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输卵管结扎术中遇到之特殊病例。讨论输卵管结扎术中伤及脐尿管瘘的原因,发生发展及规律,客观的分析脐尿管是胚胎早期之遗迹,并来源于脐囊,是胚胎后期分裂发生的一个盲管深入体啼与血管一并进入胎盘,在胎盘发育过程中随着膀恍沿腹前壁下降,而膀恍顶部逐渐缩小,所形成的索条状结构,最后闭锁,此为脐尿管索,发育成熟后很少有明显遗迹,但很少一部分人仍保留管状腔隙,使膀恍与脐接通,常在膀恍压力增高时,尿液自脐部流出。

  • 标签: 脐尿管 盲管脐尿管囊肿腱鞘窦道闭合性和开放性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梗阻性尿外渗及肾周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观察渗液回声、位置、大小及形态对19例急性梗阻性尿外渗及肾周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分析,与IVP、CT、MRI检查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9例急性梗阻性尿外渗及肾周尿瘤明确诊断梗阻原因为输尿管结石,渗液位于肾上极1例,肾周包绕4例,肾下极14例,肾周尿瘤1例。IVP、CT、MRI有辅助诊断价值。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梗阻性尿外渗及肾周尿瘤有较高诊断价值且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诊断首选方法。

  • 标签: 梗阻性 尿外渗 肾周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术中主动保护尿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选择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在常规手术步骤中添加术中尿功能的保护。观察和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尿道功能。结果术后患者的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均显著由于术前状态,数据差异突出,统计学结果显著(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术中主动保护尿功能的临床价值突出,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并发症症状,改善患者的尿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 术中保护 尿控功能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新型中段尿标本收集装置和常规中段尿标本收集装置留取中段尿标本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泌尿外科男性住院患者105例分别使用自制新型及常规中段尿收集装置收集中段尿标本共210份,比较两种方式收集标本的时间、患者及护士满意率、标本阳性率、污染率、憋尿时间。结果试验组的操做时间(5.2±0.5分钟)与对照组(12.3±3.6分钟)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憋尿时间(1.9±0.4分钟)与对照组(5.6±1.4分钟)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及护士满意率,试验组(93.3%,91.4%)与对照组(84.8%,81.1%)有显著性差异(P<0.05);标本阳性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4.8%,28.6%,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标本污染率调查,试验组0例(0%)低于对照组4例(3.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新型的中段尿标本收集装置能够减少标本收集时间,降低标本污染率,缩短患者憋尿时间,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率。

  • 标签: 中段尿培养 标本 收集 自制新型
  • 简介:摘要逼尿肌收缩乏力又称逼尿肌活力低下(DU)是下尿路症状(LUTS)重要病因,男性LUTS患者中发生率11%~40%。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是治疗良性前列腺梗阻(BPO)金标准,可有效改善LUTS,但有25%~35%术后疗效不佳,研究表明TURP术后疗效不佳与DU有关。目前国际上对DU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且对DU的评估方法较多,常用的有Schaefer列线图、逼尿肌收缩力指数(BCI)、逼尿肌收缩力强度(WF)等。本文主要论述尿动力学检查中上述参数在评估逼尿肌收缩乏力(DU)中的应用。

  • 标签: 逼尿肌活力低下(DU) 瓦特因子(WF) Schaefer 列线图 逼尿肌收缩力指数(BC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结果的差异。方法随机收集850例住院病人尿液标本,同时在两仪器上常规检测,以尿液有形成份分析法为参照,评价尿干化学法。结果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AVE-764B尿液有形成份分析法对红细胞有显著差异(P<0.05);对白细胞检测有非常性差异(P<0.01)。结论干化学试带法易受理化因素干拢,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操作简便,可对不离心标本进行分析,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有效而准确对标本进行分析。

  • 标签: 尿干化学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 白细胞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精湛的医术,科学的护理,患者的积极配合,是身体早日恢复健康的良药。留置尿管的护理中,据统计,在西方国家占居各部位医院感染之首位,即30%~50%;在我国占医院感染的20.8%~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护理,主要包括正确选择尿管、预防感染,增进患者舒适等,全程应严格遵循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安全的原则。

  • 标签: 护理 尿管 预防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留置尿管期间气囊内注入成分与漏尿的关系。方法将100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均按无菌操作导尿后留置尿管。对照组向气囊内注入15ml灭菌注射用水。实验组向气囊内注入10ml灭菌注射用水及5ml空气。比较2组病人留置尿管后发生漏尿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漏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改良方法向气囊内注入10ml灭菌注射用水加5ml空气能有效减少神经外科患者留置尿管后漏尿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患者 留置尿管 气囊注入成份 漏尿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膀胱测压检查时的尿流率与自由尿流率的比值在尿道狭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80例患者行自由尿流率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非梗阻38例患者自由最大尿流率和测压检查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7.4±8.1ml/s和16.7±5.5ml/s(P>0.05);BPO患者分别为9.4±3.4ml/s和8.5±2.7ml/s(P>0.05);而尿道狭窄患者则为11.0±4.5ml/s和5.0±2.8ml/s(p<0.001),即尿道狭窄患者的测压检查的最大尿流率仅为自由最大尿流率的45%。结论当尿动力学检查时尿流率值明显低于自由尿流率值时应考虑尿道狭窄的可能。并且在梗阻判断时应结合参考自由尿流率。

