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保留二尖结构的二尖置换术后血浆脑钠素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因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而行二尖置换术(MVR)者62例,其中保留二尖结构组(MVRP)33例,不保留二尖结构组(MVRNP)29例,分别于术前、术后7天和术后6月随访测定血浆脑钠素浓度的水平。结果与MVRNP组比较,MVRP组术后脑钠素浓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与不保留结构的MVR术相比,保留后结构的MVR术更有利于改善术后左室功能。

  • 标签: 二尖瓣置换术 瓣下结构 脑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膊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成活的影响因素。方法对Lasek治疗的24例(46眼)手术后1,4,7天,1,2,4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角膜上皮观察。结果22例(44眼)角膜上皮成活,视力恢复达术前最佳矫正水平,成活率占95.65%。未成活两例(2例)其中1例(1眼)为上皮破裂,1例(1跟)为上皮丢失,占未成活率4.4%。结论Lasek术后角膜上皮成活与否,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也决定了Lasek的临床疗效,其中术前麻醉剂使用不当,角膜制作时阔过长,粗暴,使上皮边缘不整.破碎,对位不良。角膜制作过大,术中术后患者不合作等是其主要原因。

  • 标签: Lased 准分子激光 角膜上皮瓣 成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二尖结构参数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改良Morrow术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行改良Morrow术治疗的30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6个月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分为手术效果良好组25例以及手术效果欠佳组5例,对两组二尖结构参数、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对比,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二尖结构参数与改良Morrow术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手术效果良好组环左右径、环前后径、环高度、环周长、环面积、舒张早期叶面积、收缩末期叶面积、对合面积、对合指数与手术效果欠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手术效果良好组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与手术效果欠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二尖结构参数与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二尖结构参数与改良Morrow术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其结构异常为改良Morrow术疗效欠佳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二尖瓣 改良Morrow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二尖结构参数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改良Morrow术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行改良Morrow术治疗的30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6个月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分为手术效果良好组25例以及手术效果欠佳组5例,对两组二尖结构参数、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对比,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二尖结构参数与改良Morrow术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手术效果良好组环左右径、环前后径、环高度、环周长、环面积、舒张早期叶面积、收缩末期叶面积、对合面积、对合指数与手术效果欠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手术效果良好组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与手术效果欠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二尖结构参数与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二尖结构参数与改良Morrow术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其结构异常为改良Morrow术疗效欠佳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二尖瓣 改良Morrow术
  • 简介:摘要总结2019年4月至10月期间使用J-Valve介入瓣膜成功完成介入技术治疗3例三尖生物瓣膜毁损的临床经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术前评估提示外科常规开胸体外循环手术中/高危风险,EuroSCORE Ⅱ评分为19.50%~25.45%。手术成功率100%,1例术中输送器撤离时出现瓣膜轻度移位,同时置入第2枚瓣膜。围手术期无死亡,无脑血管事件,无介入移位或脱落。术后抗凝方案使用华法林抗凝6个月,6个月后改为口服阿司匹林100 mg/天。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监测心脏功能、瓣膜流速和反流情况。术后随访26~32个月,无死亡事件,无脑血管事件,无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不良事件。术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Ⅱ级。肋间切口右心房穿刺使用J-Valve介入技术可成功治疗三尖生物毁损,为再次开胸手术风险高的患者提供了相对安全可行的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男,68岁。于2020年10月9日以"心脏术后5年,间断胸闷1年,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入院后完善检查,诊断为:(1)心脏瓣膜病:二尖生物置换术后;(2)二尖重度关闭不全、三尖中度关闭不全;(3)肺动脉高压重度;(4)心功能保留心衰;(5)心功能Ⅳ级;(6)重症肌无力;(7)消化道出血;(8)气管狭窄;(9)脑梗塞;(10)肺叶切除术后;(11)心房颤动;(12)2型糖尿病。考虑患者一般情况差、病情重、合并症多,于2020年10月21日全麻下行经心尖二尖置入术,术后患者恢复好,术后7天康复出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壁动脉穿支皮(DIEP)具有血管恒定、管径粗、可切取的组织量大、供区隐蔽、损伤小和可直接闭合等优点,已成为乳房重建或整形的首选皮,广泛应用于乳房再造。经改良与发展,也较多应用于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创面的修复和器官再造,是几个最常用的穿支皮之一。然而,有关DIEP的应用方面有些观点不一,亟待一份专家指导意见。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和《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专家讨论DIEP的应用解剖、适应证、应用设计类型、手术方法、优点和缺点、术后主要并发症、预防措施,以及术后护理与康复,形成DIEP专家共识。

