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价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治疗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初治鼻咽癌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与B组100例,A组采用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B组采用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前后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表包括生活质量核心为问卷(QLQ-C30)中文版及头颈部特殊问卷(QLQ-H&N35)。结果同步放化疗第1d,A组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得分较B组低;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丧失、便秘、感觉问题、进食困难、社交困难、口干、使用营养剂、体重减轻方面评分较B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中期、后期、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早期因多程化疗累积毒副反应较重,致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较差,建议在治疗早期护理人员针对性地给予相应护理干预,使患者坚持完成治疗。

  • 标签: 诱导化疗 同步放化疗 鼻咽癌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患儿家属实施护理关怀照护行为对其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儿科陪护家属,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关怀照护行为,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照护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关怀照护行为在住院患儿家属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患儿家属照护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住院 患儿家属 护理关怀 照护行为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药剂科综合管理对医疗安全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上半年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药物应用情况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总结对照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归纳制定出合理的改进方案;将2018年下半年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给予改进措施,观察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间用药差异及出错情况。结果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出错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患者或其家属满意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药剂科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部分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和服务素质,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可有效规避安全隐患,降低医患矛盾。

  • 标签: 医院药剂科 管理 安全隐患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医院抑郁症患者家属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的54例抑郁症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家属实施团体人际心理护理,护理1个月后,调查两组患者抑郁程度、社会功能改善程度及患者生活质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个月后,观察组在抑郁评分、社会功能改善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与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家属实施团体人际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社会功能,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团体人际心理治疗 抑郁症 家属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卒中病患家属照顾者的抑郁、焦虑水平与照顾者负荷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病患的家属照顾者98名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所有照顾者的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采用照顾者压力指标(CIS)对照顾者的负荷进行评估,从而对照顾者的抑郁及焦虑水平与照顾者负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经分析显示,照顾者的抑郁及焦虑水平与照顾者负荷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本次研究显示,脑卒中病患家属照顾者普遍存在着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并且抑郁、焦虑水平越高,照顾者的负荷也就越重,长久以往可影响照顾者的心理健康,因此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 标签: 家属照顾者 负荷 脑卒中 抑郁焦虑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源认知是指对信息所携带意义的根源性认知,并能对个体内在状态进行调节的潜在“觉知者”。本文认为催眠是源认知沟通的独特形式,不同层次的言语暗示能引起众多心理现象的显著变化,催眠暗示涉及元认知与社会认知,是一种被广泛用作研究有关人类意识的基础科学问题,同时也是治疗一系列症状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尝试在理解催眠基本概念与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统摄催眠基本因素的源认知概念,从更为整体的角度整合催眠理论争议的同时,对催眠理论及应用的未来方向给予展望。

  • 标签: 源认知 源认知沟通 催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抑郁症患者74例(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随机分为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37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7例),观察患者服药依从性、抑郁评分及家属对抑郁症认知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好,HAMD评分低,家属对抑郁症认知程度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轻抑郁症状,提高家属对抑郁症的认知程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抑郁症 家属 健康教育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出现脑出血现象的病患容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现象,会对病患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理,则会导致病患的病情加重,对生命造成威胁。目前在临床上对认知障碍的检查方法比较多,而对于认知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因素、评定以及治疗的方法也比较多,在康复治疗上也有相关的进展。

  • 标签: 脑出血 认知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照射天突膻中与抗感染同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照射天突膻中与抗感染同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照射天突膻中与抗感染同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加快症状缓解速度,增强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肺炎 微波照射天突膻中 抗感染 同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药物治疗的认知配合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4周。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配合护理,记录两组治疗后疗效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76.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药物治疗的认知配合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很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脑梗塞急性期患者 认知配合护理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1。案例中求助者15岁,由于其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考不上重点高中就将一事无成”,导致心情压抑、苦闷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睡眠不良。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咨询师与求助者协商并制定咨询方案。咨询过程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模式。经过四次的心理咨询后,求助者焦虑情绪缓解,自卑心理明显改善。

  • 标签: 自卑 一般心理问题 不良认知 认知行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思考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11比例分为对照组28例、实验组28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患者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治疗3d时,实验组认知功能为(18.36±2.39)、对照组则为(14.34±2.31);实验组Hcy为(11.33±1.81)μmol/L、对照组则为(15.33±2.00)μmol/L。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模式,能够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同时,科学把控血清学指标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 血清学指标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疾病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试验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和患者疾病认知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1.43%)显著较对照组(71.43%)高,试验组疾病认知度(94.31%)显著较对照组(77.17%)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其心绞痛情况,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值得借鉴。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综合护理 疾病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口服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使用HAMD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使用不良反应量表TFSS评价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HAMD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更好(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TE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明显更好(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米氮平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米氮平 脑卒中后抑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探讨对抑郁症患者采用心理认知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在我院接受抑郁症治疗的患者96例,将其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比患者其他方面发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认知护理干预,观察结果。结果采用心理认知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各方面都要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结论在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的治疗可以得到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认知 抑郁 积极的心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焦虑及自尊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内膜癌化疗的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后有效的降低焦虑、抑郁,并提高自尊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干预 子宫内膜癌 化疗 焦虑 自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对拟行MECT治疗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护理干预,研究组一次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在干预前、后各进行一次心理评估。结果干预后,研究组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量表评分、状态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降低MECT患者术前焦虑水平。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焦虑 认知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8年期间收治的同步放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按“简单随机”法分组,每组15例。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再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疗效、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疗效指标改善效果佳,且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效果理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rTM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SWM、VFT、PANSS等评分变化。结果在VSWM、VFT、PANSS等评分上,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且P<0.05。结论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改善其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症状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认知心理治疗对疾病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遵从随机化分组原则均分为参照组、干预组,前者行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认知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疾病复发率、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依从性相比差距大,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认知心理疗法运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能控制复发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普及。

  • 标签: 复发 精神分裂症 认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