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中医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行为现状及影响手卫生执行的相关因素,为做好手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医院196名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度高,但实际手卫生执行较差,主要影响因素有洗手设施不健全、工作忙、应用手套及担心手消毒剂对皮肤有刺激等。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情况与行为不符,建议采取知信行模式,进行有效干预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认知度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且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血液性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分析有效、科学管理预防控制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月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52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所有数据。结果数据显示,52名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科室主要为手术科室,占65.38%,护士在职业暴露人员具有最高发生率,大约是69.23%,医生为26.92%,保洁人员3.85%,乙肝、梅毒、HIV、丙肝、不明暴露源占据职业暴露发生的前三位原因,分别占51.92%、15.38%、3.84、3.84%和1.92%,锐器伤是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方式。结论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的关键就是培训医务人员有关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提升医务人员防护意识。

  • 标签: 血源性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在这个基础上了解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暴露源因子、暴露高危场所等,在这个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护对策,有效控制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选2015年3月—2017年12月间我院输血科医务人员98名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医务人员的暴露级别、暴露场所、暴露物品、暴露来源、职别、年龄、性别、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进修生、实习生、保洁人员、技师、护士、医生分别占4.1%、16.3%、2.0%、6.1%、51.0%、20.4%;男生和女生分别占20.4%、79.6%;工作年龄0~5年、6~10年、11~15年、>15年的分别占46.9%、32.7%、18.4%、2.0%;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为主要的暴露污染源,分别占据10.2%、8.2%、46.9%、8.2%。结论加强自身防护、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是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调查分析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围绝经期伴发焦虑抑郁的干预。方法选择围绝经期伴发焦虑抑郁妇女100例,年龄40~55岁女性医务人员,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个案管理优势模式干预,建立个案管理档案,进行个案优势评估,目标制定和实施,采用心理交流平台,心理应激支持系统;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结果两组干预前SAS、SDS得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干预后有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焦虑症状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生活质量,采用个案管理优势模式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围绝经期 医务人员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选取3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每组各有15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吉替尼靶向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为80.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替尼靶向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空勤人员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这一创伤性检查诊断手段,来提高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的重要客观依据,以保障空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飞行安全。方法以38名男性飞行机组人员为调查对象,按40岁分成二组,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胸透、血糖、血脂、肝功能等全套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从数据上看,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明显上升。

  • 标签: 空勤人员 动态心电图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过程中,运用吉替尼药品,结合运用健康教育,探究这一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吉替尼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一百例,将这一百位肺癌患者分为普通组和健康教育组。每个小组各五十位患者,普通治疗小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而健康教育小组的肺癌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有护理人员做到跟踪访谈,随时控制患者的病症发生,记录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评价,并根据两组患者的评分做出表格总结。结果普通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百分之八十,而健康教育小组组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结论根据以上两组数据可知,把健康教育运用到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结合使用吉替尼药品,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以让患者和家属满意,对患者治疗的进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病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骨质疏松患者人数逐渐增加,导致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也逐年增加,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及手术两类,针对手术疗法的时机一直存在分歧,为减少治疗失败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极其重要。本文对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进行阐述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非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吉替尼与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方法收集我院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吉替尼组(接受吉替尼治疗)和厄洛替尼组(接受厄洛替尼治疗)。对比吉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治疗后6月临床缓解情况;吉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吉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治疗后6月临床缓解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吉替尼组药物服用中出现2例消化道反应,1例头晕;厄洛替尼组出现1例呼吸困难、1例咳嗽和1例发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临床缓解率高,用药可能会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

  • 标签: 二线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EGFR-TKI
  • 简介:摘要放射诊断护理人员是直接面对患者的一线医务人员,需要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外还要掌握放射科专科技能,而且还是医院非常重要的对外窗口。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层和患者的关注。我们需要通过严格的技能培训、精细的质量管理、不断的流程改进来打造适应新时代的放射护理团队。

  • 标签: 放射科 护理 培训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劳动派遣人员薪酬满意度调查情况。方法通过2016年劳动派遣人员薪酬满意度调查,提出改进建议。结果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劳动派遣人员薪酬综合满意度为55.35%。其中工资发放及时性满意度最高为61.42%,对工资福利满意度最低为48.38%。结论劳动派遣人员薪酬满意度较低,建议建立薪酬标准长效增长机制、拓宽劳动派遣人员发展空间、建立劳动派遣人员分流机制、加强劳动派遣人员管理,以提高劳动派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院前急救队伍。

