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可靠方法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8株及产IMP-1金属争内酰胺酶标准株一株,分别采用纸片增效法和双纸片协同实验检测金属酶表型,比较其结果。结果和结论:纸片增效法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而纸片协同法是相对可靠的检测金属酶的方法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金属Β-内酰胺酶 耐药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在体尾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麻醉后固定大鼠,清洁脱脂尾部,使用神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测定大鼠尾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正常大鼠尾神经传导速度约为60.8m/s。结论:本方法测定大鼠在体尾神经传导速度简便、快捷和可靠。

  • 标签: 大鼠 尾神经 传导速度 检测方法
  • 简介:对30名正常青年人分别采用左、右手按键测定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我们发现,当靶刺激或非靶刺激出现时,不同的手按键,各导联诱发的P3或P2波的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当靶刺激出现时,不同的手按键能引起按键手对侧半球后部P3波电位值的降低,而颅顶中线各导联之P3波电位值无明显差异。

  • 标签: 事件相关电位 按键 潜伏期 波幅
  • 简介:呼吸控制率的测定是研究能量代谢的重要方法之一。国内目前所测呼吸控制率多数是测定肝脏等器官的线粒体。心肌组织由于其结构特点,测定其线粒体呼吸控制率的文献不多。本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对测定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的条件进行了一点初浅的探讨。

  • 标签: 反应介质 心肌线粒体 呼吸 控制率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上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候群,以及尿糖阳性,血糖升高。由于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可导致全身血管广泛的病变,为了了解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我们应用TCD技术,对87例糖尿病患者的颅内动脉进行了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TCD检测 血流速度 糖尿病患者 颅内动脉 神经电生理 异常率
  • 简介:标本的采集方法较多,我们认为最适宜作不育诊断的精液分析还是采用手淫的方法最佳,并且最好禁欲4至7天,禁欲时间过短则不成熟的精子较多,且精子数量可能受影响,时间过长则死精子、异型精子可能增多。收集标本,必须用清洁后干燥,适当大小的玻璃瓶或塑料杯盛装,且此瓶应尽量接近体温的温度(不低于20℃,不高于40℃)。

  • 标签: 精液常规 精子数量 诊断 标本 体会 精液分析
  • 简介:在人的头部表面安放探查电极,借助专用设备(脑电图仪)进行百万倍放大,乃至获得大脑自发性生物电活动的记录图谱,称为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从脑电图学来看,探查电极的位置选择在头皮表面进行记录所获得的脑电活动,称为头皮脑电图(一般意义上即称脑电图):如果探查电极直接安放在大脑皮质表面、

  • 标签: 脑电图仪 检测结果 大脑皮质 生物电活动 头皮脑电图 专用设备
  • 简介:系统结构简介本系统由386微机系统,TVGA显示器,高精度24针打印机,配备先进的运放及A/D转换系统组成。导联输入采用国际流行的校正导联即“Farnk”导联系统。导联系统采用一套装制多项用途,各导联转换由键盘控制。软件设计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

  • 标签: 正交心电图 导联系统 检测系统 心向量图 12导联 ECG异常
  • 简介:目的:验证去趋势波动分析法应用于脑电信号分析时的有效性。方法:使用去趋势波动分析算法分析不同状态下的脑电信号,把得到的标度指数值进行比较。结果:从心算状态、睁眼状态到闭目安静状态的标度指数越来越大,这表明从心算状态、睁眼状态到闭目安静状态下脑的动力学活性越来越低,并且在时间上具有长程相关性。结论: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在探索不同脑功能状态下EEG的标度指数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 脑电信号 标度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老年病人股骨手术的椎管内麻醉方式.方法:选择老年病人63例,把病人分成3组:持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21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19例,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OCSEA组)23例,分别作硬膜外麻醉、常规腰麻及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及血压变化的情况.结果:硬膜外麻醉组的麻醉效果略差于另2组,CSEA组和OCSEA组的麻醉平面比EA组更易控制,OCSEA组的循环比其它2组更稳定.结论:小剂量、小容量、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适合老年病人下肢手术的麻醉.

