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技术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于我站进行儿童保健的3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系统保健管理,观察组采用早期综合发展干预,对比两种保健方式的实践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的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身高、体质量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中应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可有效促进儿童的智能发育,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技术 儿童保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力求最大程度上提出几点对儿童时期牙颌畸形的防止措施;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的相关方法对2016年下半年—2017上半年收治的56名儿童牙颌畸形患儿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通过对这些儿童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发现,其中出现前牙反颌的儿童患者人数为25例,出现牙齿错位的人数为15例,开颌人数为16例;结论从统计的结果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目前儿童时期患有牙颌畸形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因此必须从小就对这种牙齿疾病进行积极的预防,从而使儿童在今后健康的生活。

  • 标签: 儿童时期 牙颌畸形 早期防治
  • 简介:所谓阅读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指导阅读,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简单地说,阅读疗法就是以阅读促健康。国外儿童阅读疗法研究开始较早,成果较为丰富。本研究旨在对国外儿童阅读疗法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能够促进国内儿童阅读疗法的快速发展。

  • 标签: 阅读疗法 阅读治疗 注意力缺陷 问题行为 行为障碍 强迫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健护理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作用,为儿童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有力证据。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06年4月在我中心参加亲子保健活动的儿童110名,对参加活动的110名儿童在活动前、参加活动半年、参加活动一年时,以首都儿童科学研究所制定的《0至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对儿童发育商(DQ)进行测定。结果110名儿童经过半年的保健护理后,DQ评价优秀率、中上率明显提高(P<0.05),中下率明显降低;经过1年的保健护理后,优秀率相比活动前和活动半年时,DQ评价优秀率、中上率显著提高(P<0.05)。讨论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能够促进儿童早期的全面发展,保健护理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

  • 标签: 早期 儿童发展 保健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中应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保健系统管理的正常的新生儿90例,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新生儿接受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对照组新生儿未采取任何系统管理,定期测量新生儿身高、体质,分析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智能发育,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在研究期中的患病率。结果研究期定为36个月,在18年7月截止,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儿童的体质和身高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期间,常见疾病的患病率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结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对儿童早期发育的效果优于不做管理模式的儿童早期发育,对儿童早期智能和体格发育都有好处,在儿童生长发育中应做推广。

  • 标签: 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早期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以黄埔区永和街辖区内幼儿园的3~6岁学前儿童进行无症状性血尿发病率及病因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留取调查对象的尿液标本进行干化学分析,尿隐血≥±者进行离心尿沉渣镜检,镜检尿红细胞≥3个/HP为+阳性。于两周内再复查2次尿常规,均为尿红细胞≥3个/HP者确诊为无症状血尿。结果尿红细胞阳性±有106例,占8.4%,+有88例,占6.9%,2+有21例,占1.7%,3+有6例,占0.5%。仪器阳性率是17.4%;镜下血尿阳性率是15.2%。结论无症状血尿患儿若长期得不到发现和治疗,其中的少部分可能进行性加重,甚至发展为不可逆转的终末期肾病,因而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无症状性血尿儿童对减缓其肾脏疾病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尿常规 隐血 尿沉渣 镜检
  •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MP)已经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的病原微生物。MP感染一般具有自限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有良好疗效。但近年来发现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较前增多,RMPP合并严重肺内外并发症,给临床医生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上带来很多困难。该文就RMPP早期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难治性 肺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化泡沫在儿童早期龋齿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诊所就诊的256例龋齿患儿,观察治疗效果、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患儿龋齿治疗总有效率为92.58%,其中16例患儿使用后半小时内有饮水、饮食、漱口,3例患儿牙托不符合;患儿治疗后患龋数及龋面积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两年后效果显著优于治疗一年后(P<0.05);患儿对氟化泡沫总满意度为95.31%,家属对治疗总满意度为94.14%。结论氟化泡沫治疗儿童龋齿具有良好效果及满意度,能有效减少龋齿感染,临床可进一步运用。

  • 标签: 龋齿 氟化泡沫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锻炼对儿童脑外伤患者实施急救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评价早期康复锻炼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由PICU转入我科康复锻炼的儿童脑外伤患者中选取3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19例患儿采取常规的早期护理及自我锻炼,观察组中20例患儿采取肢体功能评估后实施早期康复锻炼护理,对两组患儿实施急救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上肢活动能力评分为(15.27±9.54),下肢为(11.37±4.59);对照组患儿治疗前上肢活动能力评分为(15.17±9.12),下肢为(11.29±4.38);两组患儿治疗前肢体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分别为(24.85±12.57)、(14.18±3.74),对照组分别为(17.81±10.64)、(11.52±5.83),两组治疗后肢体活动能力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对儿童脑外伤患者采取肢体功能评估并进行早期康复锻炼能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使患儿肢体的活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改善患儿生活状态,促进患儿康复,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锻炼 儿童脑外伤 肢体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就诊的10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在语言能力、适应能力、交能力、记忆力、精细动作方面对比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语言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记忆力、精细动作等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研究,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对患儿能够产生良好的影响,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 护理干预 语言发育迟缓 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6岁的智力低下儿童采用环境刺激及早期干预训练后的疗效,并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在2018年1月到2018年8月收诊的50例0~6岁智力低下的儿童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男童30例,女童20例,0~1岁患儿有14例;1~2岁患儿有8例;2~3岁患儿有9例;3~4岁患儿有5例;4~5岁患儿有8例;5~6岁患儿有6例,对其进行环境刺激和行为训练,并利用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选取的50例患者经诊断包含轻度、中度和重度病情,病情发展情况不一,对其进行环境刺激和早期干预训练之后发现疗效显著,并于治疗之前的检测结果差异较为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环境刺激以及早期干预训练后的患儿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患儿们经过治疗以后再智力水平、行为水平上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说明环境刺激以及早期干预训练在智力低下儿童的临床应用中前景广阔。

