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7年前行二尖置换术的患者,现诊断为二尖置换术后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在体外循环下行二次二尖置换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效果满意。

  • 标签: 体外循环 再次二尖瓣置换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聚乳酸脂膜对于防止开颅去骨减压术后皮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间在院具有去骨减压术适应症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原则将上述8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于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和皮之间放置聚乳酸脂膜,用于防止手术后的皮和硬脑膜发生粘连。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不放置聚乳酸脂膜。6个月后均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皮粘连的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皮粘连率显著小于对照组(12.5%vs71.4.%),并且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也较对照组短,同时术后并发症也较对照组少,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的患者放置聚乳酸脂膜,术后无排斥反应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研究表明,在进行去骨减压术时,放置聚乳酸脂膜于皮和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之间,可以有效的防止再行颅骨修补术时发生皮粘连的情况,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聚乳酸脂膜 颅骨修补术 术后皮瓣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 人性化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二尖机械置换术后出现人工心脏瓣膜-患者不匹配(PPM)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共30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37例,女性165例,年龄23~65岁(46.95±11.31岁),手术方法均为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置换术,术后随访1年,按照随访的有效口面积指数(EOAI)≤1.2cm2/m2定义为PPM,分为PPM组及非PPM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围手术期及术后各项指标。结果术后1年出现PPM现象共61例,发生率为20.20%,其中使用25mm双叶32例(52.46%)、27mm双叶25例(40.98%)。PPM组在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体表面积、EOAI、平均跨压差及肺动脉压力与非PPM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PPM组术前、术后肺动脉压有统计学差异(P<0.001),PPM组术前、术后肺动脉压无统计学差异(P=0.07)。结论二尖置换术后出现PPM对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尽量使用较大型号的双叶机械以降低PPM现象的发生率。

  • 标签: 瓣膜-患者不匹配 二尖瓣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标准大骨减压术、常规骨开颅术分别治疗颅脑损伤(重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颅脑损伤(重型)患者,共5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骨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临床上治疗效果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的颅内压和GCS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和GCS评分都有所改变,观察组的颅内压明显比对照组低、GC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颅脑损伤(重型)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利用标准大骨减压术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明显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与常规骨开颅术的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颅脑损伤(重型)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标准大骨术与常规骨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重型脑外伤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给予实施标准大骨术,对照组实施骨开颅术,对比两组手术恢复优良率、术后患者颅内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恢复优良率、术后患者颅内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采用标准大骨术其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脑外伤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尖关闭不全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对30例二尖关闭不全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二尖关闭不全患者经手术治疗,术后死亡1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手术治疗二尖关闭不全心功能的改善明显,瓣膜修复术比人工瓣膜置换术的死亡率低,长期存活率较高,血栓栓塞发生率较小。

  • 标签: 二尖瓣关闭不全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皮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对近期本院18例皮移植术的患者的全方位护理,18例患者均移植成活。结论皮移植术后做好优质的护理,对于皮移植的成功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

  • 标签: 游离皮瓣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组织修复术后适宜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已进行口腔颌面组织修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的口腔护理,实验组行改良后的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中术区的红肿和疼痛程度、缝合处的分泌物情况以及口腔的清洁度、舒适度等方面。结果实验组的各方面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显效率为84.44%,高于对照组(57.78)(P<0.05);口腔中术区的红肿和疼痛程度更轻,缝合处的分泌物更少,口腔的清洁度及舒适度更好。结论对于口腔颌面组织修复术后的患者,改良后的口腔护理方法较常规护理的效果更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伤口恢复的时间,预防术后的感染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使口腔有更好的舒适度。

  • 标签: 口腔颌面 组织瓣修复术后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与游离皮修复腕部电烧伤创面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腕部电烧伤患者4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带蒂腹部皮组、吻合血管游离皮组,予以进一步治疗。结果吻合血管游离皮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带蒂腹部皮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带蒂腹部皮会显著影响到患者整体功能,不适合对手部精细功能、外形要求高的患者;而游离皮可适用于对手部外形以及精细功能要求高的患者,整体感觉最佳。

