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5例复杂先天心脏孤残患儿的护理体会。术前设立专门的房间,调整床单位,充分准备患儿用品;5例患儿为孤残儿,入院时,个体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存在严重的皮肤问题,如湿疹、臀红等,选择有育儿经验、爱心、责任心,而且工作细致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并给予术前营养支持。术后严密监测低心排、肺动脉高压危象等并发症并做好针对性护理,术后对体温升高并发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患儿采取单间保护性隔离措施,严格控制感染;做好皮肤护理,预防感染。本组5例患儿均为孤残患儿,不安全感明显,性格也比较淡漠,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特点,固定陪伴人员,医院聘请有育儿经验的经过培训的人员看护患儿,采用家庭的模式进行看护,让患儿对看护人员以"妈妈"相称,采用图片交流、游戏等方式进行护理,培养患儿的家庭意识,为术后回归家庭和社会做好准备。本组5例患儿术后心脏畸形纠正满意,心功能恢复良好,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 标签: 孤残患儿 心脏病 先天性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总结了28例小儿先天心脏介入治疗的舒适护理的体会。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心理、环境舒适护理,术中舒适护理,术后饮食、疼痛、睡眠、康复等舒适护理。认为舒适护理可提高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效果、降低患儿不适性。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舒适护理
  • 简介:先天心脏先天畸形的一类常见,每年新出生先天心脏患儿15万-20万,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由于单纯先天心脏病人自觉症状常不明显,易被忽略,因此有很多病人至成年时才进一步治疗.先天心脏根治方法为手术治疗,目前有体外循环下开胸手术治疗及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后者较前者创伤小,除年龄过小或合并精神疾患等难以配合体位要求者。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经导管介入封堵术 溶血 护理
  • 简介:对于经体外循环进行心脏手术的先天心脏(简称CHD)新生儿,由于其手术耐受力差、抗感染能力差、循环和呼吸易受麻醉和手术的干扰,故新生儿CHD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我院从1999年12月开始~2006年5月开展了CHD在体外循环下的手术治疗,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CHD新生儿共32例,男20例,女12例;其中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房缺8例;室缺1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紫绀型复杂性CHD2例。出生日期9~28d;术前体重2.7~4.5kg,平均3.55kg,出院时体重2.95~4.6kg,平均3.91kg。平均术前准备5d;平均术后监护3d;平均住院时间17d。本组患儿除2例因患紫绀型CHD出现术后低心排综合症死亡外,其余30例均无护理并发症痊愈出院。2术前护理2.1一般护理2.1.1认真做好入院评估护理体检时应注意有无护理并发症及有无其它部位的畸形,准确的入院评估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2.1.2做好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由于家长对医院环境陌生及对疾病知识缺乏,易产生焦虑心情,责任护士应主动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及医院环境等。2.1.3消毒隔离...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本研究,总结小儿先天心脏术后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先天心脏术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48例先天心脏患儿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另外4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在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模式,收集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经护理干预措施后的疼痛评分加以比较可知,观察组患儿的分值远远低于对照组患儿,提示经过疼痛护理干预后患儿的疼痛减轻程度大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以及印象评分均低于观察组的患儿家长,二者间的差异呈显著性。结论在先天心脏患儿术后的护理工作中采取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患儿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宣教方法对小儿先天心脏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为80例小儿先天心脏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专职全面护理健康干预(n=40)、常规健康教育(n=40),将先天心脏相关知识、护理满意度等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和术后注意事项掌握程度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相互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0%、80.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组间比较形成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专职全面的护理健康干预,在小儿先天心脏的临床护理方面的应用价值凸显,不仅可以确保患儿和家属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而且还可以提高患儿和家属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在先天心脏检测中探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本研究的样本以本院中接受检查的孕妇为主,研究起始时间为2021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5月,共选择400例进行分析。所有的孕妇均接受病理检查、常规三级超声检查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在先天心脏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接受检查的孕妇中,采用病理检查检出24例先天心脏,检出率为6.0%。采用胎儿超声检查有22例先天心脏,检出率为5.5%。采用常规三级超声检查有16例检出,检查率为4.0%。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相比,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为91.67%,而常规三级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66.67%,相比前者较高(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100%为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灵敏度,99.5%为特异度,而77.27%为常规三级超声检查的灵敏度,98.0%为特异度,其中存在差异的为灵敏度(P<0.05),特异度无差异(P>0.05)。结论:在先天心脏检测中应用胎儿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检测 胎儿心脏超声 筛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 析 在护理小儿先天心脏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于 201 7 年 6 月 --201 9 年 6 月 ,选取 小儿先天心脏患儿 50 例,根据其 就诊单双号 分组 , 单号 25 例为控制组,双号 25 例为试验组 。 控制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应用健康教育。比较两个组别家属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及总满意率。 结果:两个组别 家属对家庭护理、康复护理、饮食、用药等掌握评分、总满意率对比发现试验组优于控制组( P<0.05 ),有统计学价值。 结论:在护理小儿先天心脏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即可提升家属相关知识掌握度,且其普遍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心脏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低体重婴幼儿术后并发症,降低其死亡率。[方法]对我科体重在10k以下的先天心脏婴幼儿35例。根据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从术后呼吸系统的管理、循环系统的监护、有创引流管的护理及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本组35例。其中8例出现并发症,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5.7%,33例痊愈出院。[结论]完善低体重先心痛惠儿的术后综合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对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低体重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先天心脏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先天心脏患儿,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得更好,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健康教育 并发症