  • 标签: 劳动派遣人员 满意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体检人群的骨密度结果和规律来探讨影响骨密度的因素。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对596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跟骨测定,对自动分析的骨密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检人群中,骨密度正常者的比例为41.8%,骨密度异常的比例为58.2%。男性体检者骨密度异常的比例低于女性,女性体检者的骨质疏松比例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50岁以后的体检者骨密度异常比例高于小于50岁的体检者(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体检人员的骨密度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女性的骨密度异常发生比例显著高于男性。

  • 标签: 骨密度 超声骨密度仪 体检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模式分析与探索。方法研究对象共有300名,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到本院接受体检的流动人员中选出的,医务人员需对其进行体检,并将体检结果进行详细记录。结果此次研究共发放了300张调查问卷,回收300份,问卷有效率达100%。通过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做出相关分析后,发现大多数研究对象所在企业均具有粉尘类、化学类以及物理类等危害因素。而在职业病危害申报和是否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上来看,大多数研究对象所在企业都有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且研究对象大多均由接受企业的职业健康检查。结论为了能够切实落实我国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完善监护模式,可以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对当地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的监护工作,加强流动人员职员对自身的职业健康监护意识以及完善当地职业健康监护机构。

  • 标签: 流动人员 职业健康 监护模式 分析 探索
  • 简介:摘要现阶段盲人按摩从业人员数量,据不完全统计有12万。但是盲人按摩工作者健康状况普遍欠佳,这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在阐述盲人按摩从业人员健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为解决盲人健康问题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促使盲人能够运用自身的技能更好为他人提供优质服务。

  • 标签: 盲人按摩 健康现状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司酮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我院126例10~14周采用米司酮终止妊娠的临床案例。结果120例顺利实现终止妊娠的目标,流产率为96%,出血量平均63ml,未见感染、休克、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的症状,其中持续低热达1~2天的3例,在3~5天左右自行缓解。结论米司酮在终止妊娠方面的临床效果较好,产生不良反应的数量较少,在疗效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 标签: 米非司酮 妊娠 早期妊娠
  • 简介:摘要有很多的生产岗位都存在一定的粉尘危害,包括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等,这些粉尘对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都会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对于存在粉尘污染的工作岗位,对新进人员、在岗人员、转岗人员以及离岗人员都要加强健康检查,防止他们出现较为严重的职业性粉尘污染疾病。本文主要分析了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可能对作业人员产生的伤害,以及对他们进行健康监护的措施和达到的效果,希望每个企业都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加强对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标签: 有机粉尘 无机粉尘 作业人员 职业健康 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引起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因素,并提出有效防护策略。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12年—2016年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结果我院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现状不容乐观,抽血注射等操作正确防护率2.4%,接触患者前洗手为64.7%,正确洗手率17.7%,单手回套针帽40.0%,用工具分离针头29.4%,接触污物时未戴手套94.1%,护士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正确92.9%。结论应积极实施职业安全防护策略,以此来预防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降低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源性职业暴露 护理人员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卫生应急工作因其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已成为卫生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旦公共卫生出现了突发情况,迅速控制事件的发展,尽量降低其危害,有序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来支持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但因各地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对于负责卫生应急管理人员的系统化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卫生应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基层医疗单位尤甚,一旦发生卫生突发事件,往往无法高效合理应对。而且在应对卫生应急事件时,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高,个人防护风险大。因此,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培养,对高效规范有序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卫生应急管理 综合素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诊护理人员面临的工作压力,总结解决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的急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我院急诊护理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可通过优化环境,提高社会支持,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等措施来减轻工作压力。

  • 标签: 急诊 护理人员 压力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瘢痕子宫与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0例为瘢痕子宫产妇(设立为对照组),50例为瘢痕子宫(设立为观察组),两组产妇均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对其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与产后恢复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要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瘢痕子宫产妇,瘢痕子宫产妇需要承担更大的剖宫产风险,瘢痕子宫产妇分娩时,需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分娩方式,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发生率。

  • 标签: 瘢痕子宫 非瘢痕子宫 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