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额、颏岛状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扩大切除术后形成的软组织缺损采用额或颏岛状转移修复缺损,观察组织存活情况及其修复效果。结果34例患者组织全部成活,未发生感染、坏死,外形及功能恢复均满意,术后随诊2年无复发,供区瘢痕轻微。结论采用设计灵活的额、颏岛状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额瓣 颏下岛状瓣 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皮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皮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手外伤科行上肢微型游离皮修复手部皮缺损的患者102例共118指,其中右手68例,左手34例,拇指皮缺损48例,食指30例,中指20例,环指15例,小指5例,均为不规则创面,面积(1.5cm×2.0cm)~(3.0cm×5cm)。结果本组102例患者(118指)均顺利完成手术修复缺损,118指皮均顺利存活,均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手指创面外观恢复良好,均无需再次手术修复。供、受区伤口均直接缝合并Ⅰ期愈合,供区仅残留局部线性瘢痕。术后出现静脉危象4例,经局部皮按摩、红外线理疗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价疗效,优38指,良74指,差6指,优良率为94.9%。结论上肢微型游离皮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游离皮瓣 上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青光眼患者采用巩膜咬切术结合巩膜可调节缝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巩膜咬切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合巩膜可调节缝合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青光眼患者采用巩膜咬切术结合巩膜可调节缝合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还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青光眼 巩膜瓣下咬切术 巩膜瓣可调节缝合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去大骨减压术后并发硬膜积液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例大骨减压术后并发硬膜积液病例.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处理进行讨论。结论硬膜积液大多愈后良好,在手术治疗的选择上,应用钻孔引流、腰大池置管引流、或两者兼用的治疗方法简易、安全、有效,更宜于基层医院神经外科的应用。结果本组9例手术治疗中,5例行钻孔外引流术,2例治愈,1例好转;2例积液复发;4例(包括复发2例)行钻孔引流+腰大池池置管引流,2例治愈,2例好转;1例单独行腰大池池置管引流后治愈;1例演变为慢性硬膜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治愈。

  • 标签: 去大骨瓣减压 硬膜下积液 钻孔引流 腰大池置管引流
  • 简介:目的为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缺失的病人建立一种供区隐蔽、损伤小,形态逼真,多数病人愿意接受的自体组织移植乳房再造的方法。方法在以腹直肌为蒂的横型腹直肌肌皮TRAM的基础上,保留腹直肌及其前鞘,形成以腹壁动脉及其肌肉穿支直接供血的横行下腹部游离皮进行乳房再造。受区血管选择同侧或对侧胸廓内动、静脉。根据再造乳房的水平高度,血管吻合点定位在不同肋间。皮移植后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本组用腹壁动脉穿支(deepinferiorepigastricperforator,DIEP)皮游离移植乳房再造,共46例,41例双蒂穿支皮的病例全部成活;5例单侧穿支供血的皮其中2例远端出现缺血现象。随访5个月-3年,再造乳房外形、质地满意,未见腹壁薄弱、腹疝等腹部并发症发生。下腹供区瘢痕隐蔽,同时也达到了腹壁整形减肥的效果。结论横行下腹部DIEP乳房再造,供区损伤小、组织量充足、血供丰富,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手术方法。DIEP也能根据需要修复多种软组织缺损,本方法在满足受区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供区的损伤。这种皮的应用代表了整形外科皮移植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外科皮瓣 乳房再造 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指导,小骨切除脑肿瘤的定位和治疗效果。方法应用Steah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显微手术切除23例脑肿瘤,总结其治疗效果及定位的准确性。结果23例脑肿瘤中全切除21例(91.3%),次全切除2例(8.7%);未出现症状加重及死亡病例。结论使用神经导航系统,手术定位准确、可靠,有助于肿瘤全切除及降低手术并发症,并且使手术切口个体化,不仅有利于头皮切口的愈合、疤痕小,而且使脑组织达到最小程度的暴露,有利于保护脑组织免受损害。

  • 标签: 神经导航 脑肿瘤 小骨瓣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 目前外科开胸换手术中使用的多为生物,随着时间的流逝,生物衰败不可避免。经导管“”技术已成为治疗外科生物衰败的有效手段。随着人口老龄化,再次手术的比例明显升高。二次开胸手术通常面临着比第一次手术更大难度和风险,病死率明显上升,而“”技术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创伤面积,病人恢复期缩短。本文针对1 例经心尖行二尖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 标签: 瓣中瓣 生物瓣置换术后 经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单叶卡是二尖机械置换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可以引发心脏疼痛、骤停等危险事件。单叶卡发生与血栓形成、机械故障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发生概率低,临床工作中容易出现误诊,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鉴于此,文章将旋转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二尖机械置换术后单叶卡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并总结相关经验,以供各位参考。

  • 标签: 二尖瓣机械瓣置换 单叶卡瓣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颞肌开颅与传统大骨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大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颞肌开颅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骨减压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由于骨窗大、减压充分,降压效果好,但存在许多并发症,而大骨开颅半骨减压的应用具有许多优越性。回顾分析本院自2000年以来应用大骨开颅病人150例,分成去大骨减压(A组)和去半骨减压(B组),把两组病例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 标签: 大骨瓣开颅 重型颅脑外伤 减压治疗 去大骨瓣减压 半骨瓣减压 手术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旋转皮和改良菱形皮修复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的54例面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7例,分别采用旋转皮、改良菱形皮。比较两组的术后切口长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切口长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满意度,试验组面侧颧颊部缺损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缺损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旋转皮和改良菱形皮修复面部缺损的疗效相当,临床上需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面部缺损 旋转皮瓣 改良菱形皮瓣
  • 简介:目的探讨上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修复同肢肘部、前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方法2002年5月-2008年6月,对11例肘部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以上臂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上臂外侧逆行岛状皮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皮均成活,经6~30个月随访,皮质地柔软、细腻、有弹性、外形佳,恢复一定的感觉功能。结论上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血运可靠,可恢复皮感觉,操作简便,是修复同肢肘部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上臂外侧筋膜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颏岛状皮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0.05~2023.12,1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样本资料,随机化分组,对照组(n=7)胸大肌皮修复治疗,实验组(n=8)颏岛状皮治疗。对比:(1)皮成活率、伤口感染率;(2)治疗满意度;(3)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研究结果有积极的改善,(P<0.05)。结论:颏岛状皮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疾病,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提升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颏下岛状皮瓣 口腔颌面部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05例二尖生物置换术手术及术后处理经验,以提高生物瓣膜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接受人工生物瓣膜置换术105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男77例,女28例;年龄44-79(62??4士12??2)岁.置换生物瓣膜129枚,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5例,房/室问隔缺损修补术3例.结果术后早期(<30d内)死亡2例,周漏、感染性心内膜炎各1例.院外随访12个月-11年,获访95例,随访率90??48%.随访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改善,无栓塞或出血等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生物瓣膜功能良好,无明显衰败迹象.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提高操作技巧,早期并发症的及时诊断防治,术后进行合理抗凝,可以获得良好临床效果.关键词二尖疾病,瓣膜置换术,生物瓣膜,临床应用Retrospectivestudyofclinicuseonresultofapplicationof105caseswithmitralbiovalvesTangPei-zhe,DongMing-feng,MaSheng-jun(Departmentofcadiacsurgery,LiaochengPeople’sHospital,Liaocheng,Shandong25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theexperienceofmitralvalvereplacementwithbiovalve??Methods105cases77casesofmale,28female;aged44-79(62??4±1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