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年龄分布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治及制定防治生殖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l2月就诊的患者9521例,利用PCR技术对生殖分泌物沙眼衣原体标志物进行检测,根据年龄分为6组,并针对各组阳性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研究CT-DNA总异常检出1031人,异常检出率10.8%,小于等于20岁年龄组异常检出率最高,其次为21~25岁年龄组,各年龄组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年轻化,20岁及以下人群发病率最高,应当受到临床及保健医生重视,并且加大宣传教育及相关知识的普及。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沙眼衣原体 年龄分布 分泌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5年5649例疑似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检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泌尿生殖支原体检出率为47.27%,Uu、Mh、Uu+Mh检出率分别为11.61%、23.66%、36.19%。女性支原体检出率(52.63%)高于男性(3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五年支原体感染类型均以Uu感染为主,近年来Uu与Mh混合感染比例有所上升,构成比由13.15%上升到20.16%。Uu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螺旋霉素耐药率较高;Mh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Uu与Mh混合感染对罗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Uu与Mh混合感染耐药率高于单纯Uu及Mh感染。临床根据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监测结果合理用药,对获得最佳疗效并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至关重要。

  • 标签: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 感染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长沙地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利用解脲脲原体和生殖支原体试剂盒对收集的标本进行支原体检测。结果在246例标本中检测出男性支原体感染率36.7%,其中解脲脲原体感染率为25.0%,生殖支原体感染率9.6%。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今后在非淋球菌性尿道炎诊断检测中增加支原体检测项目。

  • 标签: 生殖支原体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生殖感染的特征,探讨生殖感染及其干预措施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2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孕6~36周妇女进行生殖病原体检查。结果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年龄、孕次、流产次数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1.203,1.138,1.210,P>0.05);孕早期感染以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及支原体感染为主,细菌性阴道病在各孕期感染中占比最高(205/785例,26.11%)。结论妊娠期生殖感染可发生在各个孕期,各孕期生殖感染的类型有所不同,合并感染者发生不良结局的机率显著高于未感染者,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将显著改善妊娠不良结局。

  • 标签: 妊娠期 生殖道感染 治疗 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不孕不育夫妇生殖感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查体和治疗的200对夫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0例)夫妇为不孕不育患者,对照组(100例)患者为正常夫妇,给予2组患者均进行生殖感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培养,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夫妇的感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感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与不孕不育具有相关性,临床诊断时需要重视患者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查。

  • 标签: 不孕不育 夫妇 生殖道感染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马鞍山低档场所暗娼生殖感染及梅毒﹑HIV的感染情况,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低档暗娼安全套使用情况,采集分泌物标本和血样,实验室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霉菌﹑滴虫﹑HIV和梅毒。结果本次检测68人,发现淋病感染2人(2.94%),霉菌阴道炎9人(13.24%),滴虫性阴道炎6人(8.82%),沙眼衣原体宫颈炎7人(10.29%),TRUST和TPPA均阳性的现症病人7例(10.29%);最近一次性生活使用安全套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梅毒感染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档暗娼生殖感染率高,应加大安全套推广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性不孕和支原体感染生殖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方法抽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妇科门诊检查的18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观察组)和180例生殖功能正常妇女(对照组)做为研究对象,取所有研究对象宫颈分泌物检测其白带常规,了解其支原体、衣原体和其它生殖微生物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支原体计数和菌群密集度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优势菌构成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致病病原体有支原体感染和衣原体感染,菌群多样性且密集度高,当生殖微生态平衡被破坏则引起疾病的发生。

  • 标签: 输卵管性不孕 支原体感染 生殖道微生物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钦州地区受检者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及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423疑诊患者标本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4423例标本中阳性标本为1966例,阳性率为44.44%,男309例(6.98%),女1657例(37.46%)其中单纯Uu感染为1337例(68%),单纯Mh感染为75例(3.8%),Uu和Mh混合感染为554例(28.2%)。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89%、78%、77%、69%。结论女性支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解脲脲原体(Uu)感染率高于人型支原体(Mh),支原体阳性患者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有较强的敏感率,对甲砜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药敏结果有助于临床用于筛选药物,指导合理用药。

  • 标签: 支原体 解脲脲体(Uu) 人型支原体(Mh) 药敏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正常者生殖样本与不孕不育患者生殖样本中支原体的分离率,探讨不孕不育患者支原体检测的意义。方法通过采取2007年~2012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324对不孕不育夫妇,共计648例不孕不育患者生殖样本为观察组,设置正常生育史夫妇158对,共316例的生殖标本为对照组,用液体培养法培养生殖标本人型支原体(Mh)和解脲脲原体(Uu)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且对其中支原体阳性夫妇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观察组中648例不孕不育患者生殖标本中,支原体总阳性率达70.2%,Uu总阳性率为67.6%,对照组的316例正常生殖标本中,支原体总阳性率为21.5%,Uu总阳性率19.0%,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总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Uu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生殖样本对强力霉素、Uu、交沙霉素、美满霉素、阿齐霉素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3%,7.3%,4.8%,42.2%和33.2%,对照组生殖样本对于上述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0%,0%,2.9%,14.7%和17.6%;对支原体阳性的82对夫妇的治疗效果进行随机访查中,发现有27对夫妇在进行支原体清除后半年内受孕成功,成功率为35.2%。结论不孕不育患者生殖支原体的检出率高,解脲支原体的感染可能是出现不孕不育症诱因之一,进行生殖支原体的检测将有助于了解不孕不育患者的病因。交沙霉素或强力霉素治疗Uu感染的首选药物。

