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硅胶管插入泪小管断裂吻合的特点,探讨采用单泪道外环路硅胶管插入泪小管吻合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40只眼)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对其采取直视下行泪小管吻合中将带球形探针的硅胶管插入下泪道作为泪小管支撑物,一端从鼻腔引出,鼻外打结固定。结果拔管后随访观察平均3.5个月(1个月~1年),治愈39例,无眼睑畸形愈合,冲洗泪道通畅;好转1例,下泪小点外翻,冲洗泪道通畅;无泪小点豁开。结论单泪道外环路硅胶管插入泪小管吻合操作难度不大,不用在显微镜下操作,步骤简单,固定容易,不脱管,吻合、对位效果好,因上泪小管不插管,自然开放,术后眼溢泪不明显,可于门诊治疗,经济实惠,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下泪小管断裂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硅胶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泪囊炎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瓣鼻腔泪囊吻合,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治疗急性泪囊炎效果显著,具有术后恢复快、无明显创伤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鼻腔泪囊吻合术 急性泪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5)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25)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为36.41±5.76分,对照组为43.57±6.88分,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40.83±4.12分,对照组为49.18±4.62分,P<0.05;观察组患者吻合口愈合时间为12.18±2.63d,对照组患者为18.47±3.81d,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颈部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颈部吻合口瘘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食管反流病(GERD)的食管外症状的临床特点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9例GERD食管外症状患者。将其临床表现及PPI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ERD食管外症状以心绞痛、慢性咽炎、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较为常见,临床误诊率高,PPI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临床上以食管外症状就诊于各有关专科患者经相应的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时,应考虑存在GERD的可能,应及时行胃镜检查和PPI治疗。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外症状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食管反流病(GERD)的食管外症状的临床特点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9例GERD食管外症状患者。将其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及PPI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ERD食管外症状以心绞痛、慢性咽炎、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较为常见,临床误诊率高,PPI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临床上以食管外症状就诊于各有关专科患者经相应的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时,应考虑存在GERD的可能,应及时行胃镜检查和PPI治疗。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外症状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下段食管癌术后的患者进行吻合口瘘的观察,探讨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5年10月份至11月份的中下段食管癌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15例患者资料,对其采取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治疗工作,1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为使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得以康复,应及早进行观察,并开展有效的护理工作。

  • 标签: 食管癌 吻合口瘘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对消化内科门诊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和用药方法。方法此次研究和治疗的78例患者,都是我院门诊所收治。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治疗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反流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具有完全缓解率高和缓解快等特点。

  • 标签: 消化内科 胃食管反流病 莫沙必利 艾司西酞普兰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消化内科门诊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以及结果的分析研究。方法将从2012年7月到2015年7月这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治疗组(51例)和使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的对照组(51例),对这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的84.31%,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反流病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要比使用雷尼替丁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可以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消化内科 胃食管反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小切口食管癌根治与传统切口食管癌根治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并发症区别。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小切口组与传统组,各43例。小切口组患者采用肩胛下角后外侧小切口入路,传统组采用第5肋间前侧常规切口入路。切除癌变食管,清扫淋巴结并术后引流。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小切口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及上肢恢复功能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小切口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1.63%低于传统组46.5%(P<0.01)。结论采用小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有助于减少中损伤,加快术后恢复,同时减少中对肺组织及喉返神经损伤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 胸段食管癌 喉返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牙冠颈部断裂的断牙再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3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23例前牙冠颈部折断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涉及到断牙25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前牙冠颈部折断的断牙再接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的随访时间均在四年以上,共涉及到25颗断牙,其中有2颗断牙出现牙冠变色,1颗断牙的冠松动脱落,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临床上对于牙冠颈部断折的患者,为患者根据其折断的相关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采用断牙再接进行治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恢复,确保患者断牙再生,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前牙冠 颈部折断 断牙再接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消化内科门诊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食管反流病患者,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雷尼替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应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其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并且对于所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反流病患者选用奥美拉唑治疗,不但能够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有效率提升,并且还能够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减轻,因而这种方法在实际的临床上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消化内科 胃食管 反流病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根治中应用改良Ivor-Lewis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食管癌中下段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n=33)和观察组(给予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根治,n=33),观察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其中淋巴结清扫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治疗食管癌,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于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改良Ivor-Lewis术 食管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血压治疗中运用中医利水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医利水法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高血压患者中医利水法治疗,能够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控制,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中医利水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食管反流病处在以呼吸道为主状态时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对在我院诊治的42例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了胃镜的筛查,并对24小时以内试管内的PH值和胆汁量进行监测,同时还要给患者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这种方式坚持的时间为4周,整个疗程就在结束之后应该对内径和24销售奇偶内管内的PH值和其胆汁进行严格的监测,对胃酸和胆汁反流在食管反流病的发病原理进行探究,同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予以联合用药,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结果本研究中的42例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反流现象,同时这种反流现象主要体现在酸反流方面,混合反流患者食管炎分级和呼吸道症状在经过了联合用药治疗之后,胃镜食管炎症明显有了减轻和消失的情况,食道内的PH值处于正常的状态。结论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和反流情况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胃酸和胆汁在这类疾病当中有非常好的控制作用,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其PH值进行详细的诊断,对没有条件进行上述检查的患者要实行实验性诊断治疗,这样也可以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内镜检查 呼吸道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46例临床观察。方法对照组患者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78%,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非糜烂性试管反流病具有效果理想、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中医辨证 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与外剥内扎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重度痔疮患者进行研究,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行外剥内扎治,观察组56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度痔疮患者实施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治疗效果显著,且可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外剥内扎术 重度痔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加外痔切除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度混合痔患者38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外剥内扎治疗,观察组实施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加外置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4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加外痔切除能够有效治疗重度混合痔患者,提高治疗治疗效果,临床中应广泛使用。

  • 标签: 吻合器痔 上黏膜环切术 外痔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在术后产生的疼痛和管反流等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入院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等分为接受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68例和接受普通护理的对照组患者68例。观察并且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所反映出的疼痛情况以及食管反流的发生几率。结果按照VAS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在术后6h、24h、48h、72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和比较,可见实验组患者在以上4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术后的食管反流次数和严重程度进行统计和评分,可见实验组在食管反流次数和严重程度的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且降低术后的食管反流次数和严重程度,有效的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促进其痊愈,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 标签: 食道癌 术时候疼痛 胃食管反流 VA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