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3 个结果
  • 简介:例1男,17岁.因头痛3个月,发热、呕吐20余天,于1994年10月10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出现间歇性头痛,以右颞部为主,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20余天前复发,呈持续性剧烈头痛,并伴发热、呕吐,体温38℃左右,病情渐进性加重.既往有劳累后气急、口唇发绀等症状,曾诊断为先天心脏.无中耳乳突炎病史.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并发症 脑脓肿 血液黏稠度 脑组织
  • 简介:目的探讨并总结儿童先天脑脊膜膨出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9例儿童先天脑脊膜膨出的临床资料。其中脑膜膨出14例,脊膜膨出5例,19例均行脑脊膜膨出修补手术。结果手术无死亡病例,院内出现伤口感染(脂肪液化)2例,为脊膜膨出患儿;脑脊液漏2例,为脑膜膨出患儿。出院后定期随访复查,未见复发,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先天脑脊膜膨出依据临床包块部位及特征结合CT或MRI检查可确诊。只要患儿无手术及麻醉禁忌症,脑脊膜膨出修补术是治疗儿童先天脑脊膜膨出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脑脊膜膨出 脑脊膜膨出修补术 先天性 外科手术
  • 简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dsis,NF)是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神经、肌肉、骨骼、内脏、皮肤等先天发育不良的疾病。NF伴颅骨缺损非常罕见,其发病率不足1%。本文作者报告1例神经纤维瘤合并颅骨缺损患者,行钛网成形颅骨修补术,详情如下: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 颅骨缺损 小儿 凹陷变形 钛网
  • 简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变异或其他原因导致枕颈胚节出现异常可造成先天上颈椎畸形。新近研究发现,先天上颈椎畸形的发病可能归因于Homeobox基因的变异。先天上颈椎畸形包括骨性异常和神经性异常两部分。骨性畸形复杂多变,可单独发生,也可以为全身多系统先天畸形的表现之一。骨性畸形常伴随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先天畸形或功能障碍,如肾脏和心脏

  • 标签: 先天性畸形 骨性畸形 上颈椎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先天气管食管瘘的临床特点及睡眠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4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儿外科、新生儿科诊治的23例先天气管食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出生情况和睡眠情况等。结果:平均孕周为(38+5±1+6);出生体重(2.79±0.6)kg;5例早产(21.7%),羊水过多8例(33.3%),13例(56.5%,13/23)患儿合并至少1种以上其他系统畸形,其中心血管系统最常见。其中5例(38.4%5/13)合并单纯畸形。最常见为Ⅲ型,食管近端-远端平均距离为3cm,15例(65.2%15/23)新生儿确诊后24~72h内行手术干预治疗,2例分别于生后6个月、19个月确诊后行手术治疗。临床常见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术后并发症常见食管狭窄、气管软化。所有患儿PSQI评分均<7分,平均PSQI评分为(5.67±1.24)分,均不伴有睡眠障碍。结论:先天气管食管瘘患儿睡眠质量尚可,且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手术治疗对提高先天气管食管瘘的手术治愈率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先天性气管食管瘘 临床特点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蝶窦脑膜脑膨出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4例蝶窦脑膜脑膨出病人的临床资料。表现为视力下降合并生长迟缓、多饮、多尿1例,视野缺损1例,脑脊液鼻漏1例,轻微头痛1例。采用内镜经鼻小柱-鼻中隔-蝶窦手术1例,经鼻-蝶窦手术1例,随访2例。结果手术病人分别随访6、30个月,临床症状均好转,脑脊液鼻漏无复发;未手术病人分别门诊随访16、20个月,症状无变化。结论对合并脑脊液鼻漏及明显视力下降、内分泌障碍的蝶窦脑膜脑膨出病人,可考虑手术治疗;内镜经鼻手术是首选外科治疗方法。无明显症状者可不予手术治疗。

  • 标签: 脑膜膨出 蝶窦 手术 内镜
  • 简介:目的:通过监护仪所示的呼吸率、心率和血氧饱和度(SpO2)参数探索肺源性心脏病理生理变化的昼夜生物节律特征。方法,15例样本均符合肺源性心脏诊断标准,其中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68岁,设置6个时点:0点、4点、8点、12点、16点、20点,从24h监护仪中获取呼吸率(次数)、心率(次数)和SpO2(百分率)的监测数据,分项输入余弦法程序进行生物节律分析。结果:在所观测的15个病例中,呼吸率9例和心率10例的峰值相位位于356.89°--84.50°(23点44分-4点36分),其中5例其中5例P〈0.05,提示有显著生物节律特征。SpO2的峰值相位,12例位于-130.60°--310.16°(8点20-20点20分),其中5例P〈0.05,提示有显著生物节律特征。结论:肺源性心脏例的呼吸率和心率夜间明显快于白天,SpO2明显夜间低于白天,提示该病的病理生理具有昼夜生物节律特征。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心率、呼吸率、血氧饱和度、昼夜生物节律
  • 简介:(接上期)4治疗方法4.1支持高血压降压治疗的证据支持在高血压个体中给予降压药物降低主要临床心血管转归(致死和非致死性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其他心血管死亡)危险的证据,来自1965-1995年间完成的大量随机对照试验,这些试验大多数为安慰剂对照试验。2003版欧洲心脏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EuropeanSocietyofHypertension/EuropeSocietyofHypertension,ESC/ESH)指南提到了这些试验的荟萃分析。这些支持证据还来自降压治疗可以使高血压诱发的器官损害减轻,如左心室肥大(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或蛋白尿,有可能伴随致死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下降,尽管这些证据明显是间接的,主要来自随机数据的事后相关性分析。

