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系统硬皮病肾危象的综合护理措施。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确定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如雷诺现象、高血压、焦虑、抑郁等。通过检索相关文献,采取了针对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

  • 标签: 系统性硬皮病 肾危象 雷诺现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硬皮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30例硬皮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10±36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5±10天,经过相应的治疗及护理,皮肤硬度及雷诺现象等临床指标有明显好转者28例,占患者的92.86%。无效2例,占患者的7.14%。结论在对患者硬皮病患者采取内外兼治的基础上,还要对相应的临床症状、饮食及心理进行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硬皮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SLE)较佳治疗方案。方法将32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观察时间8周。结果各组资料大多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但从治疗结果比较C组疗效最佳(P<0.01)。结论C组方案即糖皮质激素(Glcocorticoid)+MTX+MMF疗效较为理想,价格较低廉,且用药较安全,较优于其他二组,值得临床重视及推广。

  • 标签: SLE 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4-2010年间收治的33例难治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其中男性5例,年龄在15-40岁之间,女性28例,年龄在17-35岁之间,33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协会在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对33例患者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并对其治疗过程进行精心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难治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较治疗之前有较大改善,效果显著。33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1%。结论通过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疾病,同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疾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冲击疗法 精心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接种工作中的相关作用,浅谈对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干预的体会。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接种前后,采取一些列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儿童接种工作均顺利进行,少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儿童预防接种的过程中,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免疫接种的安全

  • 标签: 预防接种 系统性 护理干预 作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麻醉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年来收治的SLE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麻醉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果10例患者术中经过顺利,血液动力学相对平稳。术后除1例转入内科治疗外,其余均顺利出院。结论应全面了解SLE患者术前临床状况,尽量维持术中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注意激素的应用及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麻醉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系统念珠菌病小鼠模型。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射对数生长期白念珠菌酵母细胞(1×106CFU/ml),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磷酸盐缓冲液。进行小鼠死亡率观察;小鼠肾脏、脾脏组织白念珠菌培养、鉴定;将肾脏组织做病理学标本PAS染色。结果实验组小鼠的死亡率为100%;实验组肾脾组织培养有白念珠菌生长;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炎肉芽肿形成,肉芽肿内有大量的白念珠菌孢子和菌丝生长及炎细胞浸润。结论直接将适量的白念珠菌酵母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可以建立稳定的系统念珠菌病小鼠模型,避免了应用免疫抑制剂所导致的人为实验干扰因素,更好地为系统念珠菌病的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

  • 标签: 小鼠 念珠菌病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对于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56例妊娠合并系统红斑狼疮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6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中,并发重度子痫前期25例,狼疮肾炎16例,肾功能不全11例,关节炎7例,心包炎4例。本组病例中,胎儿宫内生长受限39例,早产18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3例,发生流产、死胎9例,新生儿死亡4例,因重度子痫前期、肾功损害、心包炎等采取治疗引产5例。结论妊娠合并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应特别注意妊娠时机的把握,孕期合理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且加强母婴监护,以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

  • 标签: 妊娠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注射液治疗系统硬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系统硬皮病患者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法,按平衡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0例,一组先治疗3月,然后观察3月,另一组反之。治疗组用药羟基喜树碱、强的松、秋水仙碱。对照组用药除停用羟基喜树碱外,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皮肤硬度积分、关节功能积分、最大齿距、最大指距及血透明质酸浓度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羟基喜树碱治疗系统硬皮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羟基喜树碱 系统性 硬皮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红斑狼疮血液异常的变化特点。方法经过对我院60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外周血象以及其他体征,仔细分析患者的骨髓铁染色、骨髓细胞形态等相关的检查结果。6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或者是联合免疫球蛋白以及小剂量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研究系统红斑狼疮血液学异常的临床特征。结论60例患者中30例贫血,15例血小板减少,15例白细胞减少。讨论系统红斑狼疮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液学异常,体现在患者的血细胞减少方面。常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大部分系统红斑狼疮患者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异常 临床特征 血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肾功能检测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43例SLE患者(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论血清CysC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较BUN、SCr、更敏感,可作为SLE患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 标签: 胱抑素C 红斑狼疮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静脉注射两霉素B治疗系统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观察,总结两霉素B常见的不良反应极其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月应用两霉素治疗系统真菌感染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针对其不同的不良反应做出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全部顺利完成了治疗。结论应用两霉素B的不良反应明显,应加强护理过程中的观察力度,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两性霉素B 真菌感染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对系统红斑狼疮(SLE)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98例SLE患者做为观察组,选取5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抗ANA、抗双链DNA(dsDNA)、抗细胞膜DNA(smDNA)、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NP)、抗核小体抗体(AnuA)。比较两组检测阳性率。比较联合多种自身抗体对检测SL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nuA与抗dsDNA或抗DNP二联检测敏感度较高,特异性较ANA更佳。结论抗ANA、抗dsDNA、抗smDNA、抗DNP、AnuA对检测SLE均有较高特异性,建议采用Anua与抗dsDNA或抗smDNA二联检测既能有效提高敏感度,特异性也较好。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抗体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系统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手段。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15例诊断为系统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主要的阳性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15例男性4例,女性11例,女性患者较多,比较有差异性(P<0.05);皮肤受累100%,心肺受累高达80%;心脏彩超、心电图及肺部CT等检查对于心肺损害的评估,异常率分别为66.7%、73.3%、80%,诊断价值较高。结论系统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起病隐匿,且预后较差,应该及早诊断,影像学等特殊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而且抗cl-70抗体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可以尽快明确诊断。

  • 标签: 系统性硬化症 肺动脉高压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红斑狼疮并发泛发性紫色毛癣菌感染(SLE)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随机选取一位在我院就诊的系统红斑狼疮并发泛发性紫色毛癣菌感染患者,经诊断确认为SLE并且检查出体癣、黑点癣以及股癣。治疗系统红斑狼疮并发泛发性紫色毛癣菌感染,我院采取了口服外敷的原则,有针对的治疗。结果在随访的6个月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恢复状况良好。结论由患者的治疗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并发真菌感染的条件是由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免疫功能紊乱等导致自身免疫功能的下降。

  • 标签: 泛发性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紫色毛癣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共振治疗仪对过敏鼻炎进行脱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过敏鼻炎病人,采用德国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对其进行脱敏治疗,对照组(48例)仅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qd。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脱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西替利嗪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共振治疗仪在临床上可广泛用于对过敏鼻炎的治疗。

  • 标签: 生物共振治疗仪 脱敏治疗 过敏性鼻炎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