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heart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以呼吸困难,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等体肺循环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综合征。病情危急,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特别重要。我院通过对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的搜集整理,旨在探讨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价值。

  • 标签: 中医 中药 心力衰竭 治疗进展
  • 简介:《素问·调经论》云:“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在随师临床工作中,我发现老师的辨证思路亦是以肾阳不足,血瘀痰凝为主症,治疗多温。肾助阳,活血化瘀。慢性心衰是临床常见重症之一,多年医疗实践,运用此法治疗,屡见成效。慢性心衰的发展,心肺两损,气血两耗,正虚邪实,最终精气被夺,出现心阳衰竭之重病。病理变化其标在心肺,其本在肾。

  • 标签: 心力衰竭 治疗 冠心Ⅰ号 肾阳不足 临床工作 慢性心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的病因临床变迁,显示病因谱,为本地区该病的进一步防治提供病因学参考。[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1987~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的方法对前十年与后十年两个时段的病因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①入选住院病例共1649例,其中前十年为646例,后十年为1003例;后十年住院病例平均年龄较前十年显著增加(68.31±13.87vs65.91±14.75,P〈0.05)。②两个时段原发病因构成比例显著不同,前十年以肺心病排在首位,后十年以冠心病排在首位。③两个时段比较,除高脂血症及脑血管疾病以外,后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贫血等共患疾病比例均显著增加;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④前后十年的诱因均以感染为主。后十年感染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比例呈上升趋势,与前十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本组调查的二十年间,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生了明显变化,提示临床防治策略应做出相应改变。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病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因心力衰竭在我院老年病科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症状分布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主占6285%,循环系统表现占4428%,消化道症状占4428%,泌尿系统症状占2714,神经精神异常占30%。结论心力衰竭是老年患者就诊的常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症状表现不典型,需加强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心力衰竭 老年人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具有发病突然的特点,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抢救,那么患者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一旦确诊患者患有心力衰竭,应该及时治疗,以此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减少并发症,缩小梗死范围,有效地保护患者濒死的心肌。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辨证论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措施和效果 。方法: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6 月本院急诊内科接诊的老年 重症心力衰竭病患 78 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划分成试验和对照组( n=39 )。 2 组都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分析 2 组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改善情况,比较疗效等指标。 结果:试验组的心率为( 84.97±6.82 )次 /min 、血压为( 82.96±6.73 ) mmHg ,比对照组的(

  • 标签:
  • 简介: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也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居高不下。近10年来随着对心衰病理机制的不断探讨,中医对该病治法也有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疗法 中医治则 病理机制
  • 简介:药源性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药物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致心肌细胞收缩无力,或影响心脏传导系统,诱发心律失常,使心脏泵血功能发生障碍而诱发。其他如可引起心肌缺血、过敏性心肌炎或急性过敏性心包炎的药物也可引起心力衰竭

  • 标签: 药源性心力衰竭 致病药物 防治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的常见中医证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在查阅文献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心力衰竭的专家咨询调查表,分别向国内9个省(市)13家大型中医医院的31位专家进行调查。结果:按重要程度排序,排在前面的依次为气虚血瘀水停、阳虚血瘀水停、气虚血瘀、心气亏虚等证型;从证型分布情况看,以本虚标实证为多,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血瘀、水停。结论:心衰的基本证型可概括为气(阳)虚兼血瘀和(或)水停、气(阴)虚兼血瘀和(或)水停。

  • 标签: 心力衰竭 中医证候 专家咨询表
  • 简介:心肾阳气互生互用,肾阳又为一身阳气之根本,心阳根于肾阳。心力衰竭早期以心气虚为主,气虚及阳导致心阳虚,最后发展到肾阳虚的重症阶段。慢性心力衰竭重症阶段,以肾阳虚为本,以在肾阳虚基础上产生的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为标,所以在治疗上应标本同治,以温肾助阳为主兼活血利水。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重症 心肾相关 温肾助阳 活血利水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不断的老龄化,慢性心衰患者的患病率日渐趋长,已成为影响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蒙医学将心衰的临床症状归属为“吉如很哈崩”的范围,笔者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结合蒙医临床上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行总结和分析,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吉如很哈崩、蒙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蒙医科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例资料特点。方法:以我院接诊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结合蒙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衰症状、心功能分级等指标情况。结果: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衰症状、心功能分级等指标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蒙西医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