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对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发起了新的挑战。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作为大多数轻型、普通型患者的收治场所,方舱医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阻止疫情扩散提供了有力保障。本研究主要通过探讨方舱医院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以探究其在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作为临时性医疗机构的院感模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极临时起搏导管在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应用效果,望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支撑。方法:本次病例的初始收治时间和结束收治时间分别为2018年6月和2019年10月,试验病例为临时心脏起搏植入术患者,自我院选取病例共40例,采取随机化分组的方式,确保两组患者的人数、相关临床资料与数据一致,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病例数均为20例,电极导管起搏是两组唯一的变量,前一组为常规普通电极导管起搏,后一组为球囊漂浮双极起搏导管起搏,试验中统计记录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高敏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高敏肌钙蛋白明显较低(P<0.05),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差异不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出现了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的出现情况较少,参数明显不同(P<0.05),且实验组的植入成功率也较高(P<0.05)。结论:在临时心脏起搏植入术中应用双极临时起搏导管,具有快速有效,安全性高的优势,提高了植入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临时心脏起搏植入术 双极临时起搏导管 应用
  • 简介: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

  • 标签: 养老机构 医疗机构 管理 备案 行政审批 内部设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采血时更利于患者的对止血带的合理使用。 方法 将400例新入我院进行静脉采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实验组扎好止血带进针见回血后松开进行静脉采血;对照组血标本采好后松止血带,观察两组患者静脉采血时间及舒适度有何不同。 结果 实验组采血时间略长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舒适度远远大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针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进行静脉采血能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更有利于患者,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采血  止血带  时间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不同健康指导时机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按照普外科健康指导内容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观察组根据普外科手术患者,转变指导时机,于术前1d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健康指导严格按照普外科手术宣教内容进行。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优的人数明显要比对照组多(P<0.05)。结论转变围手术期患者的健康指导时机,能够有效提高普外科手术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健康指导 时机选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时机对急性阑尾炎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患者手术时机差异分为72h内手术组与延迟组,把发病≤72h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划入手术组,发病>72h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划入延迟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手术及住院指标均优于延迟组(P<0.05),手术组与延迟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机密切联系急性阑尾炎治疗疗效,发病<72h内行手术更有利术后复原,以缓解患者痛苦。

  • 标签: 手术时机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检查 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养老机构作为我国的重要服务单位,对老年人照料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养老机构在服务过程中常见风险事件,主要是跌倒及坠床等。对此,本文探究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常见事故及养老机构老人发生事故的原因,提出养老机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路径,为养老机构风险控制及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帮助。

  • 标签: 养老机构 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双腔导管建立临时血管通路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10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患者在接受深静脉双腔导管置管后,实施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之后观察并记录导管留置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经过留置导管后,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均在86分以上,与留置置管前相比较,其生存质量均明显有所提升(P<0.05),数据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结论:深静脉双腔导管的操作有效、安全,其留管时间较长,通过导管留置且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会明显改善,是比较理想的血液透析通道之一。

  • 标签: 深静脉双腔导管 血管通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 2018年 2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58例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9例,对照组予以延期手术,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时机,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根据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切除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70例,根据病情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早期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且术后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延期手术组,但是,早期手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延期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死亡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切除手术时机应个体化,对于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提倡早期手术。如果患者情况允许,可选择延期手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医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胆源性胰腺炎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与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收的6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对象,以入院后48h内接受手术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48h后接受手术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发病原因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纳入本次研究68例患者中,发病原因主要为粘连性肠梗阻(41.18%)、嵌顿疝(22.06%),此外还与肠扭转(10.29%)、肠套叠(13.24%)和肠系膜血管栓塞(4.41%)以及胆石(2.94%)、粪石(2.94%)等有关,但比例较小;经不同时机手术后,在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上,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肠梗阻发病原因中,以粘连及恶性肿瘤性肠梗阻最为常见,根据患者病情与诊断实施早期及时手术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发病原因 治疗时机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