  • 标签: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检测 不孕不育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复呼吸感染病因,为防治疾病提供借鉴。方法对62例反复性呼吸感染患儿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纳入观察组,另选80例急性呼吸感染患儿纳入对照组,对比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IgA、IgG、C3、C4、铁、锌元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铅、锰、铬元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病原体检测结果、合胞病毒感染率、混合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呼吸感染病因较复杂,需积极寻找病因,综合治疗。

  • 标签: 反复呼吸感染 环境危险因素 病因 混合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下呼吸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治疗,总的疗程7~14d。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愈31例,显效7例,进步1例,无效1例,总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5例,进步5例,无效3例,总的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在细菌清除率上,观察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下呼吸感染的临床治疗下,莫西沙星具有确切的疗效,显著优于左氧氟沙星,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莫西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PCT检测在下呼吸感染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呼吸科进行住院治疗的下呼吸感染患者中选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组间的血清PCT进行比较对照。对治疗组中PCT的水平超过0.5ng/ml的患者,再次随机分为治疗组A和治疗组B,采用不同的药物应用指导方案。比较两治疗组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患者住院天数以及在住院期间产生的治疗费用等方面的不同。结果下呼吸感染患者的PC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的健康体检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PCT表达水平指导下的治疗方案,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患者住院天数以及在住院期间产生的治疗费用等方面均相对较短期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CT检测在下呼吸感染诊治的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清PCT 下呼吸道感染 诊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呼吸反复感染患儿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其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上呼吸反复感染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40例,接受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儿40例,接受头孢夫辛静滴注射治疗。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结果完成疗程后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儿细菌清除率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相对于对照组患儿更具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上呼吸反复感染患儿应用头孢夫辛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对细菌清除率以及安全性等相对于常规反复感染治疗更具优越性,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 标签: 头孢夫辛 上呼吸道反复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复呼吸感染患儿行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接收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西医治疗,观察组行中医治疗,对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7%(P<0.05)。结论反复呼吸感染患儿行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下呼吸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致病菌。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4例肺结核合并下呼吸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对致病菌进行培养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结果104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咳嗽、咳痰以及发热的症状,对患者行正规抗结核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对患者的痰液进行病菌培养,104例患者中,革兰氏阳性菌(31.7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革兰氏阴性菌(58.65%)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真菌(7.69%)主要为白色念珠菌。结论肺结核合并下呼吸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为有咳嗽、脓性痰或痰量增多、伴发热、气急等症状,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对致病菌及时进行病菌培养,及时采取对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征 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麻醉所致的医源性呼吸感染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对预防措施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2月间2000例全麻气管内插管病人的一般资料,收集整理麻醉中出现医源性感染患者的病例,并对诱发因素进行调查。结果2000例患者中有413例患者术后出现医源性呼吸感染,院感发生率为20.65%。呼吸损伤、器械消毒不达标、无菌操作不达标均是影响患者院感发生的原因。结论影响手术麻醉中医源性呼吸感染发生的因素较多,医师在临床中要根据不同的因素选择不同的预防措施,降低院感发生率。

  • 标签: 麻醉 呼吸道道感染 诱发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羧甲淀粉钠防治反复呼吸感染(RRIT)的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RRIT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发病给予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不加任何免疫调节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羧甲淀粉钠溶液口服。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发病次数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1年随访,发病次数减少,治疗组IgG、IgA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IgM、IgE较治疗前降低。结论羧甲淀粉钠可改善RRIT患儿的免疫功能,减少发病次数,防治小儿反复呼吸感染的疗效确切。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 染羧甲淀粉钠溶液 疗效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科门诊治疗上呼吸感染药物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药剂科2014年05月01日~2015年04月30日收取的有效处方计4864张,系统抽取242张进行分析,通过查看处于内上呼吸感染药物的应用状况,评价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结果242张处方中涉及到28种药物,包含24种西药以及4种中成药。其中,抗菌类药品有9种,开具抗菌药品的处方单总数是85张(35.12%),抗炎类药品有1种。结论基于儿科门诊治疗上呼吸感染药物的应用状况而言,本院在用药程序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缺陷,提升用药安全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后期工作中的重点。

  • 标签: 儿科门诊 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 药物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引发呼吸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的类型、分布及相应的耐药性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呼吸道出现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痰液细菌培养物阳性样本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病原菌类型、分布位置与相应的耐药性情况。结果(1)120例样本中总计分离得到156种致病性菌群,以革兰氏阴性菌的种类最多,有118种约占整体的75.64%;其中大肠埃希氏菌、绿脓杆菌与克雷伯氏菌三类各占35.2%、24.3%与7.2%;而革兰氏阳性菌只占16.67%左右;(2)革兰氏阴性菌对于阿米卡星、亚胺培南与舒巴坦药物的耐受比率在0.0%~30.0%范围内,但是对氨苄青霉素的耐受比率均超过70%,部分达到完全耐受。结论作为呼吸科呼吸引发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的革兰氏阴性菌,其耐受程度高,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有针对地加强检测以及规范合理地应用抗菌药。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菌谱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儿科病房下呼吸感染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儿科住院的下呼吸感染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痰培养标本5876例,分离出63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0.82%。革兰氏阴性杆菌378株(占59.68%),革兰氏阳性菌215株(占33.8%),真菌43株(占6.25%)。结论临床应根据各地区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 标签: 儿童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