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在门诊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来自在门诊接受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0例采用单纯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60例采用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结合心理治疗,作为研究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显著,副反应轻微,但研究组较对照组起效快,依从性好。结论在门诊抗抑郁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同时,应注重配合心理治疗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心理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糖尿病患者群的抑郁症发病率,复发率及持续时间都要高于整体人群,糖尿病有抑郁症的患者更疏于调整自身疾病,更容易蒙受种种并发症的损害,现在的糖尿病治疗越来越强调糖尿病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改善心理状态,亦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通过日常护理和社区护理干预,使患者病情稳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团体心理治疗与无任何干预治疗对网瘾青少年临床表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青少年治疗后的临床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在临床中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良好的疗效表现。

  • 标签: 团体心理治疗 青少年 网络成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团体心理治疗与无任何干预治疗对网瘾青少年临床表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青少年治疗后的临床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在临床中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良好的疗效表现。

  • 标签: 团体心理治疗 青少年 网络成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开展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治疗的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与实验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与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实验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青少年焦虑症状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治疗方案中加入心理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症状,降低患者焦虑程度,促进青少年患者执行能力和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青少年 焦虑障碍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及讨论心理疗法对于青年抑郁症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青年抑郁症病人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分组,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病人,其中参照组的病人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病人提供心理疗法,对两组病人2个月后在生活和情绪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2个月的护理后,发现研究组的病人治疗效果显佳,病人在生活和情绪方面均有很大改善,可以进行研究,p>0.05。结论:对于青年抑郁症病人应用心理护理发现此项措施可提升病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心理负性情绪,此项措施具备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疗法 青年抑郁症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支持性心理治疗治疗抑郁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二组,即支持性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疗效。结果经过8周治疗,二组SD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二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近期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 标签: 支持性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抑郁症 护理措施 情感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心理治疗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探讨实施护理策略在护理此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130例病人,均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精神治疗的病人,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S组与Y组。S(常规护理),Y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策略),对比两组病人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Y组病人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S在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安全隐患 心理治疗科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药物与心理治疗用于抑郁症伴焦虑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乱序均分为30例单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以及采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干预后的不良心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预后SDS、SAD评分比对照组患者更低,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抑郁症伴焦虑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进行联合治疗的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以及预后生存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抑郁症伴焦虑 药物治疗 心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现代社会中的人,一方面享受着现代文明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又普遍面临着持续紧张、快速的节奏和激烈的竞争,频繁的心理应激与过度紧张的困扰巳成为影响人们心身平衡的主要因素。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指没有明确客观对象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焦虑状态在焦虑体验的同时,还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单纯地护理疾病为主,护士只限于执行医嘱、打针、发药、输液等。被人们错误地认为护理工作不需要什么学问,然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护理模式的转变,从而推动了医学护理工作的向前发展,并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为适应现代医院的要求,护士在对其心理治疗中发挥着一定的角色作用。

  • 标签: 焦虑症 护士 心理治疗 角色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中采取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确切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介于2020年4月-2021年6月,纳入我院84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为分析样本,以红篮球法分为参照组(行人际心理治疗),研究组(行认知行为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评分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广泛性焦虑障碍 人际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抑郁症合并非自杀性自伤患者采取心理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抽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门诊治疗抑郁症合并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5)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n=15)患者增加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自我伤害行为量表(SIBS)及抑郁情绪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IBS量表评分结果及SDS量表评分结果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两项量表评分结果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两项量表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结论:对抑郁症合并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采取心理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及自我伤害行为。

  • 标签: 非自杀性自伤 抑郁症 心理治疗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重型肝炎患者采用一般支持心理治疗与认知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性肝炎患者72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采用心理支持护理与认知疗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肝炎相关生化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一般支持心理治疗 认知疗法 HAMA HAMD 深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对卵巢癌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 68例卵巢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4),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展开团队积极心理治疗(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癌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在卵巢癌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癌性疲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团体积极心理治疗 卵巢癌 癌性疲乏 生活质量
  • 简介:17岁的夏同学性格内向、孤僻,初二时喜欢地理老师,但因为老师已婚,又觉得喜欢老师是不对的,怕老师看出自己的想法,不敢与老师对视,逐渐发展到对所有人的目光都不敢对视,不敢出现在公共场合,在公共场所就会脸红、心慌、胸闷、手心出汗等,就诊时已不能正常上学,视为社交恐惧症。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心理疾病 社交恐惧症 公共场合 公共场所 老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眩晕的发生、发展、愈后均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较密切关系,能否针对心理因素进行恰当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作者对我院眩晕病人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心理因素与眩晕发病有一定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眩晕 心理因素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