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房颤合并房室阻滞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1例房颤合并房室阻滞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 90例房颤未合并房室阻滞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房颤时平均心室率及最快心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逸搏及长 RR间期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房颤合并房室阻滞诊断灵敏性高,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房颤 房室阻滞 动态心电图 灵敏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 椎旁神经阻滞与竖脊肌阻滞在胸科手术中 的 应用 效果 。 方法: 使用区组随机化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进行胸科手术的患者共 36 人,并以奇偶数法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 椎旁神经阻滞复合 竖脊肌阻滞 ,对照组应用 椎旁神经阻滞,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旁神经阻滞复合 竖脊肌阻滞 应用与胸科手术中,可获得患者更高的满意度,满足患者对于镇痛的需求,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椎旁神经阻滞 竖脊肌阻滞 胸科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神经刺激仪定位 单独应用以及联合 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60 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 30 例。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痛觉阻滞效应、运动阻滞程度、不良反应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神经刺激仪同时联合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更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肺癌根治术中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 8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观察组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术后 6、 12小时 VA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 p>0.05)。观察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缩短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肺癌 根治术治疗 硬膜外阻滞 全麻 联合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针对胫骨骨折患者采取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治疗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研究时间跨度是2019年9月-2020年9月,研究对象选自我院的胫骨骨折患者,患者总数量是100例,依据患者所用治疗方式不同来分组,采取静脉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骨折患者在临床中运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获取优异的麻醉效果。

  • 标签: 胫骨骨折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诊断价值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 期间 45 例 完全左束支阻滞 患者 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肌酶学诊断, 察并分析所有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完全左束支阻滞患者的心电图无 S 波与 Q 波, QRS 波群的 R 波宽阔且粗钝, ST 段向下倾斜或者呈水平趋势。结果: 45 例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 均接受心肌酶学诊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有 9 例,心电图诊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有 8 例,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05。 8 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有 3 例, 下壁心肌梗死有 3 例 ,前间壁心肌梗死有 2 例。 完全左束支阻滞 患者的弓背向上提高 0.4mV ,可辨识 J 点, T 波为倒置或者正负双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左束支阻滞患者 J 点不明显且无法辨识, T 波直立,弓背抬高 0.8mV 。结论: 对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左束支阻滞 患者实施 心电图 检查具有较 高的 诊断价值 ,患者 QRS 的主波与 Q 波向下,根据规律性 ST-T 演变做出判断的 同时结合心肌酶学变化进行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左束支阻滞 心电图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 对 全麻后区域神经阻滞在非插管胸腔镜的护理应用进行探究 。方法:对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 80 例非插管胸腔镜手术患者在 全麻后区域神经阻滞在全麻后行护理干预,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 组和干预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 结果:干预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常规组( p<0.05);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常规组( p<0.05); 干预 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常规组( p<0.05)。 结论: 护士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高效、熟练的护理配合能提高麻醉的质量和效率,减少麻醉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应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7月内,对象为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根据不同方案分组,设2组对比,各2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参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5mL,试验组注射25mL0.75%罗哌卡因。比较参照组和试验组恢复情况、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率。结果: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术后拔管、恢复自主呼吸、苏醒等时间、拔管6h、8hVAS评分、不良反应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超声引导 TAP阻滞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及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将我院在 2018 年 6 月~2019 年6 月期间收治的 128 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把的 128 例锁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 64 例锁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患者施行单独的阻滞麻醉治疗,对观察组患者施行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治疗;比较两组锁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比较后,得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 1h、2h、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 6h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 VAS 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发现观察组 64 例锁骨骨折患者中存在 1 例膈神经阻滞患者,1 例喉返神经阻滞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 3.13%,对照组 64 例锁骨骨折患者中存在 5 例膈神经阻滞患者,6 例喉返神经阻滞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 11.79%,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较显著,还可降低锁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并使用。