  • 标签: 老年病人 麻醉方式 椎管内 股骨 复合硬膜外麻醉 手术中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早期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Sb)的高低将174例患儿分成两组:甲组110例,为相对低胆红素浓度组(Sb≤342μmol/L);乙组64例,为相对高胆红素浓度组(Sb〉342μmol/L)。两组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17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共有218耳异常(62.6%),甲、乙两组比较,乙组异常率明显增高(P〈0.01),甲、乙两组V波反应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有影响,异常率与浓度升高呈正相关。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简介:以NaoH溶液(0.01N)滴定法观察正常小白鼠十二时畏基础与最大胃酸分泌量及利血平性胃溃疡小白鼠的最大胃酸分泌变化,并在基础与最大分泌节律的峰,谷值时辰分别电针“足三里”穴,观察其胃酸分泌变化。结果:1.正常小白鼠基础与最大胃酸分泌均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夜(酉~寅时)多于昼(卯~申时),二者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25)。基础分泌峰值在酉时,

  • 标签: 胃酸分泌 基础分泌 平性 最大胃酸分泌量 昼夜节律性 谷值
  • 简介:目的:观察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条件下,胎鼠(E14.5,E17.5),新生鼠(P0,P4)以及成年鼠肝脏中鼠β-防御素3(mouseβ-defensin3,mBD-3)基因表达。方法:100只孕鼠随机平均分成2组:LPS感染组(E14.5、E17.5、P0、P4、a-dult),正常对照组(E14.5、E17.5、P0、P4、adult)(n=50)。LPS感染各组分别于E13.5,E16.5,E17.5(Embroynicday)天,孕鼠腹腔注射550μg.kg-1LPS(100μl),同时正常对照组也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h后取出肝脏。提取RNA及蛋白,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mBD-3的RNA及蛋白表达;同时取出左半肝经4%多聚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mBD-3的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肝脏在胎鼠以及新生鼠期均未检测到mBD-3的表达,而LPS感染组小鼠肝脏在胎鼠以及新生鼠时期均检测到大量mBD-3的阳性表达,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mBD-3在正常的胎肝以及新生小鼠肝脏中未检测到表达,在LPS的诱导下,其在不同发育期小鼠肝脏组织中表达均明显增高。这提示不同发育阶段小鼠肝组织在受到外界感染侵袭后,mBD-3可能是肝组织抵抗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抗菌分子。

  • 标签: mBD-3 胚胎 小鼠 RT-PCR Westernblotting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正己烷中毒神经电生理的损害及转归。方法:对9例患者进行了9次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9例神经电生理指标异常一年半后有明显好转。结论:追踪检测结果说明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广泛的,经治疗后有明显好转。

  • 标签: 正己烷 神经电生理学
  • 简介:本文分析了14组不同时间长度的数据段,从脑电背景和突发(异常)脑电活动两个方面观察其对BEAM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数据段对脑电图背景分析的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异常成分含量的数据段随其含量的多寡结果各异。异常成分含量大于25%的数据段对BEAM结果影响显著(P<0.01)。本文提出:1.脑电背景分析,可截取不少于30秒数据段分析。2.突发(异常)脑电活动分析,截取的数据段必须含有25%以上的异常成分。3.对背景活动和突发(异常)成分分别进行分析,有利于获得两者各自的特征,结果更准确。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脑电图 频谱 数据段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重症儿童手足口病(HFMD)不同病情阶段视频脑电图(VEEG)的特征。方法:对48例重症HFMD患儿的VEEG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展期,48例患儿VEEG均有异常,异常度与脑炎改变基本符合,与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一般以背景慢波及额颞区的放电为主要特征,重度VEEG异常者变化各异;好转期大多数患儿背景逐渐恢复,浅睡期额颞区出现散在的尖(棘),尖慢(棘慢)波;康复期重度VEEG异常恢复慢,残留局灶或多灶性放电及背景慢波。结论:掌握HFMD不同病情阶段的VEEG特征,对病情的治疗、康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脑炎 癫癎 视频脑电图
  • 简介:目的:分析癫癎病人加做睡眠诱发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常规脑电图检查基础上加做睡眠诱发试验。结果:在清醒状态下未记录到异常的患者,约40%可以在睡眠中记录到癫癎样放电。结论:脑电图常规检查合并睡眠诱发试验既安全无痛苦,又经济可靠,可在基层医院常规作为癫癎病的辅助诊断。

  • 标签: 癫癎 睡眠诱发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EEG在综合性医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分析1000例病房和门诊病例的EEG。结果:1,1000例中,390例EEG异常(39%),113例伴痫样放电。2,EEG检测的主要病种是:头痛、癫病、眩晕、晕厥、神官症和脑血管疾病。结论:EEG检测在功能性和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电图 综合性医院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