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并探讨血清胆汁在新生儿黄疸时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49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生理性黄疸新生儿29例(生理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20例(病理组),别选49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新生儿的血清胆汁(TBA)、间接胆红素(IBIL)、胆红素(TBIL)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TBA为(9.17±0.69)μmol/L、IBIL为(11.98±2.58)μmol/L、TBIL为(19.04±3.64)μmol/L,生理组TBA为(10.34±0.86)μmol/L、IBIL为(127.68±20.58)μmol/L、TBIL为(160.98±27.68)μmol/L,病理组TBA為(31.67±9.23)μmol/L、IBIL为(201.34±24.65)μmol/L、TBIL为(251.67±29.99)μmol/L,生理组与病理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采用胆红素检测的同时给予胆汁检测时可利于临床对黄疸类型、胆汁淤积程度、肝细胞损伤和黄疸程度等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从而可以有效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诊治及预后,可以保证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胆素 胆汁酸 浓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黄疸时血清胆汁浓度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2014年11月只2015年12月接收的49例新生黄疸儿进行分析研究,分成生理组29例,病理组20例,选取49例健康儿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儿的血清胆汁(TBA)、间接胆红素(IBIL)、胆红素(TBIL)水平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对照组TBA平均(9.17±0.69)μmol/L、IBIL平均(11.98±2.58)μmol/L、TBIL平均(19.04±3.64)μmol/L,生理组分别为(10.34±0.86)μmol/L、(127.68±20.58)μmol/L、(160.98±27.68)μmol/L,病理组分别为(31.67±9.23)μmol/L、(201.34±24.65)μmol/L、(251.67±29.99)μmol/L,生理组和病理组的以上指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使用胆红素检测结合胆汁检测对患儿的病情能进行精准的诊断,为预后提供帮助,让患儿更快恢复健康。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胆素 胆汁酸 浓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胆汁在新生儿黄疸时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49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生理性黄疸新生儿29例(生理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20例(病理组),别选49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新生儿的血清胆汁(TBA)、间接胆红素(IBIL)、胆红素(TBIL)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TBA为(9.17±0.69)μmol/L、IBIL为(11.98±2.58)μmol/L、TBIL为(19.04±3.64)μmol/L,生理组TBA为(10.34±0.86)μmol/L、IBIL为(127.68±20.58)μmol/L、TBIL为(160.98±27.68)μmol/L,病理组TBA為(31.67±9.23)μmol/L、IBIL为(201.34±24.65)μmol/L、TBIL为(251.67±29.99)μmol/L,生理组与病理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采用胆红素检测的同时给予胆汁检测时可利于临床对黄疸类型、胆汁淤积程度、肝细胞损伤和黄疸程度等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从而可以有效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诊治及预后,可以保证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胆素 胆汁酸 浓度变化
  • 简介:目的:对3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BC主要好发于中年女性,主要并发症有肝内胆管结石、干燥综合征,血清ALP、GGT水平升高、抗线粒体抗体阳性,肝穿刺病理检查多为晚期肝硬化。结论:抗线粒体抗体是PBC有价值的检测指标,常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肝脏病理学检查有利于诊断。

