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皮下潜行法在颈内静脉置管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需行颈内静脉置管的全身麻醉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皮下潜行法组,每组100例,均为超声引导下右侧颈内静脉置管.观察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体温变化、导管尖端细菌培养情况及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置管前、置管后、拔管前、拔管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皮下潜行法组[(13.75±7.83)d比(22.37±8.92)d],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率、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皮下潜行法组[11%(11/100)比2%(2/100),13%(13/100)比2%(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患者采用皮下潜行法对预防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导管 留置 细菌感染 皮下潜行法
  • 简介:目的观察吗啡术后静脉镇痛对肠道肿瘤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开腹肠道肿瘤根治术及腹腔镜下行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各40例,前者随机分为开腹空白对照组(A组,n=20),开腹吗啡组(B组,n=20)和后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空白对照组(C组,n=20)和腹腔镜吗啡组(D组,n=20)。四组患者均在术后3天内予以静脉营养支持。比较四组病人术后3天的镇痛效果、体温、氮平衡、总蛋白、白蛋白、TNF—α、IL-6、可的松、肾上腺素、血糖、5-羟色胺水平。结果术后四组镇痛评分,A组与B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体温、氮平衡、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TNF—α、IL-6、血糖、前列腺素、5-羟色胺的变化B和D组均较A和c组明显,A组与B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以及B组与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四组术后第3天均较第1天明显改善。皮质醇、肾素B与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发生代谢紊乱,吗啡行术后镇痛能减少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应激反应,有代谢调理作用,利于患者手术后的恢复。

  • 标签: 肠道肿瘤 蛋白质代谢 术后镇痛 吗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