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情绪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在我院接受ICU治疗且为清醒状态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需在其基础上增加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焦虑与抑郁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后均较之前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在改善幅度上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在稳定ICU清醒患者情绪上具有极好的应用效果,可帮助患者减少应激反应的出现。

  • 标签: 综合心理护理 ICU清醒患者 应激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取我院收治剖宫产产妇130例,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65)与观察组(n=6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两组产妇术后应激反应以及疼痛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两组患者在手术前1h的CORT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后均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在下降幅度上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疼痛发生率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中度与重度疼痛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剖宫产 应激反应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应激前后心理生理学反应,并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以4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应激前后心理生理学反应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在应激状态下低频峰功率(LF)无明显变化,观察组焦虑症患者在应激前后低频峰功率(LF)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症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自愿者在应激状态下心率(HR)指标变化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应激前后心理生理指标的变化说明其存在神经亢奋等状,这些指标可用来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与疗效评价。

  • 标签: 焦虑症 应激 心理生理学反应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手术中使用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老年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人。其中试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分别评定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测定患者给药前后生命体征,起效时间等数据;分别于术前、术毕和术后12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前后生命体征差异不明显,试验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各时段中对照组患者NE与E浓度均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给药剂量与速度控制得当,腰-硬联合麻醉基本不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术后应激水平较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式。

  • 标签: 麻醉 老年骨科 腰-硬联合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84例予以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42例实行围术期护理常规,研究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结果记录分析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d皮质醇及肾上腺素仁观察,增高明显,其中研究组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dHAMA评分明显降低,研究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在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同时,能尽快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快速护理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食管癌手术的患者给予传统与加速康复模式对其围麻醉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87例食管癌手术的患者,以住院单双号的形式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加速康复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围麻醉期应激反应的结果。结果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皮质醇、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术前,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有明显升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麻醉诱导后切皮前,研究组患者的胰岛素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胰岛素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有明显的降低,数据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治疗组乳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在围麻醉期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应激反应,实施加速康复模式可以显著减少其应激反应,与传统康复模式相比,加速康复模式还可以稳定患者各种指标,促进康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传统康复模式 加速康复模式 食管癌手术 围麻醉期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恶性传染病,死亡率高,随着狂犬疫苗的普及应用,患病率明显降低。非专科医生遇到的概率较前明显减少,对不典型案例诊断困难,易发生误诊误治情况,本文介绍一例狂犬病误诊为急性应激障碍的案例,旨在提醒同行加强专科学习,减少误诊误治。

  • 标签: 狂犬病 应激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应激障碍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60例急性应激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应激障碍患者施行心理护理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加快患者的病情康复速度,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应激障碍 心理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折患者的急性应激障碍实施护理,探析其干预办法。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60例老年骨折术后病发急性应激障碍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评分和汉米尔段抑郁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提升老年骨折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老年骨折 急性应激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中述情障碍的发生情况及相关性。方法49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为病例组(PTSD组),52例经历创伤事件未发生PTSD的人群为非PTSD组,50例我院行健康体检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及结构式访谈法深入临床科室,进行问卷调查与评估。对比述情障碍发生率。结果PTSD组中述情障碍的发生率为61.22%,非PTSD组发生率为21.15%,正常组发生率为8%,即PTSD组述情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PTSD组及正常组述情障碍的发生率,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创伤后应激障碍人群中述情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经历创伤事件未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群以及正常人群。(2)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述情障碍相互关联,述情障碍可能作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疾病的伴随症状出现。

  • 标签: PTSD 述情障碍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服用中药的患者,对已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不良反应主要与药物自身因素、患者机体因素、临床用药因素有关。结论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关对策,可提高用药安全,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硝唑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从而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甲硝唑引起不应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硝唑导致的不良反应共78例,其中神经系统22例,皮肤及其所属器官反应20例,心血管系统13例,泌尿系统7例,消化系统6例,呼吸系统4例,血液系统4例,其他系统2例。结论甲硝唑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神经系统、皮肤和其附属器官以及心血管系统,而不是消化系统。

  • 标签: 甲硝唑 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7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保温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体温以及应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术后体温比较,观察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应激情况比较,观察组的较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进行保温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的应激反应,提升患者体温,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保温护理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在许多大学生校园生活开始之后,他们多多少少遭遇了一些心理应激问题,而这其中不乏由于学业压力导致的情况。因此,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我们倡导教师在给予学生学业教育的时候,须注意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找到适合学生的方式方法,并能够应对学生由于环境、专业适应等情况引发的焦虑消极的情况,正向的引导学生的发展。

  • 标签: 学业压力 大学生 心理应激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探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特种部队跳伞训练中士兵心理应激状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以便为军事训练中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为训练效率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特种部队跳伞训练中的126名士兵,应用跳伞心理应激问卷和心理健康症状问卷(SCL-90对士兵的心理情况进行测评)。结果跳伞前后进行问卷显示,跳伞后得分明显低于跳伞前,跳伞前5次之间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前五次与后五次得分也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后五次之间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跳伞在五次之后,心理素质逐渐提高,逐渐适应。结论特种兵进行跳伞训练时,对心理素质有损伤,但是五次之后,逐渐对跳伞训练适应,心理应激能力逐渐平缓,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跳伞失误、训练误伤等状况出现,应该在训练前期重点防范,保证士兵的安全。

  • 标签: 特种士兵 跳伞训练 心理应激状态 变化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3月于我中心进行卡介苗接种的86例小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有小儿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疫苗接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小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小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8.6%,对照组小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9.77%,观察组不良反应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卡介苗接种小儿应用预防不良反应护理能够获得显著护理效果,可显著减少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卡介苗接种 不良反应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从而确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5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患者的资料,并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的给药途径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不同,静脉给药49例(65.33%)口服给药26例(34.6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率和性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女性49例(65.33%),男性26例(34.67%),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最为常见的为胃肠反应,30例,占40%,过敏反应29例,占38.67%,神经系统损害12例,占16%,静脉炎4例,占5.33%。结论合理使用阿奇霉素,科学控制药物浓度,及时调整滴注的速度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甲状腺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到2016年3月间收治的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20例其临床资料,总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20例患者中,有16例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初诊还是复发无关,主要是集中在治疗后的3个月(68.8%);有6例患者是发生的单一不良反应,另外10例皆是2种或者是合并有2种以上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反应最为常见,且服用他巴唑治疗的患者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6.2%要明显高于服用丙基硫氧嘧啶患者的1.1%(P<0.05)。结论抗甲状腺药物不良反应会贯穿于治疗过程的始终,特别是在开始治疗的前三个月,要尤其重视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甲状腺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于其手术应激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84例均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84例均同时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皮质醇及肾上腺素均显著上升,研究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dHAMA评分明显降低,研究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其手术应激反应,有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 外科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献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方法从2016年5月-7月献血者中随机抽取实施常规交谈的850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心理干预的850人作为观察组,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6/850),对照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34/850),有差别,P<0.05。结论给予献血者心理干预能消除不良心理,预防不良反应,保障献血者生命,壮大献血队伍,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献血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