  • 标签: 肝硬化 胆汁性/诊断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并发胆汁漏诊断,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并发胆汁漏患者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胆汁漏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方式治疗。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发生胆汁漏的原因包括患者自身缺陷、操作失误、结扎不牢或未给予结扎。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汁漏的原因有很多,需要根据原因的不同进行对症施治,同时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也是预防胆汁漏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肝胆外科手术 胆汁漏 原因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清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清胃汤治疗;并采用中医症状积分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7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2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7.5%(P<0.05);对照组出现四肢麻木1例、头晕目眩1例,观察组未发生以上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清胃汤结合西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中药清胃汤 胆汁反流性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162例妊娠期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0)。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汤剂治疗,进行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血清胆汁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血清胆汁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症疗效显著,能够减少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铝碳酸镁治疗50例胃溃疡伴胆汁反流的临床效果并作分析比较。方法挑选50例胃溃疡伴胆汁反流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挑选50例胃溃疡伴胆汁反流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胆汁反流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及胆汁反流评分均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胆汁反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溃疡伴胆汁反流患者在使用奥美拉唑基础上,应用铝碳酸镁可以改善疾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铝碳酸镁 胃溃疡伴胆汁反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方法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确诊了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同时也确诊了38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对比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和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不但IgG以及IgM有所提高,并且IgA也有所提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IgG以及IgM和IgA均没有提高,两组患者的组织学表现也不同。结论药物性肝损伤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在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有助于在临床中对这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原发性 胆汁性 肝硬化 药物性肝损害 临床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不同程度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与其个体条件及预计产后情况的关系。方法:按体征及血液学检测结果将328例ICP孕妇分为轻度及重度2组,并选取150名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的甘胆酸(CG)、血清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详细比较3组孕妇的个体基本条件及妊娠预后,探讨其与ICP分度的关系。结果:3组孕妇间CG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01);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及AST在轻度ICP孕妇组与正常孕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重度组与轻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孕妇年龄增长,ICP病情存在加重趋势。从孕、产妇结局与ICP的相关性研究可知,正常对照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为21.33%,而轻度ICP组和重度ICP组剖宫产率分别达45.83%和93.75%;对照组孕妇仅有6.67%羊水粪染,而轻度ICP组和重度ICP组孕妇羊水粪染率分别为11.11%和38.39%。结论:孕妇血清CG、TBIL、DBIL、ALT及AST测定值与其ICP病情轻、重密切相关,轻度和重度ICP孕妇在妊娠结局的诸多方面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胆汁淤积 肝内 妊娠 甘胆酸 临床分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诊断应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共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各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设为A组与B组,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诊断特点,对A组与B组的超声征象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的胆管壁增强、腹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分别为28.33%、36.77%,B组的分别为63.33%、71.67%;A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A组的肝内细颗粒状回声、肝脏形态缩小、肝实质回声呈弥漫性结节状增生的发生率分别为65.00%、81.67%、61.67%,B组的分别为31.67%、48.33%、26.67%,A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超声表现呈现出较大的区别,可作为临床鉴别依据。

  • 标签: 超声 诊断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毒肝炎性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茴三硫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茴三硫,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和12个月复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茴三硫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患者胆酸反流,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莫沙必利 茴三硫 胆汁反流性胃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磷酸肌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心肌炎患儿,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法,实验组患儿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磷酸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心肌酶谱指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CK-MB、cTnl指标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经统计均P<0.05。结论在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治疗中加用磷酸肌,可促进受损的心肌细胞修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磷酸肌酸 小儿心肌炎 治疗总有效率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分子水杨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红蓝光+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用红蓝光+强脉冲光+超分子水杨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各症状积分低、临床治疗效果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痤疮患者接受红蓝光、强脉冲光以及超分子水杨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其临床症状,皮肤损伤得以充分改善,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超分子水杨酸 痤疮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中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均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治疗,分别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清标记物水平,包括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胆汁(TBA),瘙痒评分的变化,以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用药一周后,肝功及胆汁水平均有所改善,瘙痒评分均有所下降,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患者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给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妊娠结局,有利于产妇的健康及胎儿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对患儿血清肝功能指标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对照组行熊去氧胆酸胶囊、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滴腺苷蛋氨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功能指标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7.5%,且观察组患儿血清ALT、TBIL、DBIL等肝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腺苷蛋氨酸 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 肝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疏肝和胃降逆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应用莫沙必利,同时口服硫糖铝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外加口服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5.71%,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实验组患者的呕吐、腹胀等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疏肝和胃降逆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疏肝 胃降逆汤 莫沙必利 胆汁反流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胆胃舒颗粒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为四逆散治疗组、左金丸治疗组和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组,分别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组治疗后有效率93.3%。结论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四逆散 左金丸 胆汁反流性胃炎 治疗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如何优化新疆芫荽中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新疆芫荽地上部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黄酮提取率。结果新疆芫荽地上部分黄酮优化后提取工艺提取溶剂(乙醇)浓度为40%,提取时间为120min,固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60℃,粒度为40目,提取次数为2。在上述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率达3.28%。结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后的新疆芫荽地上部分黄酮的提取工艺是合理可行的。

  • 标签: 新疆芫荽 醇提取工艺 总黄酮 紫外可见光谱仪
  • 简介: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哌嗪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效果。方法:将4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应用激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哌嗪。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4d相比,其血浆黏度、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哌嗪治疗PNS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肾病综合征/药物疗法 阿魏酸哌嗪/治疗应用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