  • 标签: 智力低下儿童 环境刺激 早期干预训练
  • 简介:摘要本文的目的是用阅读疗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并研究出对症的有效书方。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等5个量表,对选定的120名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测评结果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选择对症书方,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阅读疗法实验。两个月后,以上5个量表再测,对比分析测试前后的心理变化情况,确定阅读疗法效果。结果显示存在自卑、孤独和交际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通过阅读疗法,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标签: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阅读疗法 对症书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应用中医适宜技术规范化治疗推广应用进行总结性分析,探讨推广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的相关效果以及经验。方法以《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为标准,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哮喘儿童9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中医适宜技术规范化治疗,观察推广前后患儿的疗效。并在出院后的两个月进行电话回访。结果推广早期诊断及应用中医适宜技术规范化治疗之后的患儿用药依从性为84.8%,显著高于推广前的22.8%(P<0.05);推广后的哮喘控制情况比推广前更为显著(P<0.05),用药依从性高的患儿病情控制情况显著高于用药依从性低的患儿(P<0.05)。结论对于哮喘儿童进行早期诊断和实施中医适宜技术规范化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但需要强化宣教,强调规范治疗。

  • 标签: 儿童哮喘 早期诊断 中医适宜技术 规范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最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的作用。方法本文使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儿童采用儿童保健的方式进行照顾,而对照组儿童则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照顾。将两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探究临床上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的作用,并根据实验的结论,发现当前儿童保健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将护理的方法和模式不断地改进,从而找出能更好的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的方式。

  • 标签: 儿童保健 儿童成长发育 作用
  • 简介:摘要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获得最大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4~6岁儿童游戏性到底是什么呢?他是如何发展?4~6岁儿童游戏性有什么特征呢?他与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又有何种关呢?带我们小组针对PZ学院30名教职工以及他们的子女开展了调查。本研究的工具采用了巴尼特的《儿童游戏性量表》(后经李国景改编适合中国孩子)和4~6岁儿童与母亲依恋关系量表。本研究采用了问卷法,文献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1)4~6岁儿童年龄与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依恋类型相关不显著,说明儿童年龄与儿童母亲依恋关系是有关联的。(2)4~6岁儿童儿童游戏性与母子之间的依恋类型相关不显著,说明游戏性与母子依恋关系之间存在可研究的方向。(3)根据对30名被试的研究,发现此30名被试与母亲依恋类型主要是以下三种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其中大部分为安全型。

  • 标签: 4~6岁儿童 游戏性 母亲 依恋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3~7岁儿童气质与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550例3~7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550例3~7岁儿童中,44例为中间偏难养型,占8%,232例为中间偏易养型,占42.18%,28例为启动缓慢型,占5.09%,159例为易养型,占28.91%,87例为难养型,占15.82%;与女童相比,男童中的启动缓慢型所占比例较高(P<0.05),其余均无差异(P>0.05);同时,不同性别儿童的气质维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气质类型不同的儿童其行为表现也有所区别。

  • 标签: 相关因素 儿童行为 儿童气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2005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保健(对照组970例)与儿童保健联合常规保健(观察组1035例)对儿童健康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儿童的的身高、体质量、适应性、语言、智力发展指数、运动发展指数等健康相关指标平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儿童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为1.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时,可采用儿童保健联合常规保健的方式,能够显著促进儿童的体格及身心健康发育,有助于降低营养性疾病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成长发育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口腔健康现状的认知现状,探讨龋病发生区域差异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患者区域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及相关疾病和家长观点调查,并对两组患龋率进行比较,结果患龋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我国儿童口腔疾病患病率越来越高,其中龋病和牙周疾病成为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2.家长对于乳牙保护意识的缺失。3.家长们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掌握儿童口腔护理的科学知识,更正长久以来的一些错误认知,能够更好地呵护儿童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 区域 龋病 牙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0例健康儿童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儿童。其中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保健护理;观察组儿童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保健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儿童成长发育情况及营养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营养疾病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儿童综合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发育中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促进儿童成长发育,且能有效降低营养性疾病的概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成长发育 保健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最近几年以来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儿童保健的相关工作。方法择取从2011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A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的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年度死亡情况,并分析死亡趋势。结果从2011年6月到2014年5月期间,A市死亡儿童概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滑趋势;从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A市死亡儿童概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各个年份之间的死亡概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另外,在调查区间,儿童保健概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截止到2016年6月底,5岁以下儿童的保健管理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结论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依然需要继续控制,儿童保健的相关措施是保证儿童生存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需要各级部门提升重视程度。

  • 标签: 儿童保健 死亡概率 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