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介入治疗先天心脏患者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3~60岁,其中室间隔缺损(VSD)20例,房间隔缺损(ASD)28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18例。结果均采用介入的方法进行治疗住院时间4~11天、平均5.5天,所有患者在术后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均显示无残留分流,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没3个月进行复查心脏彩超,经过6~20个月的随访,66例患者未发生封堵器移位和再通。结论充分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密切的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心脏手术原则。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先天心脏新生儿患者,对其进行一期根治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手术,15例患者痊愈出院,未曾发生并发症。8例新生儿患者发生并发症,经过治疗后痊愈出院。有2例新生儿患者死亡,病死率为8%。治疗后,23例新生儿患者的呼吸频率与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MPVP)、肺动脉内径(PA)与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先天心脏新生儿患者,需要在早期就开始治疗,而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治疗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心脏畸形的产前筛查价值。方法整理和分析妊娠大于20周,分娩前有高危倾向孕妇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共300例。结果共发现21例先天心脏胎儿。其中复杂先天心脏6例,单心房2例,左侧三房心1例,单心室2例,单纯室间隔缺损5例,心包积液2例及心律不齐1例,心动过速2例。阳性诊断率7%。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胎儿畸形,评价胎儿心功能的有用手段,但其诊断的准确性受孕妇体形、胎儿体位以及检查者的经验积累等多方而因素的影响。

  • 标签: 胎儿心脏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先天心脏介入封堵术后护理。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先天心脏患者共19例,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特殊护理,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心脏介入封堵术后予以特殊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有效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封堵术 特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心脏护理对策。方法本文涉及的患儿例数一共为80例,来院治疗时间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围手术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心脏过程中,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多方面进行护理措施,可以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保证患儿的健康。

  • 标签: 介入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岁以内先天心脏患儿术后早期护理监测管理要点。方法总结125例1岁以内先天心脏患儿术后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期间监测其循环、呼吸系统、出入量管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结果本组125例患儿术后124例痊愈出院,死亡1例。结论术后早期高质量的监测敏感指标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胸腔镜下先天心脏的手术配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先天心脏患者中选取其中的75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这75例患者在全麻下建立体外循环后胸壁戳3个孔,然后在胸腔镜下行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完成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平均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次选取的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不需要转心内直视手术,这7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是(124.6±17.9)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是(51.1±14.2)min,平均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是(32.1±12.3)min;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这75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情况,有1例发生右侧气胸,经胸腔穿刺后愈合,有2例患者右腋下切口液化,延缓了患者伤口的愈合,其余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在胸腔镜下行先天心脏的手术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胸腔镜下行先天心脏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瘢痕小、切口相对隐蔽、符合患者的审美要求等特点,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胸腔镜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儿先天心脏应用心脏超声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且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1000例,综合分析本组1000例孕妇产前超声筛查的结果,同时对所有孕妇进行跟踪随访至分娩亦或者是引产后,充分了解孕妇的引产亦或者是分娩结果,并对孕妇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符合率进行计算。结果本组1000例孕妇产前心脏超声筛查提示先天心脏18例,占总比例的1.8%。和分娩亦或者是引产结果对照,漏诊1例,本组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符合率为94.74%。结论加强对孕妇进行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力度,能够显著提高胎儿先天心脏的诊断准确率,从而有助于改善胎儿的出生素质。