  • 作者: 刘雪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26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1年第12期
  • 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园区总院手术室,江苏 苏州215000
  • 简介:目的:探讨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心脏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95例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行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的先天心脏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于围术期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胸液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32%,较对照组的59.52%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胸液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积极做好行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心脏患儿的护理配合,有利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先天心脏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先天心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人。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对疾病认知程度改善更明显(P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 简介:1975年统计我国先天心脏的发病率为1.07%。心脏患儿活动受限,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必须手术才能根治。有研究显示:医疗恐惧是住院儿童常见的心理反应,可降低患儿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此外,医疗恐惧还可加大心灵的创伤、延迟生长发育。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术前对患儿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提高对术后疼痛的耐受力,并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患儿 医疗恐惧 量化健康教育 施健康教育 活动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0例先天心脏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各项指标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心脏介入治疗中,实行舒适护理可以避免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患儿康复速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先天心脏术后动静脉置管的安全护理。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心脏患儿62例,均行相同手术治疗且术后动脉脉置管,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安全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先天心脏术后动静脉置管患儿安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动静脉置管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天心脏低体重婴幼儿术后呼吸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先天心脏低体重婴幼儿术后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呼吸道护理,对比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低体重婴幼儿术 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风险护理运用在先天小儿心脏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30例先天心脏小儿纳入本次研究中,选取时间始于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截止。平均分为参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和试验组(手术室风险控制护理),每组患儿15例,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以及术中风险控制情况。结果:试验组家属的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更高,组间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试验组的风险控制评分和参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存有临床比对意义。结论:小儿先天心脏使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风险控制能使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室护理 风险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复杂先天心脏术后腹膜透析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5例复杂先天心脏患儿腹膜透析治疗的护理经验,分析透析期间血气电解质的管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本组死亡1例,监护室腹膜透析期间放弃治疗1例,其余患儿肾功能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婴幼儿复杂先天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衰竭后及时应用腹膜透析可以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 标签: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护理 体外循环 急性肾衰竭 腹膜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心脏(先心病)术后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因素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7年1—12月在上海某专科儿童医院监护室内应用机械通气超过48h,且发生VAP的先心病术后患儿5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运用Logistic分析,研究影响先心病术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长时间体外循环、延迟关胸、再插管、选用的营养支持方式和床头抬高措施与先心病术后患儿发生VAP有相关性。结论对存在VAP危险因素的患儿制定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先心病术后患儿VAP的发生。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先天心脏(先心病)患儿术后出现的慢性心律失常时,应用心脏起搏器能通过电脉冲刺激心脏,起到激发心肌兴奋性的作用,同时维持适宜心率,促进有效心排量以帮助患儿渡过危险期.为提高患儿应用心脏起搏器的安全性,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患儿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应用 护理 慢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