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用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观察各种方法诊断符合率,为检验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用TRUST、TPELISA、RPR方法对我院500份血清标本进行梅毒筛查。结果500份血清标本中,TRUST法检测结果28例阳性,阳性率为5.6%,TP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83例,阳性率为16.6%,RP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50例,阳性率为10.0%。结论实验室合理选用3种不同方法平行进行梅毒检测,将增加阳性率,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更有利于血液质量安全。

  • 标签: 梅毒 TRUST ELISA TPPA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不同方法检测淋球菌的结果之间的差异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取确诊为淋球菌的125例患者,对其同时用直接涂片法、培养法、PCR法进行淋球菌的检测。结果直接涂片法、培养法、PCR法进行淋球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9.6%(87/125)、74.4%(93/125)、97.6%(122/125),男性患者的阳性率75.7%(56/74)、68.9%(51/74)、100%(74/74)。结论直接涂片和培养法的阳性率相比较PCR法的阳性率比较低,但是直接涂片法不需要特殊的条件,简便易行;培养法需要CO2条件;PCR实验室条件要求严格,技术难掌握,临床上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检测方法

  • 标签: 不同方法 淋球菌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不同方法检测甲型肝炎IgM抗体,总结一种提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便于推广普及,便于标准化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方法 甲型肝炎IgM抗体首先用化学发光法初筛,阳性标本再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进行复检。结果 2021年01月~2022年02月期间,在我院体检科办理健康证体检人群27463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型肝炎IgM抗体初筛阳性15例;15例阳性标本再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复测,结果酶联免疫法检测阳性4例。结论 化学发光法便于标准化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也是未来发展方向,用化学发光法初筛,阳性标本再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复测验证,可解决化学发光敏感性过高的问题,能更好的保证检测结果质量,减少误诊和漏诊。

  • 标签: 甲型肝炎IgM抗体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的200份血清作为观察样本,分别以CLEIA(化学发光酶免疫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相关指标,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在阳性率方面的差异。结果:CLEIA法检测血清中的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的五项指标阳性率同ELISA相比,差异不显著,即P>0.05。结论:CLEIA、ELISA两种检测方法对乙肝五项的检测效果相当,其中ELISA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操作简单,适宜推广于基层医院,CLEIA特异性、敏感性突出,更利于明确患者体内乙肝病毒情况。

  • 标签: 乙肝五项 酶联免疫吸附法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分子生物学方法荧光定量PCR与涂片抗酸染色在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差异,为临床选择检测方法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确诊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的痰液按照不同检测方法分为PCR组和抗酸染色组。结果在1000份痰标本中,PCR组352份,阳性率为33.0%;抗酸染色组648份,阳性率为24.7%。PCR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抗酸染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酸染色组检出阳性共72例,PCR组检出阳性共91例,抗酸染色假阴性率较PCR组高9.4%。结论痰结核分枝杆菌用PCR方法检测明显优于传统的涂片抗酸染色。临床在做传统检测同时应加入新的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率。

  • 标签: 痰结核分枝杆菌 PCR 抗酸涂片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吸虫循环抗原、血吸虫抗体及血吸虫虫卵抗体联合检测对血吸虫病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血吸虫循环抗原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吸虫抗体(IgG)检测试剂盒[胶体染料法(DDIA)]和血吸虫虫卵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渗滤斑点法(DIGFA)]3种试剂对295例慢性血吸虫病人、53例晚期血吸虫病人和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ELISA+DDIA联合检测可使敏感性提高到80.3%,DDIA+DIGFA联合检测可使敏感性提高到93.9%,ELISA+DDIA+DIGFA联合检测可使敏感性提高到99.3%,明显优于单项检测。结论3种试剂联合检测对提高血吸虫病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血吸虫病 ELISA 检测方法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仪器检测与人工镜检结果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做尿常规检测的病人共1000例,采集中段尿,全部标本进行两种方法检测并且2h内出报告结果。结果尿液中细胞等有形成分,分析仪法无法检测,该法漏诊现象经常发生(特别是泌尿系统的疾病),而镜检法能直接检测各种有形成分,可较好得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结论尿分析仪操作简便、快速,检测项目多,重复性好,标本用量少;但其不能替代显微镜对尿有形成分的检查。分析仪法只能作为筛查实验,尿镜检法是尿常规检查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尿分析仪 筛查 显微镜 金标准
  • 简介:目的评价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在测定血清癌胚抗原(CEA)中的应用。方法分别用RI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20份患者血清标本中癌胚抗原浓度和质控品及标准品中的CEA浓度,作精密度和线性分析及比对分析。结果RI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CEA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8);RIA法的线性范围和精密度不及ECLIA。结论RIA法CEA结果与电化学发光法结果一致,而RIA法费用低,符合医院的临床要求。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 血清癌胚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采血对血铅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间本院门诊和住院患123例,同时采集手指末梢血和静脉血,平行检测血铅含量。结果123例患者手指血、静脉血血铅平均含量分别为78μg/L、59μg/L,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123例患者按年龄分成四组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m~、1y~、3y~各年龄段病人手指血、静脉血铅含量之间分别有显著差异,同时血铅超标率也分别有显著性差异,而5y~45年龄段病人两种血样之间血铅含量及超标率均无显著差异;手指血、静脉血中铅检测结果不一致的以1m~3y年龄段儿童为最多,达10例,5y~45年龄段无。结论手指采血过程中血样易被铅污染,因此用静脉血检测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希望能引起检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微量元素 铅中毒 采血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学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ELISA方法筛查出的185例阳性标本通过TRUST、RPR及TPPA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RUST与ELISA符合率75.14%,RPR与ELISA符合率67.03%(124/185),TPPA与ELISA符合率97.84%。结论ELISA和TPPA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是较理想的血清梅毒螺旋体的诊断方法

