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人的各种适应性障碍及一系列新的心理、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都明显增加。资料显示,在中国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病人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障碍、心身疾病、

  • 标签: 中医心理治疗 心身疾病 初诊病人 适应性障碍 综合性医院 行为问题
  • 简介:试图整理欧文.雅洛姆有关存在孤独这一终极关怀的心理治疗理论,并尝试对其做出客观评价。存在孤独是比人际孤独、内在孤独更深刻的孤独,人在面对死亡、自由以及经历成长时就会体验到这种孤独感。人际关系是对抗孤独的重要力量,成熟的关系具有一系列特征。但如果将他人当作逃避孤独的工具将产生人际精神病理,导致失败、扭曲的人际关系。治疗师可以利用存在孤独的概念来帮助病人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面对孤独。治疗师与病人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 标签: 欧文.雅洛姆 存在孤独 人际关系 心理治疗
  • 简介:老子"无为"及"柔"的思想对心理治疗,包括对认知疗法的本土化有不少启示,其中,"无为"解释为"不刻意为之"比较合理。老子道学的主旨是"尊道而贵德",它可以作为心理治疗师的道德操守及其在心理治疗中引导来访者的原则。老子"以偏纠偏"的思想可以引出"实者牵制,虚者取代"的心理治疗原则,使来访者恢复平衡和谐的心态。总之,将老子的智慧引入心理治疗,将促进心理治疗的本土化,使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得到丰富和发展。

  • 标签: 老子 无为 道德
  • 简介:综合医院发展精神卫生服务一直缺乏较好的操作模式.通过分析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必要的心理干预在临床科室的缺位,提出介入心理治疗这一操作模式,并对其概念、特点、必要性及可行性加以论证,继而论述具体运行方案,并对本模式存在的不足加以讨论.

  • 标签: 精神卫生服务 医院管理 医疗模式
  • 简介:通讯作者肖爱军(1954-)女,汉族,主任护师,本科,长期从事老年病护理管理工作摘要目的根据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活动变化,按心理管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以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心理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心理演变过程、针对心理问题进行疏导、确定心理治疗方案、采用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结果实施心理管理路径组的患者疾病预后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经心理管理路径治疗可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脑外伤后综合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脑外伤后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定期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疗效评分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第3个月及第6个月干预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加用心理干预治疗脑外伤后综合症可显著促进该综合症的康复,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心理治疗 脑外伤后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合式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疗效。方法使用酒精依赖疾患识别测验(AUDIT)、CCMD-3酒依赖诊断标准进行筛选,选择自愿参加小组治疗的30例酒依赖患者列为入组对象。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为测评工具,治疗后随访6月以上。结果治疗后SAS、SDS、SDSS测评均明显减分。复饮6例,占20%。结论酒依赖患者药物治疗同时因人而异地采用整合式心理治疗,酒依赖患者的复饮率可降低80%,疗效显著。

  • 标签: 酒精依赖 整合式心理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量表测评评价心理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45例伴有抑郁状态的RA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5例与抗风湿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与抗风湿和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与抗风湿、抗抑郁治疗联合CBT,并对其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通过统计处理评价心理疗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前评分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联合治疗组的抑郁状态改善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心理治疗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