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胫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开展研究时,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研究中遵循1:1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3例)以及观察组(63例),为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组间对比。结果: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全髋关节置换,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小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生命质量评分以及术后疗效进行组间对比,小组间对比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髋关节置换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时具备不同的优缺点,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进行选择,以此来更好的保证治疗的效果。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对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设定为74名,于研究期内(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从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筛取,按照等量随机分组原则对74名患者进行分组,组别命名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操作方便,安全性佳,临床疗效显著,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髋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方法: 研究中一共选取 48 位接受髋关节置换患者, 2018 年 7 月是开始时间, 2019 年 7 月是截止时间。使用 Excel 表格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纳进后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单数的为观察组( 24 例),双数的为对照组( 24 例 ),分别行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最后用统计学的途径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两组中心动过缓、低血压以及低脉氧的心肺功能指标异常发生情况有差异,且恶心呕吐、头晕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好。

  • 标签: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实施心脏瓣膜病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方法:择取 120 例我院纳入的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8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利用抽签 法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分为 60 例。参照组治疗 措施为心脏瓣膜病手术,实验组予行心脏瓣膜病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讨论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 房颤转复率。结果: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术后 3个月、 6个月、 1年左心室射血分数具有一致性, P> 0.05,实验组术后 3个月、 6个月、 1年左心房内径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术后 3个月、 6个月、 1年房颤转复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心脏瓣膜病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心功能,其房颤转复率水平有所提升。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房颤 心脏瓣膜病手术 同期射频消融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 以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为主,之后对选取的患者进行平均分组,保证每组各有 37例患者,一组以全髋置换为治疗方式,命名实验组,一组为宜半髋置管为治疗方式,命名参照组,最终对比临床效果,结果:通过统计学处理后发生,在手术各指标的对比结果上可看出,差异显著,结果为 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结果上可看出, p<0.05,差异明显。结论 虽然全髋置换中出血量较多,但是采取全髋置换的患者其术后的恢复速度较快,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人数较少,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而言,较为适宜,虽然半髋置换中出血量较少,但是相比全髋来讲,降低了术后的恢复速度,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适宜老年患者,因此,全髋置管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治疗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的治疗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即2019年6月-2020年6月,依据患者疾病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即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55例为观察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心力衰竭患者55例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行针对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研究组为96.36%,两种治疗效果均有显著疗效(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变并存其他心脏病患者时,可以采用针对性治疗,即根据疾病的差异性制定治疗方案,能够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心脏病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很多患者在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都会出现假体脱位的情况,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患者早期假体出现脱落的原因,并针对相关预防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针对患者早期出现假体脱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按照不同的假体脱位预防对策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对比患者的预防效果。结果 在所有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中,为预防患者出现假体脱位,采用不同方式进行预防干预后,发现观察组髋关节脱位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针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发现两组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位置异常属于早期假体脱位的重要因素,医生进行相关操作时,对假体放置和操作进行规范,并对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进行正确指导,可以让患者术后早期脱位的出现得以有效避免,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假体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 防治措施 脱位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对关节功能的作用效果。方法:从做完膝关节置换的病人中抽选 40例 均分为两组,A组行常规疗法, B组行中西医结合。结果: B组膝关节活动度、功能评分、优良率皆在 A组之上, P均< 0.05。结论:选择中西医结合不仅能够更好地强化关节功能,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活动度。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关节功能 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在对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诊断中, 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对其有何作用价值 。方法:本次实验需分为 两组研究对象,调取 在我院接受诊断 的老年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其临床诊断资料共 640 例,其中经超声心动图确诊患有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患者有 285 例,为瓣膜钙化组,其余 355 例为无瓣膜钙化组,即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心脏房室大小、心脏瓣膜形态、厚度、活动度、回声、左室壁厚度和左心功能。 结果: 285 例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患者中,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其中主动脉瓣钙化发病率( 73.68% )最高,二尖瓣环钙化( 14.75 %)次之。瓣膜钙化组患者 左室增大 、 左室壁肥厚 、 射血分数< 50% 和 心率失常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P< 0.05,具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超声心动图可以及时发现左心功能及形态的异常,检查具有无创性, 值得推广, 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超声心动图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妊娠及分娩阶段孕妇会受到极大的心脏负担,并且随着心脏负担的加重孕妇心功能偏低,那么心脏意外随时都会产生,情况严重的话还会死亡。因此现阶段妊娠疾病类型中合并心脏病发生概率在百分之零点七至百分之一之间,成为孕产妇死亡的重大因素之一。本文便针对妊娠合并心脏病产生的相关因素以及心功能级别判断方式,简要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心内科处理手段。

  • 标签: 妊娠 合并心脏病 心内科 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教育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恢复应用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 2016 年 2 月~ 2018 年 2 月本科室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 98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 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施以延续性教育,包括制定个性化功能锻炼指导、电话随访、定期上门随访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的有效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对术后功能锻炼健康指导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延续性教育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全髋关节置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 标签: 延续性 健康教育 全膝置换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估531例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病因构成及治疗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我院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31例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按病因分为药物性肝衰竭组,乙肝病毒肝衰竭组,其它病因肝衰竭组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531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乙肝组193例,占36.3%,药物组74例,占13.9%;有458例患者好转出院26例放弃治疗,48例恶化,总体好转率为86.2%。在分组中,药物性肝衰竭组的治疗好转率(77%),乙肝病毒肝衰竭组最好转率(83.4%),其它病因肝衰竭组好转率(85.6%)。结论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以乙肝患者为主,占36.3%;通过TPE的治疗有能迅速缓解症状,总体好转率为86.2%,具有预防和减轻肝功能的衰竭及其他脏器损伤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的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从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血浆置换 慢加急性肝衰竭 凝血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80岁以上高龄人群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80岁以上高龄行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120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安全性处理方式。分析120例80岁以上高龄行关节置换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20例80岁以上高龄行关节置换治疗患者之中,无死亡病例,死亡率为:0.00%;术后出现假体周围骨折与短暂性认知障碍患者例数分别:2例、7例;110例患者经康复锻炼之后能够借助扶行器进行下地行走;120例患者经术后3个月随访调查发现Harris评分为:73.33±5.23 分,与术前:33.33±3.64 分相比,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岁以上高龄人群行关节置换治疗的围手术期要做好对应的安全性处理措施,以此改善预后。

  • 标签: 80岁 高龄人群 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伐沙班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纤颤 (NVAF)患者中抗栓治疗的疗效与相关并发症。方法 选取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纤颤 (NVAF)患者 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78例 )和对照组 (80例 ),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利伐沙班 (10 mg/d)抗栓治疗,对照组选择华法林并使抗凝强度维持在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2.0~ 3.0,随访 1年。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次数、再入院次数、再住院时间、临床事件 (栓塞、出血及死亡 )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再住院时间、再入院次数、主动随访次数、被动随访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且轻、中度出血及严重出血的发生率,治疗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栓塞、死亡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 在老年 NVAF患者中,小剂量利伐沙班抗栓治疗在部分方面优于华法林。

  • 标签: 非瓣膜病心房纤颤 老年 抗栓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干休所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为该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必要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择干休所 2019年度收治的 8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照收治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则运用综合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研究,总结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7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显著,疗效差异具备统计意义, P<0.05。结论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以通过血气分析、病原学检查、血清电解质检测、心电图、 X线检查等方式诊断,补充常规治疗方法,对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方案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当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干休所 老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