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捻转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血浆及肾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影响,探讨捻转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H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A)、针刺留针组(B)、捻转法组(C)、捻转泻法组(D)和平补平组(E),每组12只。12只WKY大鼠作为空白组(F)。各针刺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法针刺"太冲穴",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只做与针刺组相同抓捉刺激,不做针刺处理。治疗结束后,取全血和大鼠肾脏,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及肾组织中肾素、AngⅡ含量,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血浆及肾组织肾素、AngⅡ含量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捻转法组、平补平组和针刺留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捻转泻法组血浆及肾组织肾素、AngⅡ含量明显降低,与捻转法组、平补平组、针刺留针组和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捻转泻法能有效降低SHR大鼠血浆及肾组织肾素、血浆AngⅡ含量。捻转泻法对SHR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循环及组织中肾素、AngⅡ含量的变化有关。

  • 标签: 捻转补泻手法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 简介:《痿论》云:五脏使人痿,而本于肺热叶焦。终之曰:治痿独取阳明。是痿病原于手太阴一经,以热相传而成,而治之者,惟取足阳明一经以为要。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总宗筋而束骨以利机关。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手足不用而成痿。是痿之来,起于肺经,而治则取于阳明。后人谓独取阳明,此"取"字有教人之意。是以丹溪独引越人南方、北方之法,以发明"独取阳明"之旨。究未能尽所以取阳明之义,而意反有相戾者。

  • 标签: 泻南补北 宗筋 肺热叶焦 痿病 束骨 丹溪
  • 简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作为一个独立疾病,其问世的时间还较短暂,许多相关的问题还不为中医所熟知.因此,如何拓宽对慢阻肺相关问题的认识,不断地来丰富它的中医辨证内涵,就成了摆在中医面前的重要课题.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补虚泻实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小儿推拿手法中频率快慢泻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72例小儿便秘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平均为 3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儿推拿手法中频率快慢泻法治疗,进一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 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 94.44%、 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2)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 5.56%、 33.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小儿推拿手法中频率快慢泻法的应用,可提高小儿便秘患儿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小儿推拿手法 中频率快慢补泻 小儿便秘 临床疗效
  • 简介:本方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酒炒)、黄芩、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当归(酒炒)、生地(酒炒)、柴胡、生甘草组成。具有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之功。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肝胆湿热下注证。

  • 标签: 龙胆泻肝汤 应用指征 典型案例
  • 简介:摘要:目的:比对分析常规针刺联合傍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均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额外接受傍针刺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同时期的VAS评分。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②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均较高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随着治疗的进展,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持续降低,但观察组同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针刺联合傍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单一治疗。

  • 标签: 肩周炎 常规针刺 傍针刺
  • 简介:虽然针刺长久以来被应用于治疗疼痛,但其所蕴含的细胞机理和分子机理却没有被完全了解。其中所涉及的过程包括大脑产生能够结合个别区域神经元细胞的阿片样物质(一种缓解疼痛的化学物质)的能力,以及神经元细胞产生这些内生性阿片样物质受体(μ-阿片受体,即MOR)的能力。

  • 标签: 缓解疼痛 传统针刺 分子机理 国外研究 Μ-阿片受体 阿片样物质
  • 简介: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迁延性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往往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甚至生长停滞等严重后果,而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目前没有特殊疗法,疗效欠佳.从1999年4月至2003年8月笔者采用自拟中药复康方加味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共8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腹泻 中医药疗法 临床观察
  • 简介:五更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黎明前腹部冷痛或胀痛,肠鸣即后则安。本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时可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诸医家采用中药口服、温针灸、贴敷等方法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对近几年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总结中医治疗五更方法及经验。

  • 标签: 五更泻 中医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肩周炎的针刺辩证治疗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患肩局部和同侧下肢相对应的特定穴对症治疗,主要穴位有肩三针、天宗、外关、阳陵泉、足三里、中平奇、悬钟等。结果330例患者中,临床痊愈占285例,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例5例,总有效率9848%。结论对肩周炎的治疗,关键在于辩证治疗,根据患病原因、病程长短采用祛风散寒、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等方法辩证治疗,同时根据病变部位经络所在,对症治疗。肩周炎的治疗,只要治疗规范、对症,同时患者配合功能锻炼,防止患肩受凉吹风,愈后良好。

  • 标签: 肩周炎 针刺疗法 辩证治疗 肩三针 阳陵泉 中平奇
  • 简介:山药,《本草纲目》中说它“虚赢,除寒热邪气,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阳。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主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赢瘦,充五脏,除烦热。”还能“五劳七伤,开达心孔”。

  • 标签: 山药 本草纲目 补虚 五劳七伤 防癌抗癌 虚劳
  • 简介:笔者运用巨刺法,取申脉穴治疗肩周炎收到满意效果。若病程短,可一针一次立效;若病程长,一般10天左右即可收效。

  • 标签: 肩周炎 中医药疗法 申脉穴 针刺
  • 简介:目的:观察龙胆肝汤配合针灸内外合治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口服龙胆肝汤,针刺带状疱疹四周,艾灸带状疱疹局部。结果:治疗46例,治愈32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结论:龙胆肝汤结合针灸能取长补短,疗效高,疗程短。无副作用。

  • 标签: 带状疱疹 龙胆泻肝汤 针灸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肺养血方对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西医心衰治疗和抗贫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肺养血方,8周后,观察2组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铁(Fe)、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合度(TS)水平。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及RBC、HGB、HCT、RDW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益气肺养血方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贫血情况,提高RBC、HGB、HCT的水平,降低RDW水平。

  • 标签: 益气泻肺养血方 心力衰竭 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
  • 简介:  从2004年10月~2006年9月,我们采用龙胆肝汤加减配合按摩神门、中冲治疗失眠9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失眠/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探究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中医针刺(主穴:健侧合谷穴及患侧颊车、太冲、牵正、地仓、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治疗,两组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14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良好。

  • 标签: 针灸疗法 面瘫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体针治疗.持续治疗28d,于治疗14d和治疗28d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d后与治疗前比较麦吉尔疼痛问卷(McGillPainQuestionnaire,MPQ)各项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更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28d后与治疗前比较,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1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丘脑痛有较好疗效,头针与体针并用治疗丘脑痛疗效尤为显著.

  • 标签: 中风 并发症 丘脑病变 头针 针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