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胆汁是肝脏合成,是胆固醇在肝内分解以及在肠肝循环中的一组代谢物,随胆汁排到肠腔后,经细菌作用生成脱氧胆酸和石胆酸。胆汁的30%通过肝肠循环,每日重复循环10次,其他的由肠腔排出体外。健康人只有很少量胆汁进入血液,血清胆汁测定是判定肝病尤其是慢性肝病肝损伤程度的灵敏指征。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很高,具有传染性和遗传性,病情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者原发性肝癌,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极大,死亡率很高,给患者及家属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慢性乙型肝炎起病常较隐匿,不易发觉,一旦发觉情况已经很严重,且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而影响治疗效果。本文主要总结了胆汁与肝脏疾病的关系,为今后临床上的肝脏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总胆汁酸 血清 肝脏疾病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血清胆汁(TBA)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在预防妊娠性肝内胆汁痰积症的应用。方法将400例妊娠晚期孕妇按胆汁酸值的高低分为观察组(胆汁酸值>20umol/L,n=125)和对照组(胆汁酸值≤20umol/L,n=275),用酶循环发测定TBA,连续监测法测定ALT、AST,化学氧化法测TBIL、DBIL。同时对29例ICP患者的血清TBA和肝功能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及早产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中度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例ICP患者的血清TBA显著升高,肝功能各项指标轻度升高。结论血清胆汁增高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加强对血清胆汁的检测,有助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早期诊断,从而为早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及预防胎儿窘迫和早产的发生提供依据。

  • 标签: 妊娠晚期 总胆汁酸 妊娠结局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汁(TBA)结果出现负值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方法通过排查试剂、仪器的因素,我们发现为交叉污染引起结果异常。结果通过改进项目通道设置,对测试顺序进行重新排列从而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检验结果符合临床要求。结论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除了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定期维护和保养外,还需要合理安排项目顺序,从而解决由于仪器问题导致结果异常。

  • 标签: 总胆汁酸 结果异常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肝病诊断中对胆汁与血清胆固醇检测的价值进行观测与分析。方法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病患者中选取200例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年龄在22-75岁之间,其中男患者100例,女患者100例,对患者体内的胆汁胆固醇含量及性监测与分析。结果通过对患有不同肝脏疾病的患者胆汁和血清胆固醇的含量进行比较发现,急性肝病患者血液中的胆汁以及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每组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通过检测不同肝病患者体内胆汁与血清胆固醇含量进行检测,可以简洁的反应患者肝脏损伤的情况充分显现,联合检测胆汁和血清胆固醇这两项指标,可以促进肝硬化等疾病的准确诊断,并且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在临床不同种类肝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总胆汁酸 血清总胆固醇 肝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汁测定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学方法对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胆汁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急性肝炎病人含量最高,其次是肝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持续性肝炎和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血清胆汁的测定是肝功能的一项敏感指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总胆汁酸 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方法学评价试验,选择一种检测血清胆汁的方法。方法Thio-NADH黄色发光系统酶循环法检测血清胆汁。结果本法线性达150mol/L,精密度,批内CV0.98%,0.85%,批间CV4.58%,4.13%,本法与普通酶显示法比较Y=0.903x-1.45r=0.9955,n=50,配对t检验P>0.05,胆红素<830umol/L,血红蛋白<50g/L,肝素钠<100mmol/L,枸橼酸钠<120mmol/L,乳酸<30mmol/L,抗坏血酸<280mmol/L,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干扰。结论本法线性好,精密度高,结果无明显干扰,对仪器管道、比色杯基本无色素沉着污染,是测定血清胆汁的一种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酶循环法 血清总胆汁酸(TBA) Thio-NA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汁和前清蛋白的测定在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肝病患者186例,均严格按Child-Pugh评分进行分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对照组为82例健康体检人员,测定血清胆汁用循环酶法测定,前清蛋白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结果各肝病组血清胆汁(TBA)明显比健康对照组高(P<0.01),而前清蛋白(PA)却均明显比健康对照组低(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胆汁和前清蛋白有助于发现肝脏合成及代谢功能的早期损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临床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对胆汁(TBA)检测的影响,为临床合理检测生化项目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的生化项目与TBA进行交叉检测,采用单独检测TBA作为对照管,比较不同检测项目对TBA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临床常用肝肾功及生化检测项目与TBA进行交叉检测发现,肌酐(Cr)、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与TBA交叉检测后,TBA检测值高于对照管。结论Cr、TC、HDL-C及LDL-C检测试剂对TAC检测结果存在干扰,交叉检测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 标签: 生化分析 检测感染 交叉检测 Cr BUN HDL-c LDL-c TAC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产儿结局和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清胆汁水平(TB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取的37例早发型ICP患者,按照患者(TBA)水平分为重度组(TBA≥40μmol/L)14例患者和轻度组(10μmol/L≤TBA<40μmol/L)23例患者,对比两组(TBA)水平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结果重度组血清TBA、TBIL、ALT、AST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早产发生率、羊水粪染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胎死宫内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新生儿体重和分娩周数和轻度组无明显差异,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ICP患者体内血清TBA水平越高,围产儿不良与后发生率就越高,早期进行产检进行筛查,发现病情及早进行治疗,对改善围产儿结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围产儿 早发型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检测项目对胆汁(TBA)测定的携带污染。方法随机取20份患者样本,每份样本均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测定TBA→测定TG→测定TBA,采用相同的方法分析TC、LDL-C、HDL-C对TBA测定的携带污染。结果测定TG、TC、LDL-C、HDL-C等血脂项目后,血清TBA测定结果均显著升高,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G、TC、LDL-C、HDL-C等检测项目对TBA测定可以产生一定的携带污染。