  • 标签: 梅毒 梅毒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不同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来研究其对妇科炎症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 70例时间在 2018年 9月到 2019年 3月期间在我院被检测出患有妇科炎症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这些患者在阴道侧壁三分之一处的分泌物,同时将这些分泌物的阴道真菌按照培养法、凝集法、胺试验和镜检法等不同方法进行检验,再对检验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用凝集法、胺试验、培养法和镜检法对妇科感染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 P>0.5。具体的检出率中,培养法、凝集法、胺试验、镜检法对应的相关检出率分别为 81.62%, 83.12%、 78.36%。 93.23%。结论:除了胺试验法以外,其余的方法对妇科感染炎症的检出率都很高,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患者和医院的共同协商选择具体的检测方法

  • 标签: 妇科炎症感染 微生物 检测方法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来自2011年3月~2014年2月经我院皮肤性病科诊治的500例患者,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对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PPA的灵敏度为94.9%,特异性为98.1%;TP-ELISA的灵敏度为98.7%,特异性为96.4%;RPR的灵敏度为71.5%,特异性为74.9%。结论将三种方法结合,能更有效地提高梅毒检测效果。在进行筛查时可选用TP-ELISA,确证试验选用TPPA,判断病情及观察疗效选用RPR,这样既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又能观察疗效,有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TP-ELISA TPPA RPR 梅毒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技术(MEIA)检测HBsAg样本的结果符合率,以了解两种检验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方法用两种方法平行检测收集的血清标本HBsAg,并相互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检测HBsAg的结果符合率为94.9%。结论ELIS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2.3%和94%,灵敏度和特异性较MEIA略低,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检率,只能起筛查作用。当测定标本的OD值在cutoff附近,即检测灰区时,建议用MEIA复检。

  • 标签: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的评价方法,以保证同一采供血机构实验室内多套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稳定性评价,采用A、B两套ELISA检测系统同时检测同一个弱阳性标本,连续20次,比较两套系统变异系数(CV值)大小。准确性和一致性评价,A、B两套系统同时检测室间质评阳性样本,根据本试剂组反馈结果的吸光度/临界值比值(S/CO值)均值(x)、标准差(SD),以x作为参考结果分别计算每个样本A、B系统结果的S/CO值标准差指数SDI1、SDI2;分析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A、B检测系统CV值分别为6.5%和5.3%;A系统结果中有3个标本︱SDI1︱大于2,其他结果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B系统结果︱SDI2︱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套检测系统稳定性较好,检测结果均处于可受控状态,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系统 评价方法 稳定性 准确性 一致性
  • 简介:目的研究使用不同检测方法对HIV抗体进行初筛检测,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方法通过使用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对2794份相同的艾滋病高危人群人员的血清样品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阳性47份,阴性2747份,阳性率为1.682%,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为阳性55份,阴性2739份,阳性率为1.968%,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阳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阴性的样品有11份,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阴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样品有19份,经配对χ2检验,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初筛检测HIV抗体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两种检测方法初筛检测结果共同阳性有36份,共同阴性有2728份,总符合率为98.93%。结论提示初筛检测HIV抗体时,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可互相参考,也可互相替代。

  • 标签: 初筛检测 HIV抗体 酶联免疫法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临床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自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4 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 100 例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50 例,对照组受检者实施末梢采血方法,实验组受检者实施静脉血管采血方法,对比两组检验结果。 结果: 对照组受检者 WBC 和 PLT 的水平显著低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不同的采血方法会对受检者的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静脉采血方法相比较末梢采血方法,检验结果更为准确客观,在临床中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静脉血管采血方法 末梢采血方法 临床医学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诊断结核病的蛋白芯片法与金标法及抗酸染色法三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以评价三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蛋白芯片法、金标法及抗酸染色法检测125例确诊结核病人、50例肺部其它疾病患者的血清标本,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蛋白芯片法、金标法及抗酸染色法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为64%,72%及22.7%,前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高于抗酸染色法(P<0.05)。三者的特异性分别为90%,76%及96%。结论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与金标法及抗酸染色法比较,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较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是临床辅助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蛋白芯片 结核分枝杆菌 比较 诊断
  • 简介:目的比较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技术(BTR)、多项检测快速染色技术(CTB)及生理盐水法在女性生殖道感染检查中的敏感性。方法选取本院妇科生殖道感染症状明显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同一份标本同时做BTR、CTB以及生理盐水法检查,比较3种方法滴虫、真菌以及线索细胞检出率。结果BTR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分别为48.7%、24.7%和17.3%;CTB分别为26.0%、19.3%和14.7%;生理盐水法分别为24.7%、21.3%和15.3%。BTR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均高于另外2组,3者滴虫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R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较高,比生理盐水涂片法和CTB更适用于妇科普查。

  • 标签: 白带 生殖道感染 多功能染色法 多项检测快速染色法 生理盐水法
  • 简介:20-30岁:宜选口服短效避孕药对于刚开始性生活的女性,情绪易激动,额外排卵机会多,性生活经验不足,这时应选择避孕效果可靠,不影响未来生育的避孕方法。很多女性可能在2~3年内会要小孩,因此首选的是短效的避孕方法

  • 标签: 避孕方法 短效避孕药 年龄 生活经验 避孕效果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