  • 标签: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生物衰败患者采用J-Valve瓣膜行二尖手术的经验和早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采用J-Valve瓣膜行二尖手术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72.0±11.6)岁。既往手术置换HancockⅡ瓣膜17例,Edwards SAV瓣膜7例,Edwards Perimount瓣膜3例,佰仁思瓣膜1例,Mosaic瓣膜1例。瓣膜型号25号8例,27号17例,29号4例。手术于杂交手术室完成,在X线透视和TEE监测经左侧肋间和心尖,将反向安装的J-Valve瓣膜在导丝的引导置入二尖生物内。结果1例患者因介入瓣膜移位,紧急转正中开胸,在体外循环心脏停搏经右心房及房间隔切口复位。28例完成经心尖手术,死亡1例,手术操作成功率96.6%(28/29)。二尖平均跨压差(7.6±2.2)mmHg(1 mmHg=0.133 kPa),术后随访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J-Valve介入瓣膜在生物衰败损毁的患者中行二尖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早期效果,即使患者在前次手术置换的是小号生物,仍可取得满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 标签: 二尖瓣 生物瓣衰败 经心尖二尖瓣瓣中瓣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额、颏岛状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扩大切除术后形成的软组织缺损采用额或颏岛状转移修复缺损,观察组织存活情况及其修复效果。结果34例患者组织全部成活,未发生感染、坏死,外形及功能恢复均满意,术后随诊2年无复发,供区瘢痕轻微。结论采用设计灵活的额、颏岛状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额瓣 颏下岛状瓣 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烧伤的治疗修复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5年来收治的3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皮肌皮修复进行总结,介绍皮肌皮修复修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35例中,5例皮部分坏死,30例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修复封闭,功能恢复较理想,外形满意。结论皮肌皮具有血运丰富、好成活、不用吻合血管、抗感染力强等优点,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深度烧伤 皮瓣肌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年龄≥65岁约为2.0%,年龄≥85岁约为4.0%,成为排名高血压病和冠心病之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系统疾病,这也是心脏瓣膜置换最常见的原因。在治疗方式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治疗方式,术后如何护理也成为了重要的一点。因此本文对此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二尖、主动脉、三尖和肺动脉置换术的护理提供参考建议。

  • 标签: 主动脉瓣 二尖瓣 肺动脉瓣 瓣膜置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喉镜采用微技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XION动态喉镜对68例声带息肉患者进行微手术治疗。术前,术后一月、六月分别进行动态喉镜检查。结果68例声带息肉中治愈64例,占94.1%,好转4例,占5.9%,术后半年随访无复发。结论动态喉镜技术治疗声带息肉可最大程度切除病变,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声带显微结构,促进发声功能恢复。

  • 标签: 动态喉镜 声带息肉 微瓣技术
  • 简介:目的总结乳腺癌切除同时应用腹壁动脉穿支(DIEP)皮行即刻乳房重建的手术经验,探讨DIEP皮即刻乳房重建的适应证及优点。方法2003年4月-2009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接受乳腺癌切除术患者21例(根治术6例,改良根治术15例),术前应用多排螺旋CT(MDCT)血管造影及多普勒血流仪探明穿支位置,乳腺癌切除的同时,解剖腹壁动脉穿支,形成腹壁动脉穿支蒂皮,与患侧胸背血管吻合,进行即刻乳房重建。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21例患者中,20例皮全部存活,1例出现皮远端1/3脂肪液化;胸部受区出现1例血肿;无腹壁膨隆、腹壁疝、切口脂肪液化等供区并发症;再造乳房外形满意,形态自然。结论乳腺癌切除同时,采用DIEP皮进行即刻乳房重建,可以使患者免受乳房缺失的痛苦,同时具有受区组织条件好、皮组织量丰富、供区损伤小及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即刻乳房重建方法。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即刻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重复癌即多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primarycarcinoma,MPC)是指在同一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以上互不相连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本病诊断标准为①每个肿瘤均为恶性;②每个肿瘤有各自的病理形态;③彼此排除互为转移的可能。MPC有同时和不同时之分,大多数文献认为不同原发性癌瘤发生时间相距在6个月以内者称同时性重复癌,6个月以上者为异时性重复癌。胃和食管是恶性肿瘤好发部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ASIK术后角膜植入上皮清除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633例(5134眼)LASIK术后发生角膜上皮植入的19例(32眼)的处理及预后情况,对清除上皮植入术后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结果本文中LASIK术后发生角膜上皮植入的19例(32眼)占0.72%(0.62%),通过对清除上皮植入术后上皮植人消失或静止。结论护理工作贯穿LASIK整个手术的各个环节,其中心理护理是关键.它是促使病人能主动配合手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并获得良好的视觉结果,保障手术成功及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 标签: LASIK 角膜瓣 上皮 植入 清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颏岛状皮修复上颌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例上颌窦癌、上颌牙龈癌、软腭癌患者行上颌病灶扩大切出术,同期采用颏岛状肌皮修复上颌骨缺损组织,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皮最小4.0cm×10.0cm,最大6.0cm×12.0cm。结果7例皮完全成活;1例皮部分坏死,经过坏死组织切除后,二期愈合。随访3~18个月。所有病例语言及吞咽功能恢复良好,面部外形较满意。结论颏岛状肌皮适合同期修复上颌组织缺损,疗效良好。

  • 标签: 颏下岛状皮瓣 上颌恶性肿瘤 修复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乳房缩小整形术治疗中重度乳房肥大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整形外科对19例女性患者(年龄18~54岁,平均36.2岁)38侧肥大乳房,以Robbins的垂直下蒂术式为基础,结合乳房血供、神经等解剖学进展,进行乳晕设计、位置等改进。结果19例38侧肥大乳房缩小整形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乳头乳晕血运障碍,乳头乳晕感觉正常,乳房外形效果满意。术中切除乳房组织量每侧385~1 525 g,平均570 g。术后随访6个月至8年,术后的倒T形瘢痕,均未出现增生性瘢痕,除2例肤色较深术后瘢痕色素沉着比较明显外,其余17例效果均满意。1例患者术后双侧乳头乳晕位置偏高,其余18例患者对乳头乳晕位置及形态表示满意。结论该术式可切除乳房组织量较大,乳头乳晕复合体血供稳定,是治疗中重度乳房肥大症切实可行的方法。

  • 标签: 乳房 乳房成形术 下蒂瓣法 乳房缩小整形术 乳房肥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