  • 标签: 高血压 指南 降压治疗 血压 血压控制 心血管风险
  • 简介:1前言1.1原则欧洲2013版高血压治疗指南为欧洲高血压学会(EuropeanSocietyofHypertension,ESH)和欧洲心脏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于2003年及2007年联合公布高血压治疗指南之后的再次修订版。上一版指南发表至今已有6年,期间针对血压升高所展开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研究以及许多新成果的发表,使得新版指南的出版迫在眉睫,我们需要在既往推荐建议的基础上加以精炼、修正和扩展。

  • 标签: 高血压 指南 降压治疗 血压 血压控制 心血管风险
  • 简介:目的探索肢端肥大症病人心脏变在经蝶手术后早期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肢端肥大症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超声诊断心脏变17例(56.7%),其中心房心室腔增大11例,舒张功能下降9例,瓣膜改变9例,大动脉根部增宽8例,心肌肥厚2例,收缩功能下降1例。所有病人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术前病人右心室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分别(23.97±3.21)mm、(9.00±1.17)mm、(8.70±1.06)mm;术后随访3个月,病人右心室前后径(21.90±3.51)mm、室间隔厚度(8.12±1.50)mm及左室后壁厚度(7.78±1.24)mm,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心脏舒缩功能、大血管内径及瓣膜病变指标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76.7%)病人达到内分泌治愈。结论肢端肥大症病人多合并心脏变,术后早期心房心室腔内径及心肌厚度可部分改善,但心脏功能、大血管内径及瓣膜病变改善不明显。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心脏病变 入路 经蝶 心肌肥厚 心腔扩大
  • 简介:由天津心脏学研究所主办,天津市医学会、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老年心血管专家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协会、中国心电信息学会、中华心血管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国际心血管杂志、临床心电学杂志、中国心血管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医学综述杂志、心电学杂志、实用心电学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等单位共同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十余所医院共同协办的2011’第七届海河之滨心脏学会议定于2011年7月7—10日在天津市梅江会展中心召开,同时召开第九届全国心力衰竭学术会议。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脏病学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会议 征文通知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中改善焦虑以及睡眠质量后对心功能和生命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模式对焦虑以及睡眠质量进行针对性改善。分析2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在接受护理之后,其焦虑(SAS)分数、睡眠障碍分数(SRSS)分数均获得明显的改善,同时其心功能以及生命质量各维度分数获得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过程中,针对性的改善患者的焦虑以及睡眠质量情况,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焦虑 睡眠质量 心功能 生命质量
  • 简介:2012年2月3号,我和我的同事去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卒中会议(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ISC)。

  • 标签: 卒中 国际卒中会议
  • 简介:原发的心脏肿瘤相当少见,尸检报道发生率为0.002%~2%,四分之三是良性肿瘤,其中近一半是心脏黏液瘤(Cardiacmyxoma,CM),而约75%的CM发生在左心房,15%~20%在右心房,左心室及右心室更为少见,各占3%~4%。CM的首发症状可以为外周血管的栓塞,且50%-80%发生在脑血管。

  • 标签: 心脏黏液瘤 血管并发症 心脏肿瘤 良性肿瘤 外周血管 首发症状
  • 简介:  1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37岁,一过性意识丧失、头痛、语言障碍1个月余入院.2003年2月5日无诱因出现言语混乱,去厕所时摔倒在地,言语丧失、咬牙,伴尿失禁,无抽搐,约20min后言语恢复.醒后全头痛,无头晕、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自觉言语欠流利,不能认字,说不出家里人名字,说不出物体名称,无视物障碍.……

  • 标签: 烟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所引起的疾病。易与先天疾病、家族性疾病相混淆。遗传系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发病,也可后天发病;而先天发病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如母亲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先天白内障、先天心脏等。遗传常为1个家系中多人发病,呈家族性,但也可能1个家系中仅有1例患者,呈散发性;

  • 标签: 神经遗传病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疾病 家族性疾病 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目的:调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定患者睡眠质量。结果:睡眠不良患者占81.58%。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内正常人常模比,各维度因子分及PSQI总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内、外科住院患者比较,PSQI总分高,并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4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内、外科住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心脏手术患者睡眠质量并从影响因子入手,实行综合的治疗护理方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睡眠不良 睡眠质量
  • 简介:1999年7月19~21日在世界卫生组织官员MauraRicketts的组织领导下,奥地利著名神经学家HerbertBudka、英国MartinZeidler、MRBradley教授等专程来到北京,由中国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具体承办的Creutzfeldt-Jakob(CJD)监测讲习班,旨在我国尽快成立国家CJD监测中心,同世界发达国家与世界卫生组织取得紧密联系,共同努力尽快发现CJD的危险因素与致病因子,为减少和预防CJD的发生与扩延做出自己的贡献.会议期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CJD课题组报告了国人CJD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基因检测、14-3-3蛋白和动物传递的研究.董小平研究员报告了人朊病毒的实验室研究,郭玉璞教授对CJD的病理改变做了补充发言.

  • 标签: 医源性Creutzfeldt-Jakob病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感染来源 CJD 蛋白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