  • 标签: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心脏超声筛查 分娩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膜透析在小儿复杂先天心脏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21例先天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或低心排量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腹膜透析法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腹膜透析治疗后患者正性肌力药评分(IS)、CVP、Lac水平明显降低,透析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治疗后肾损伤Ⅲ级患者的SCr水平明显高于肾损伤Ⅰ级与Ⅱ级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或低心排量中采取腹膜透析治疗可将患者体内多余水分及代谢物及时排出,对心功能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腹膜透析 先天性心脏病 急性肾损伤 低心排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健康教育在小儿先天心脏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先天心脏的患儿,分成实验组患儿10例和对照组患儿1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结果在此次研究中显示,实验组的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其效果显著,P<0.05。在此次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的对比,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儿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措施能够促使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值得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用于先天心脏术后患儿的恢复效果评价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方法收集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确诊为患有先天心脏的患儿资料,对其进行先天心脏手术治疗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其中42位患儿,对其进行分组,常规组采用普通婴儿配方奶粉对其进行鼻饲喂养治疗,实验组采用纽迪希亚公司生产的纽荃星和纽肽特奶粉进行鼻饲喂养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各项数据,观察其恢复效果。结果采用纽荃星和纽肽特奶粉营养喂养患儿术后恢复效果较采用普通配方婴幼儿奶粉营养喂养恢复效果更佳,患儿身体更加健康,P<0.05。结论纽荃星和纽太特奶粉对术后患儿有很好的恢复效果,较普通配方婴幼儿奶粉更适用于术后患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奶粉喂养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心脏的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产前检查的2000例产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心脏,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胎儿先天心脏的临床意义与价值。结果2000例产前检查孕妇中有41名胎儿心脏出现异常,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13例占31.7%,法洛四联症9例,占21.95%;心内膜垫缺损4例,占9.76%;右室双出口5例,占12.20%;大动脉转位4例,占9.76%,永存动脉干3例,占7.32%;单心房单心室3例,占7.3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漏诊4例,其中室间隔缺损2例,占77.78%;大动脉转位2例,占71.4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心脏,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可准确定位、无创性,对严重胎儿先天心脏发育异常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筛查胎儿先天心脏的首选方式。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先天心脏患儿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进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有效提高。方法将5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并对两组患儿治疗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在治疗先天心脏患儿临床治疗中,患儿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体力活动,而且并没有气促、心悸等现象的出现,对活动量能够有适当的掌握。除此之外,还可以稳定情绪,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感染、心力衰竭和脑血栓等病症,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1。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患儿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年龄、低体重复杂先天心脏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本组患儿175例本组体质量7kg以下复杂型先天心脏患儿共175例,男112例,女63例,年龄为出生后(8.3±3.16)月;体质量1.78~7.00(6.21±0.6)kg。室间隔缺损80例;房室间隔缺损4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2例,其中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或房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1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房间隔缺损11例;室间隔完全型肺动脉闭锁1例;主动脉弓离断合并房间隔缺损6例;重度法洛氏四联征5例;肺动脉狭窄10例;右室双出口各4例。175例患儿均在全身麻醉、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结果术后延迟关胸2例,再开胸止血2例。5例死亡,其中4例发生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1例术后大出血死亡。175例患儿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10.2±14.3)d,使用呼吸机时间(67.5±84.4)h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患儿病情稳定后均转入普通病房。结论低体重婴幼儿先天心脏的发病率和术后死亡率较正常体重婴幼高,对于危重状态的先天心脏患儿,如不早期及时手术,大部分的患儿将死亡1,因此,围手术期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给予准确及时的处理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先天心脏筛查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86例采用彩超筛查先天心脏的胎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86例胎儿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1例胎儿存在心脏异常,对其进行复查和病例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0.91%(10/11)。结论在胎儿先天心脏的筛查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十分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在筛查胎儿先天心脏的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超声心动图对2700例有高危因素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观察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切面及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二维声像图,对于引产者进行胎儿尸解,对可疑病例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发现18例胎儿先天心脏,其中心内膜垫缺损5例,三尖瓣闭锁并大动脉转位3例,单纯肺动脉狭窄1例,法洛氏四联症3例,单心房2例,房间隔缺损2例,左心室发育不良1例,心脏外翻畸形1例。通过引产后尸解及随访证实可疑先心病20例,漏诊2例,符合率为90.00%。结论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先天心脏是可行的,在胎儿产前畸形筛查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B超 筛查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天心脏儿童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预防接种室进行预防接种的先天心脏儿童40例为观察组。并按照12的比例,选取同性别,年龄相当,接种同等疫苗的患儿为对照组。随访预防接种后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接种儿童在年龄、性别、身高、BMI、接种种类、接种季节等方面无差异(P>0.05)。观察组40例儿童中,8例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3例,轻微局部不良反应2例,头晕1例,乏力2例。有2例异常反应,均为急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的皮疹,所有不良反应均自愈。对照组80例儿童中,10例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5例,轻微局部不良反应2例,头晕1例,乏力2例。有1例异常反应,均为急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的皮疹,所有不良反应均自愈。两组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先天心脏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大于健康患儿,但是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均可自愈,先天心脏儿童预防接种仍较安全。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预防接种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用于先天心脏术后患儿的恢复效果评价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方法收集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确诊为患有先天心脏的患儿资料,对其进行先天心脏手术治疗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其中42位患儿,对其进行分组,常规组采用普通婴儿配方奶粉对其进行鼻饲喂养治疗,实验组采用纽迪希亚公司生产的纽荃星和纽肽特奶粉进行鼻饲喂养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各项数据,观察其恢复效果。结果采用纽荃星和纽肽特奶粉营养喂养患儿术后恢复效果较采用普通配方婴幼儿奶粉营养喂养恢复效果更佳,患儿身体更加健康,P<0.05。结论纽荃星和纽太特奶粉对术后患儿有很好的恢复效果,较普通配方婴幼儿奶粉更适用于术后患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奶粉喂养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