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脏疾病患者的血清胆汁 (TBA) 水平变化与常规肝功能 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肝脏疾病患者 68例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 68例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对 TBA、 ALT、 AST、 GGT、 ALP检测,对两组对象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肝病患者的胆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5),肝癌和急性肝病异常率为 100% ,肝硬化和慢性肝病在 80%以上 ,TBA检测相比肝功能酶更为敏感。结论: TBA 测定可作为肝脏功能检查的一项常规指标,对肝脏疾病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 总胆汁酸 肝脏疾病 肝功能 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黄疸患儿血清胆汁(TBA)检测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42例婴幼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日本OLYMPUS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做血清胆汁及胆红素检测,分析胆汁与胆红素间的相关性。结果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患儿血清TBA明显高于以间接胆红素增高的患儿,差异有显著性,且胆汁增高的黄疸患儿均有肝实质受损。结论血清胆汁可作为肝实质受损的重要指标。

  • 标签: 黄疸,婴幼儿 总胆汁酸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72-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胆汁在新生儿黄疸时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49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生理性黄疸新生儿29例(生理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20例(病理组),别选49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新生儿的血清胆汁(TBA)、间接胆红素(IBIL)、胆红素(TBIL)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TBA为(9.17±0.69)μmol/L、IBIL为(11.98±2.58)μmol/L、TBIL为(19.04±3.64)μmol/L,生理组TBA为(10.34±0.86)μmol/L、IBIL为(127.68±20.58)μmol/L、TBIL为(160.98±27.68)μmol/L,病理组TBA為(31.67±9.23)μmol/L、IBIL为(201.34±24.65)μmol/L、TBIL为(251.67±29.99)μmol/L,生理组与病理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采用胆红素检测的同时给予胆汁检测时可利于临床对黄疸类型、胆汁淤积程度、肝细胞损伤和黄疸程度等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从而可以有效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诊治及预后,可以保证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胆素 胆汁酸 浓度变化
  • 简介:    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发展成为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健康造成威胁。本文旨在分析甲胎蛋白和血清胆汁检测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价值。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发现甲胎蛋白和血清胆汁检测在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两个指标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提高黄疸的诊断准确性和预测能力。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甲胎蛋白 血清总胆汁酸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其主要特征是胆汁在肝内滞留和胆道梗阻。近年来,肝胆酸和胆汁联合检测作为ICP的辅助诊断手段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分析肝胆酸与总胆汁联合检测在ICP诊断、预后评估以及治疗监测中的价值,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胆酸 总胆汁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肝病患者的清中AST/ALT比值、胆汁(TBA)及前白蛋白(PA)的变化情况,分析其与肝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不同肝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AAST/ALT比值、TBA和P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较于健康体检者,急性、慢性肝炎患者的AST/ALT比值明显降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AST/ALT比值明显升高(P<0.05);急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TBA均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急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PA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联合检测血清AST/ALT值、TBA和PA可以为肝病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且可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联合检测 AST/ALT值 TBA PA 不同肝病患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枸橼铋钾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04~2021.04期间1年我院收治的反流性胃炎患者68例,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情况均有好转,但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过对比两组的胃肠激素水平数据,观察组血浆MTL水平高于对照组,GAS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我院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使用半夏泻心汤联合枸橼铋钾,可分析得出用药方式具有一定疗效,能改善患者胃激素水平,适合投入临床应用。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 半夏泻心汤 枸橼酸铋钾颗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抽选我院2013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产妇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专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8例,有效8例,治疗显效率为60%,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未出现1例胎儿死亡;对照组中,显效11例,有效7例,治疗显效率为36.7%,治疗总有效率为60%。可见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物治疗联合产科处理,可有效提高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或消除孕产妇临床症状,改善围生儿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作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疲劳和皮肤瘙痒。其特点是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与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最终发展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在临床治疗时,疗效往往不佳,长期预后较差。本文主要介绍了PBC的临床诊断方式,通过生化检验、免疫测定与超声等方式明确该疾病严重程度,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生物疗法、肝移植等,希望能为PBC的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新进展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术后留置鼻胆管患者胆汁引流异常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观察要点,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对症处理,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十二指肠镜将鼻胆管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管合适部位,末端自鼻腔引出体外,建立胆汁的体外引流。结果:ERCP术后21例出血患者均通过观察鼻胆管引流的胆汁而及早发现,无胆汁胆汁引流量突发减少9例,经及时处理及观察后顺利康复出院。结论:ERCP术后留置鼻胆管患者,根据引流胆汁情况能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留置鼻胆管 胆汁引流异常 观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