  • 标签: 尿动力学 尿流率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留置尿管是妇科常见的护理工作之一,由于患者自身疾病、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或者留置尿管时间过长等原因,会造成导尿管周围漏尿的现象,本文将对留置尿管患者的尿管周围漏尿原因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漏尿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保持局部清洁、干操,为患者解除痛苦。方法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规范操作,避免感染。结果与结论增进患者舒适度,让患者及家属满意。

  • 标签: 留置尿管患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55岁。无痛性血尿3例,血尿伴尿频、尿急1例。3例患者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初诊时转移的患者行5-FU+顺铂方案化疗。3例病理示粘液性腺癌,1例病理示粘液性腺癌并有印戒细胞分化。4例患者随访6~22个月。3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中,1例于15个月后死亡,另2例仍存活。1例未能手术而行化疗的患者于6月后死亡。结论血尿是脐尿管癌的最常见症状,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为主要的手术方式,复发转移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早期诊断、首次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脐尿管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留置气囊尿管的护理方法及观察效果,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留置气囊尿管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留置乳胶气囊尿管,实验组留置硅胶气囊尿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及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出现并发症7例,主要有尿道感染、膀胱痉挛、尿液渗漏、拔管后尿潴留,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25例,除实验组出现的并发症之外,还存在尿道损伤出血、拔管困难等问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胶气囊管要比乳胶气囊管在临床护理上的优势多,抵抗细菌、简化护理操作,以及换管、消毒等工作表现良好,更适合患者病情,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气囊尿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蛋白尿标本对倍稀释作用对琼脂糖凝胶尿免疫固定电泳结果准确的必要性。方法选用临床尿常规蛋白定性≥3+或尿24小时蛋白定量≥2.0~4.0g/L的尿标本进行原液与对倍稀释后琼脂糖凝胶免疫固定电泳比较,观察两组之间的结果,扫描后记录结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清晰度。结果经过对倍稀释后的尿标本其琼脂糖凝胶免疫固定电泳结果清晰可见,原倍标本由于浓度偏高的原因,出现明显的堆集浓染现象,而且α区带由于含量太高常常被洗脱。结论对高蛋白尿标本进行合理的稀释后,再进行琼脂糖免疫固定电泳,是判断高蛋白尿标本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之举。

  • 标签: 尿免疫固定电泳 高蛋白尿 稀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尿路感染诊断过程应用八联检验联合定量尿培养的诊断效果和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本院就诊的尿路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比较分析两组检查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00%、34.00%,观察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0%、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路感染诊断过程应用八联检验联合定量尿培养的诊断效良好果和诊断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标签: 尿路感染 八联检验 定量尿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尿路感染的诊断中应用尿十联检验联合定量尿培养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4例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将仅接受尿十联检验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尿十联检验联合定量尿培养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对照组检验方法的阳性率为58.54%,与观察组检验方法阳性率(30.49%)相比,其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5.19%,96.36%与对照组方法的灵敏度(58.33%)与特异性(42.86%)相比,明显增高,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尿路感染额诊断中,相对于单独使用尿十联检验的方法,联合尿十联检验与定量尿培养的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尿十联检验 定量尿培养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血清CysC、尿NAG和尿β2-MG对监测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法对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血清CysC、尿NAG和尿β2-MG水平测定,并与35名健康人做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CysC、尿NAG和尿β2-MG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CysC水平与尿NAG、尿β2-M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γ=0.4925,0.6139、P<0.01)。结论血清CysC,尿NAG和尿β2-MG水平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胱抑素C 尿N-乙酰-&beta -D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尿&beta 2-微球蛋白(&beta 2-MG)
  • 简介:摘要目的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与沉渣镜检尿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对500份新鲜尿的干化学试带法检测尿隐血与尿沉渣镜检尿红细胞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化学隐血阴性与尿沉渣仪镜检红细胞(RBC)的符合率为97.4%,干化学隐血微量与尿沉渣仪镜检RBC的符合率为69.2%,干化学隐血(+~+++)与尿沉渣仪镜检RBC的符合率为29.4%。结论只有将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才能提高尿液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尿沉渣镜检 尿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气囊内注水量与尿液渗漏、尿管脱出等的关系,并制订针对性的对策。方法120例留置气囊尿管者分别予气囊内注入10ml、15ml生理盐水后,对所致尿液渗漏、尿管脱出、尿道损伤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气囊内注水量与留置尿管时间相比较,尿液渗漏及尿管脱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留置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15ml液体,留置天数10d内能减少尿液渗漏,防止尿管脱出的发生和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气囊导尿管 注水量 尿液渗漏 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