  • 标签: 颈丛臂丛 阻滞麻醉 锁骨骨折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仰卧位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云南省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股骨内固定的患者共60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侧卧位腰骶丛组(C组,n=30)和改良仰卧位腰骶丛组(M组,n=30),C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侧卧腰丛阻滞采用三叶草入路,骶丛阻滞采用骶旁入路;M组患者仰卧位,臀部和下胸部垫高,腰丛阻滞时超声探头纵轴垂直腋后线放置,骶丛阻滞采用骶旁入路阻滞;两组均采用平面内进针腰骶丛神经阻滞,神经阻滞起效后实施全麻。记录摆体位患者疼痛VAS评分,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患者对神经阻滞操作舒适度,腰丛阻滞成功率、骶丛阻滞成功率、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中麻黄碱用量、术后疼痛VAS评分、神经阻滞不良事件。结果 与C组比较,M组腰骶丛神经阻滞患者摆体位疼痛VAS评分低、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患者对神经阻滞操作的舒适度高(P<0.05);与C组比较,M组患者术后VAS评分、腰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骶丛神经阻滞成功率和神经阻滞术后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2020.2期间于我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58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这5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使用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29例)使用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对比两种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外周神经阻滞 静脉快通道麻醉 高龄 下肢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不同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行肩关节镜手术者60例,按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实施麻醉,对照组采用锁骨上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腋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前后血压、心率以及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血压、心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引导 锁骨上入路 腋入路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肩关节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方法 本次研究对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 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 201 9 年 5 月 -20 20 年 8 月选取 62 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 入院顺序分为两组 (各 31 例),其中 31 例 实施全身麻醉, 作为对照组, 31 例 实施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身麻醉, 作为观察 组,使用 SPSS15.0 比较两组 治疗效果 。 结果 观察组摆体位( T 1 )、切皮后 5min ( T 2 )、扩髓腔( T 3 )、拔管( T 4 )时刻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术后 6 小时、 12 小时、 24 小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 结论 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术后疼痛程度。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身麻醉 心率 平均动脉压 疼痛 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56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和干预组,各28例。基础组术后镇痛泵镇痛,干预组术后镇痛泵联合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镇痛泵按压次数、曲马多用量。结果:干预组镇痛泵按压次数(3.1±1.1)次及曲马多用量(112.3±21.1)mg均少于基础组的(7.2±1.6)次、(252.4±32.6)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超声神经刺激器 股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7 年 01 月~ 2019 年 01 月收治的 50 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各 25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 结果: 观察组患者 住院及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术后 并发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分析对比临床上施行腰交感神经射频联合加巴喷丁以及骶管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疼痛科 已确诊 RLS 患者 90 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医师要求服用加巴喷丁,实验组施行腰交感神经射频治疗,对照组施行骶管神经阻滞治疗,三个疗程后,根据统一设定的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不宁腿综合征 腰交感神经射频 骶管阻滞 加巴喷丁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镇痛对缓解椎管内镇痛药吗啡引起皮肤瘙痒的有利作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患者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椎管内镇痛,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镇痛,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以及皮肤瘙痒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 24h 内发生皮肤瘙痒共计 4 例,观察组 0 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 12h 疼痛评分以及麻醉效果的比较显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镇痛对于缓解吗啡引发的皮肤瘙痒问题具有显著的效果,麻醉效果好。

  • 标签: 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椎管内镇痛 皮肤瘙痒 麻醉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分析在老年患者骨股粗隆间骨折中运用序贯法检测 0.3%罗哌卡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 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的半数有效容量( EV50)。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 我院手术治疗的120例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接受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麻醉。并采用序贯法从一个较大剂量开始检测,麻醉后30min内麻醉成功,下一例则减小剂量;若麻醉后 30min内麻醉失败,下一例则加大剂量;按照这个规律直至出现 7个拐点试验结束,相邻容量比为 1.13。试分析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容量和 95%可信区间( Cl)。结果: 120例病人中共 62例( 51.67%)麻醉成功; 0.3%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容量为 25.28ml( 95%Cl 21.97~28.86ml)。 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行超声引导下FICB时 0.3%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容量为 25.28ml。

  • 标签: 序贯法 罗哌卡因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髂筋膜间隙阻滞 半数有效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