉴。结论沐川县人民医院体检科努力提高各类指令性政治任务体检,提高了收监人员体检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力地保障了收监人员体检的安全。

  • 标签: 收押人员 健康体检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PC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局部晚期鳞NSCLC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接受PC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DC方案联合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部分缓解19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1例,对照组分别17例、6例、2例,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5、0.230、1.030、2.045,均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发生、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72.0%、32.0%,对照组分别为92%、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9、26.787,均P〈0.05)。结论PC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与DC方案联合放疗相当,但是前者的安全性更好。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多西他赛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笔者着重分析了医务人员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阐述了加强医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思路,着重介绍了嘉兴市中医医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做法。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就医的获得感。

  • 标签: 医务工作者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方法
  • 简介:在咨询工作中,需行人流术的咨询者大多对手术并不怎么在乎。然而,也会有些熟人来找我,希望介绍一个“高级大夫”来做。其实,多数情况下(特殊情况例外),并无此必要。无论从我个人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还是来自国际上的临床资料,都显示了常年在人流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即使并无硕士、博士学位)完全能胜任人流手术,不必非要请“大医生”来做。下面,这篇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系统综述(摘要),便以科学数据说明了这一点。

  • 标签: 医技人员 早孕人流 世界卫生组织 人流手术 数据说明 咨询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剂人员在临床合理用药知识的研究,在现有经济体制下,医学模式发生了较大转变,从临床合理用药的概念、意义、药剂人员的作用等各方法进行论述,结果表明在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有临床药剂人员的参与,可在和患者沟通时增加对药师工作的认知度和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为临床提供全程药学技术服务,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药剂人员 临床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