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统计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的80例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的80例病患予以纳取,患者收集时间为2019.12月~2021.05月,分组,即为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40例结合心理护理)。就焦虑程度(SAS)、术前心率(HR)、血压(动脉压MAP)加以归纳、整合、对比。结果 展开护理以后就焦虑程度予以统计,观察组SAS评分相较对照组居更低水平[(16.33±2.57)分 vs (20.95±2.18)分,P<0.05];就术前应激反应予以统计,观察组HR、MAP相较对照组均居更低水平[(77.69±2.82)次/min vs (84.34±2.97)次/min,(106.84±4.29)mmHg vs (118.05±4.13)mmHg,P<0.05]。结论 对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可缓解术前焦虑情绪,改善应急指标,减轻心率、血压波动。

  • 标签: [] 心理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导乐分娩护理模式对自然分娩产妇妊娠结局、围产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均开展围产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开展导乐分娩护理,就两组产妇妊娠结局与围产期应激反应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催产、中转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娩24h后研究组患者IL-6、CRP、F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自然分娩产妇妊娠结局,缓解产后早期应激反应情况。

  • 标签: 自然分娩 导乐分娩护理 妊娠结局 围产期 应激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急性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施行系统护理服务的效果以及对减轻手术应激、改善神经功能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观察组为系统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Bathel指数)。结果 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Bathel指数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而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急性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施行系统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脑功能,帮助患者修复神经功能,有效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施行。

  • 标签: 急性重症脑外伤 系统护理服务 神经功能状态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PICC置管早期患者不同心理反应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以便在临床工作中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80例PICC置管早期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置管后患者心理反应与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的关联性。结果 非常担心患者主要认为PICC导管影响外露美观和患肢功能锻炼;对较担心的患者主要认为影响日常生活及家务劳动和影响家庭生活及社交活动;对不担心患者认为置管对工作、学习影响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社会支持不足影响最小。结论 医护人员对PICC置管早期患者应结合患者不同心理反应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提高置管患者的依从性、延长管道使用寿命、保证管道护理质量。

  • 标签: PICC 顾虑 肿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n=32)使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n=32)使用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精神状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2h,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但是观察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采取阿伐斯汀和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88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阿伐斯汀药物治疗,一共44例纳入到对照组,剩余一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左西替利嗪药物治疗,一共44例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的临床整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两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结论 临床中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为其提供左西替利嗪药物治疗效果优于阿伐斯汀,治疗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阿伐斯汀 左西替利嗪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的11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研究时间2018年5月~2020年3月。通过数字分组模式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西咪替丁,对比两组病情改善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用药结束时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存在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应用枸地氯雷他定和西米替丁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表现,帮助患者获得更良好的用药效果。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西咪替丁 枸地氯雷他定 症状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