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手术的最佳方法,本研究使用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即全膝关节置换以及单髁置换。方法将80例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研究组则使用单髁置换的治疗方式,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治疗情况和生命体征指标。结果在治疗后,各个组别的患者均发生好转,然而研究组的疗效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单髁置换对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来说具有很好的效果,治疗效果明显,且患者预后改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单髁置换术 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良胃管在小儿鼻负压置换中的应用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满意度,减轻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6年3月~2019年3月共收治的12216例接受鼻负压置换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洗鼻过程中使用胃管替代原鼻管接头对患儿进行洗鼻操作。洗鼻后比较改良前后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属对改良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①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由改良前的89.77%提高到96.56%,治疗有效率由91.31%提高到97.89%;②并发症发生率由5.11%降低至1.02%;③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由87.79%提高到98.06%,改良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鼻负压置换中改良胃管,能减少对鼻粘膜的损伤,减少并发症,降低了患儿和家长的恐惧感,提升诊疗水平和满意度,操作用耗材成本降低,减轻了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胃管 鼻负压置换术 洗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无痛模式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例行TKA患者,对其开展全程无痛护理,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该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该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为无痛。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结论针对行TKA患者,通过开展全程无痛护理,能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全程无痛模式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随机从中抽取74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固定(PFNA)治疗,而观察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对比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髋关节能改善的优良率显著较高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比对照组少,相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和中出血量,观察组都多于对照组,各组指标对比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效果更显著,其术后并发症少,对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高龄老年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补救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n=39)和预见组(n=39),收治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3月。预见组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手术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髋部关节Harris评分和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预见组患者髋部关节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预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1%)优于对照组(23.1%),P<0.05。结论通过对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我院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髋部骨折 Harris评分 人工关节置换术 补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行人工关节置换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用人工关节置换进行治疗。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并针对临床护理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后恢复状况,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术后的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高龄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改善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的10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进行了个性化护理。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情况、髋关节功能、独立生活能力、疼痛和焦虑水平、髋关节置换后下床锻炼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并发症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后 功能恢复 康复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抽签均分为PFNA组和人工组进行分组研究,分别行PFNA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人工组,术后1、6、12个月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人工组(P<0.05)。结论相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PFNA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更佳,创伤小、恢复快,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PFNA内固定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胎儿心脏筛查的孕妇1000例,所有孕妇均接受胎儿心脏超声筛查,观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结果。结果1000例孕妇中,超声筛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共计47例,诊断准确率94.00%(47/50),误诊率6.00%(3/50)。孕妇引产、经产后50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室间隔缺损准确率为91.67%,法洛四联症准确率为90.00%,房间隔缺损准确率为87.50%,左心发育不良准确率为100.00%,右心发育不良准确率为100.00%,永存动脉干准确率为100.00%,心脏横文肌瘤准确率为80.00%,心内膜垫缺损准确率为66.67%,心脏超声筛查与引产、经产确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先天性心脏病准确率高,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 准确度,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10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检查。观察两项检查结果,并对比高血压性心脏病阳性检出率情况。结果⑴心脏彩超检查50例患者左房增大,31例患者左室肥厚、40例患者左室扩大;心电图检查19例患者左房增大,61例患者左室肥大,74例患者左室电压增高。⑵心脏彩超阳性检出率69.52%较心电图49.52%来说更高,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准确率更高,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彩超 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利伐沙班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71例华法林治疗)与实验组(71例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72h后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等相关凝血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63%)明显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利伐沙班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华法林治疗。

  • 标签: 利伐沙班 非瓣膜性房颤 抗凝治疗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实施益气养阴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气阴两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中药。3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血脂、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在心电图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4.85%、60.61%;在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上,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中药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益气养阴 中药 糖尿病合并心脏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将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用于肺栓塞患者诊断中,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接受的67例确诊为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均给予心脏彩超及心电图诊断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准确率,评价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行心脏彩超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8.51%,行心电图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9.10%,两种诊断方式准确率相比,明显心脏彩超更高(p<0.05)。结论与心电图相比,心脏彩超用于肺栓塞患者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可提升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开展治疗工作提供有力依据,使患者可及时接受相关治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保障生命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心脏彩超 心电图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期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选取62例拟行射频消融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无缝隙组,分别在围期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比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2组对护理配合、护理技能、护理责任感的满意度评分。结果无缝隙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对护理配合、护理技能、护理责任感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期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缩短术前准备和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还可提高满意度。

  • 标签: 肝癌 射频消融术 围术期 无缝隙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疾病中应用序贯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方式的最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一是Z组,其二是H组,每组患者均27人,Z组患者采用序贯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方法治疗,H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单纯的血浆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发现Z组患者指标恢复情况更好;同时Z组患者的总治疗效率高于H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疾病中应用序贯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方式具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PT、PTA、ALT、TBA、TP等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显著好转,因此值得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序贯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 慢性重症肝炎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