  • 标签: 带蒂腹部皮瓣 吻合血管游离皮瓣 腕部电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例去骨减压术后脑积水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行去骨减压术后患有脑积水的30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患者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有年龄、GCS评分、血肿位置、蛛网膜腔出血、伤后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颅内压。结论去骨减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脑积水,对其临床可控因素进行预防,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脑积水 危险因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灵敏高效的观察指标对皮移植术十分重要。针对护理人员循环观察经验有限的科室,我们设计了“再植肢(指)和组织移植术后循环观察表”,指标全面,内容丰富,实现了循环观察的灵敏性、瞬时性和汇总性。通过对我科106例皮移植手术后的实际运用,能及时早期发现血管危象,对挽救皮,减少皮局部坏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皮瓣 血管危象 表格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法治疗腋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腋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真皮下血管网皮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重度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轻度组为96.1,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法治疗腋臭,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 腋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三尖下移畸形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三尖下移畸形患者24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24例患者经超声诊断,隔和后下移畸形15例,隔下移畸形6例,后下移畸形3例。二维超声可显示三尖下移的程度,扩大的右心房以及右心室流出道的梗阻情况。脉冲和彩色多普勒可显示三尖反流的程度。结论三尖下移畸形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可以提供直观、可靠的诊断依据,诊断较为准确,可做为三尖下移畸形诊断的首选。

  • 标签: 三尖瓣下移畸形 超声心动图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骨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一共有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骨减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对病人采取大骨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大骨开颅减压手术治疗,不但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并发症相对比较低,具有安全有效性。

  • 标签: 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LASIK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对426例患者行飞秒激光制LASIK手术病人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中的配合及护理、以及术后的健康指导等全面护理。结果426例患者术中能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瓣膜游离、破碎、变形等严重并发症,也未出现角膜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效果好,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1天患者裸眼视力>1.0的为829眼(占98%),患者满意率为98%。术后1周裸眼视力>1.0的为832眼(占98.5%),患者满意率为98%。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1.0的为838眼(99%),患者满意率为99%。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1.0的为839眼(99%),患者满意率为99%。结论对飞秒激光制LASIK手术的术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及全程有效的护理是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关键,是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飞秒激光 LASIK 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主动脉狭窄的主动脉置换术的临床方法效果。方法选取临床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主动脉狭窄患者20例行人工瓣膜替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主动脉狭窄患者经人工瓣膜替换术治疗,术后发生出血1例,切口感染2例,均治愈出院,术后早期死亡1例,术后三个月死亡1例。结论主动脉置换可消除或显著减少由主动脉狭窄引起的左心室的压力超负荷。左心室收缩压及后负荷的显著减少,从而提高了射血功能和心排血量,降低心室充盈压。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人工瓣膜替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双蒂推进皮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例跟腱断裂术后伤口不愈合患者,应用双蒂推进皮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伤口感染控制机伤口愈合率,随访3个月观察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提踵及足跖屈肌力。结果17例患者30天伤口愈合率达100%。其中4例10天撤掉VSD敷料原切口轻度红肿,少许渗出,予以从皮内侧伤口应用雷夫诺尔纱条深层引流,后伤口全部愈合。随访3个月,除外一例69岁高龄患者遗留背伸障碍外,其他14例踝关节均屈伸自如,15例患者术后提踵及足跖屈肌力均达四级强。结论双蒂推进皮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探讨并推广应用。

  • 标签: 跟腱断裂 伤口感染 皮瓣 VSD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去骨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去骨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去骨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植物生存、死亡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GCS评分分别为(5.5±1.6)分、(5.6±1.4)分;术后GCS评分分别为(14.3±2.7)分、(10.2±2.5)分;治疗后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去骨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口腔冲洗对口腔癌皮修复术后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科收治的行口腔癌皮移植术的患者57例进行输液式口腔冲洗,使患者在口腔舒适度方面、口内皮伤口愈合时间和感染率这3项指标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输液式口腔冲洗对于口腔癌皮修复术后的患者效果好,舒适度高,患者配合程度高,临床感染率低。

  • 标签: 输液式口腔冲洗 口腔癌皮瓣修复 舒适度 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