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家庭运动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给予观察组早期家庭运动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脏指数(CI)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的LVEDD与对照组LVESD相比显著较低,LVEF与CI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PCI术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早期家庭运动心脏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心室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心室功能指标,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早期家庭运动 心脏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 PCI术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鉴于全球冠心病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的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世界各国不断进行心脏康复的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心脏康复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许多发达国家的心脏康复已经开展多年,而我国的心脏康复发展较晚,护士还未真正的融入到心脏康复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明确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具体工作和其所扮演的角色功能,使护理工作更加全面,同时加强护士对心脏康复的认识,推动心脏康复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护士 冠心病 心脏康复 角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脑卒中康复期间常规康复疗法和运动康复疗法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平均分为常规康复组和运动康复组,对比两组康复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身体运动功能。结果三个月后的随访结果显示运动康复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治疗患者接受运动康复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身体平衡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治疗 运动康复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康复对心肌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心肌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心脏康复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过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脏功能明显改善,跟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跟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对心肌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大,有助于促进心脏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康复 心肌梗死合并冠心病 心脏功能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舟桥作业手腰痛患者的疗效。方法407例舟桥作业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超短波,传统中医按摩和运动疗法,对照组仅采用超短波、传统中医按摩治疗。结果两组经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Oswcsty积分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早期运动疗法对舟桥作业手腰痛患者有明显疗效并能有效防止复发。

  • 标签: 运动疗法 舟桥作业手 腰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过程中,护理心理行为干预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38例急诊PCI心梗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康复早期严格按Ⅰ期心脏康复六个阶段程序进行康复并增加护理心理行为干预。结果经过Ⅰ期心脏康复的护理心理行为干预后,观察组69例急诊PCI患者焦虑抑郁倾向明显改善(P<0.01),护理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诊PCI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P<0.01)。结论对急诊PCI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加治疗信心,改善预后。

  • 标签: 急诊PCI 护理心理干预 心理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心脏病患者的应用体会。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00例心脏病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综合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的变化和心功能分级改善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HR等指标均有所提高,其中试验组患者LVEF、HR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在心脏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改善心功能,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心脏病患者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训练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92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康复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的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提高疗效及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性失语 语言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及运动康复措施。方法通过对100名跑步运动年限在半年以上、跑步频率在3次/周或累计15公里/周的跑步爱好者进行问卷调查、踝关节关节活动度测量、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测试、下肢稳定性测试等,对踝关节运动损伤机制及运动康复分析。结果踝关节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及下肢稳定性直接决定了踝关节部位容易发生损伤,损伤急性期通过POLICE原则处理,后期对踝关节进行包括肌肉力量和稳定性训练在内的运动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踝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结论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复杂,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踝关节康复

  • 标签: 踝关节 运动损伤 机制 运动康复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很多临床医学者致力于研究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活动耐量不断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运动康复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提出运动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笔者收集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研究的进展资料,现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心力衰竭 运动康复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对中风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早期康复方案对其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我院该症患者进行选取,选取的总人数为52人,选取的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4月,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将这52名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命名为对比组,另一个小组命名为研究组。在发现症状后,给予病患康复护理,研究组的护理时间为48h内,而对比组的护理时间则为48h外。统计并分析两个小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指标对比中,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比组,两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护理效果对比中,研究组护理有效的总概率为92.31%,远高于对比组的76.92%,差异明显(P<0.05);护理认可度对比中,研究组认可度为100%,远高于对比组的84.62%,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中风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方案展开护理,对其运动功能的改善和护理效果有很大效果,护理认可度也达到最优,应予以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中风患者 运动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近年关于PNF牵伸技术在运动健身等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有很大的发展,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还仍是体育保健与运动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PNF牵伸技术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对PNF牵伸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和在发展柔韧性素质,预防运动损伤和防治非特异性慢性疼痛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PNF牵伸技术 机制 康复 柔韧性 运动损伤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痉挛型偏瘫采取悬吊运动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痉挛型偏瘫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疗法,n=40)和对照组(传统疗法+悬吊运动训练,n=40),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同时悬吊弱链测试转阴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进行悬吊运动训练可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康复效果 小儿痉挛型偏瘫 悬吊运动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疗法在运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80例运动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35例显效,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38例满意,满意率为95%,高于对照组(65%)(P<0.05)。结论运动损伤患者采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疗法 运动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配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运动员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跟痛症运动员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配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物理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低。结论体外冲击波配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运动员跟痛症优于常规手法、物理治疗。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运动康复训练 跟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