  • 标签: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汁酸 携带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脂与谷丙转氨酶试剂对胆汁检测携带的污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进行体检的68例健康者的血清,进行随机混合成若干等份血清。选取10份混合血清作为对照组,取上述10份血清加入血脂试剂检测作为血脂试剂组,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为谷丙转氨酶试剂组。分析比较血脂试剂对胆汁的检测影响以及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后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血脂试剂组胆汁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试剂组血清胆汁浓度与血脂试剂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试剂对于胆汁检测可能有携带污染,导致胆汁检测增高,且随着检测次数增加,或加入谷丙转氨酶试剂,增加中间检测项目,其影响逐渐降低。

  • 标签: 血脂试剂 谷丙转氨酶试剂 总胆汁酸 携带污染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清胆汁(TBA)测定对于病毒性肝炎诊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1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酶比色法进行TBA测定,对不同病程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将其与3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急性期病毒性肝炎患者各病程血清TBA含量显著性超过健康体检者(P<0.05),其急性黄疸期、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肝硬变等各病程恢复期TBA含量均显著性低于急性期(P<0.05)。结论血清TBA含量同肝病病变具有密切关系,对于肝炎的诊断、预后判断以及辅助鉴别诊断等均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 病毒性肝炎 酶比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服用药物治疗后其谷丙转氨酶(ALT)增高的精神病患者的血清胆汁(TBA)变化。方法抽取在我院经药物治疗后谷丙转氨酶增高的精神病患者54例,测定其血清胆汁后与54例肝病患者的血清胆汁酸值进行对照。结果54例谷丙转氨酶增高的精神病患者中仅3例患者的胆汁酸值有轻度增高表现,异常率约为5.6%;54例肝病患者的血清胆汁均有增高,异常率为100%。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主要表现为转氨酶活性的增高1,如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为药物性肝炎,而血清胆汁的水平能够作为判定肝细胞损害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2。

  • 标签: 精神病 谷丙转氨酶(ALT) 总胆汁酸(TBA)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血清胆汁(TBA)水平,探讨静脉营养对早产儿的肝胆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7例早产儿静脉营养前后血清TBA水平。结果早产儿静脉营养前后血清TBA分别为(9.48±5.88)umol/L、(14.72±10.55)umol/L,静脉营养前后血清TB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P<0.05)。结论早产儿使用静脉营养时监测血清TBA水平,可早期发现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为临床防治早产儿胆汁淤积症提供指导。

  • 标签: 总胆汁酸 早产儿 静脉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时血清胆汁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患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65例与对照组正常新生儿30例的早期TBA进行比较。结果感染组的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A早期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有临床意义。

  • 标签: 总胆汁酸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过程中HDL-C试剂对胆汁测定的干扰。方法用罗氏P800生化分析系统分别进行各组测定不同程序清洗试剂针后同时测定HDL-C和TBA(实验组)与单独测定TBA(对照组),各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TBA结果差异。结果同时测定HDL-C和TBA,TBA结果(44.02±1.510mmol/L)明显高于单独测定TBA结果(4.05±0.688mmol/L),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强清洗试剂针1后同时测定HDL-C和TBA,TBA结果(12.71±1.7888mmol/L)有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依然存在。结论HDL-C试剂1对TBA测定有严重干扰,加强试剂针清洗未能完全消除干扰。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汁酸 试剂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胆汁(TBA)和脂蛋白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笔者医院191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法分为A、B、C三级,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清晨空腹采集血清标本,在贝克曼库尔特DXC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标本中Alb、TB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结果肝硬化A级、B级和C级组患者血清TBA浓度依次增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A级、B级和C级组患者血清Alb、HDL-C、LDL-C水平依次降低,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TBA水平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血清Alb、LDL-C和HDL-C水平均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联合检测Alb、TBA、LDL-C和HDL-C对于肝硬化的诊治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白蛋白 总胆汁酸 脂蛋白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不同类型的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胆汁(TBA)和谷丙转氨酶(ALT)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其TBA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因此,血清TBA检测为不同类型的肝硬化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指征。

  • 标签: 胆汁酸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治疗前后血清胆汁的变化情况,探讨胆汁测定对患儿肝脏损伤程度判定的意义。方法选取2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治疗前后检测静脉血胆汁及肝功能ALT,AST,GGT,胆碱酯酶,白蛋白等情况比较。结果治疗前后肝功能中ALT、GGT有显著性差异(P<0.01);胆汁亦有明显变化(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和白蛋白于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胆汁检测对肝脏功能判定具有重要作用。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可产生肝功能的异常改变及胆汁代谢异常,但此损伤为可逆性,及时治疗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肝功能试验 总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TPA)、白蛋白(ALB)、胆汁(TBA)和胆碱酯酶(CHE)在评价肝功能损害程度上变化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36例肝硬化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TPA、ALB、TBA和CHE水平。结果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逐级递增,TPA、ALB和CHE水平逐级明显降低,TBA逐级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TPA、ALB、TBA和CHE变化水平对肝硬化患者在临床上的病情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前白蛋白 白蛋白 总胆汁酸 胆碱酯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