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耳内镜经翻耳道鼓膜与无翻入路鼓膜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专门选取从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耳内镜经翻耳道鼓膜与无翻入路鼓膜成形术鼓膜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计算法划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50例,实验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耳内镜经翻耳道鼓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无翻入路鼓膜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 VAS评分、术后3个月听力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两种手术,无翻入路鼓膜成形术在手术时间上更短,手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疼痛感更轻,术后患者听力恢复良好,疗效显著,非常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无翻瓣入路鼓膜成形术 耳内镜下经翻耳道鼓膜瓣手术 鼓膜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裂的手术方式。方法运用阴囊中隔转移皮Ⅰ期治疗11例阴茎阴囊型尿道裂患者。结果全部患者均Ⅰ期愈合,排尿通畅,无尿瘘、尿道狭窄发生,随访6个月-1年,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阴囊中隔转移皮是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裂的可行性办法。

  • 标签: 阴囊中隔转移皮瓣 尿道下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时应用翻以及不翻手术取得的效果,评估修复后软组织美学效果及牙槽骨吸收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26例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分为不翻组与翻组,对比手术治疗满意度,评估修复后半年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以及红色美学评分。结果:不翻组手术满意度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侧方皮和静脉皮修复伴有皮肤缺损断指再植的效果。方法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共收治了26例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患者,共28指,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14例15指)观察组(12例13指),给予对照组侧方皮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皮修复治疗,评估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距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患者,指侧方皮修复和静脉皮修复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医护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修复方法。

  • 标签: 侧方皮瓣修复 静脉皮瓣修复 皮肤缺损 断指再植
  • 简介:目的探讨带蒂复合组织鼻腔黏骨膜植入术对萎缩性鼻炎的疗效及手术体会。方法35例(70侧)萎缩性鼻炎患者采取带蒂复合组织鼻腔黏骨膜植入术,记录手术过程并观察术后疗效。结果全部手术成功,均光移植脱落、坏死及被吸收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疗效,总有效率为100%(35/35);术后鼻黏膜功能检测,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鼻黏膜血管渗透性较术前均有所提高;病理检查显示鼻黏膜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上颌窦前带蒂骨-骨膜肌并附结缔组织的复合组织植入鼻腔黏骨膜治疗萎缩性鼻炎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炎 萎缩性 复合组织瓣植入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型静脉皮与指侧方岛状皮在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的进行断指再植的患者资料80例。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0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指侧方岛状皮,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微型静脉皮,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相当,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95.00%、92.50%。结论对断指再植的患者无论是采取微型静脉皮治疗方式还是采取指侧方岛状皮的治疗方式,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具体选用何种治疗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 标签: 微型静脉皮瓣 指侧方岛状皮瓣 断指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大骨减压与常规骨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对比 。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60例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和对照组,30例行常规骨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剩余患者接受标准大骨减压术治疗,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术后1d、3d、7d颅内压水平更低;总有效率高达70.00%,较对照组的46.66%更高;并发症率仅为26.67%,较对照组的66.67%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经指背筋膜蒂皮或者腹部带蒂皮修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随机数表法),各50例。研究组采用指背筋膜蒂皮修复术治疗,参照组采用腹部带蒂皮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以及患者手指功能。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两点辨别试验距离短于参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指耐磨率高于参照组,手指屈伸功能受限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经指背筋膜蒂皮修复术治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降低手指屈伸功能受限率。

  • 标签: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术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标准大骨减压术与常规去骨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探究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去骨减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0例预后较好(52.63%),其中恢复良好8例,中残12例;13例预后较差(34.21%),其中重残9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5例(13.16);对照组7例预后较好(18.42%),其中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20例预后较差(52.63%),其中重残15例,植物状态5例,死亡11例(28.9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急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再次手术、脑脊液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外伤性脑积水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去骨减压术比较,标准大骨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好、并发症少、降低颅内压明显、患者存活率高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腿后部皮移位术的临床应用,总结工作经验。方法小腿后部皮移位术加局部置管抗生素液冲洗治疗小腿前侧软组织及骨缺损合并骨折端外露伴感染。结果11例皮血液循环均良好,全部成活。组织缺损和骨外露部位都完全覆盖,伤口一期愈合。经?5个月-3.5年临床随访,骨折愈合顺利,无骨不连接,所有骨折半年内愈合,骨髓炎均痊愈。术后未发生创伤部位深部感染,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小腿逆行筋膜蒂的皮移植手术简便、易行、可靠,危险性及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移位术? ?抗生素? 小腿? 软组织缺损? 骨缺损? 促进骨折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二尖狭窄的内科临床诊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收治的49例二尖狭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患者经临床规范化诊疗后,显效25例(占51.0%),有效21例(42.9%),无效3例(占6.1%),治疗总有效率为93.9%。结论对二尖狭窄进行全面的临床分析,及早明确诊断,并予以规范化治疗,可有效提高二尖狭窄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亦能及时处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尖瓣狭窄 检查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皮修复治疗用于前臂烧伤患者中修复效果。方法 50例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前臂烧伤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皮修复治疗纳入A组,常规修复纳入B组。结果 A组皮存活率较B组高,皮断蒂时间较B组短,皮感染率较B组低,P<0.05;A组皮修复满意度较B组高,P<0.05。结论 皮修复方案用于前臂烧伤治疗中修复效果优良。

  • 标签: 皮瓣修复 前臂烧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指端缺损修复中采取指动脉岛状皮与邻指皮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指端缺损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5,采取指动脉岛状皮治疗)与研究组(n=25,采取邻指皮治疗),对比皮温度差、两点间辨别感觉、痛觉、触觉以及持物稳定性。结果:研究组皮温度差较小,两点间辨别感觉较好,P<0.05;两组痛觉与持物稳定性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触觉优良率较高,P<0.05。结论:在指端缺损修复中采取邻指皮治疗可减小皮温差,改善痛觉与持物稳定性且触觉恢复更高,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指端缺损 指动脉岛状皮瓣 邻指皮瓣 皮温 触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心脏换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对60例需实施重症心脏换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为96.67%同对照组患者的66.67%和70.00%相比,P<0.05。结论个性化干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心脏换瓣手术 护理配合措施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