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救治COPD呼吸衰竭昏迷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收集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OPD呼吸衰竭昏迷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选择无创呼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无创呼吸救治COPD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COPD呼吸衰竭 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监护室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救治的中毒患者共68例,及时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分析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经抢救治疗后,64例(94.1%)成功获救,4例(5.9%)死亡。结论及时明确中毒患者的中毒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是成功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 标签: 急诊 重症监护室 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心肺复苏救治体会及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11月90例急诊科心肺复苏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传统复苏组根据传统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心肺复苏,新型复苏组则根据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急诊科心肺复苏成功率;平均除颤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平均收缩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新型复苏组急诊科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传统复苏组;新型复苏组平均除颤时间短于传统复苏组;干预前两组平均收缩压相近;干预后新型复苏组平均收缩压优于传统复苏组,P<0.05。新型复苏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复苏组。结论急诊科心肺复苏救治中根据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心肺复苏临床效果确切,优于传统心肺复苏,可更快除颤和升高收缩压,减少并发症,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急诊科 心肺复苏 救治体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多发伤患者实施创伤控制骨科(DCO)救治后,于重症监护病房对其继续实施DCO救治以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0月多发伤患者72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救治方法,展开所有多发伤患者的随机分组。对分组后的36例观察组多发伤患者在完成DCO救治后,于重症监护病房继续对其实施DCO救治以及护理干预;对分组后的36例对照组多发伤患者实施传统救治。对两组患者乳酸清除的情况、患者凝血功能恢复以及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乳酸清除的情况、患者凝血功能恢复以及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几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多发伤患者(P<0.05)。结论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对其实施DCO救治后,将患者转入到重症监护病房,对其继续实施DCO救治,并且配合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最终将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显著提高多发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多发伤 创伤控制骨科救治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麻醉教学工作中开展初级创伤救治培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校2013级麻醉本科生60名,参考随机双盲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30名,采用传统创伤教学;研究组共30名,采用初级创伤救治培训。观察及比较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30名学生的理论成绩与技能操作成绩均较参考组学生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30名学生的各项能力评分均较参考组学生显著更高(P<0.05)。结论初级创伤救治培训能够明显提高临床麻醉学学生们的专业及综合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麻醉 教学 初级创伤救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计198例,按照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将两组患者的急诊时间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由接诊到确诊再到专科治疗中两个阶段所使用的时间较之对照组要更低,观察组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较之对照组要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就诊间隔,保证及时对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和治疗工作,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快捷护理流程 急性脑卒中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症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由于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和入院时间以及急救成功率。结果经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各组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实验组患者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和入院时间都较对照组短,且急救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显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症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效率,更多的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值得信赖和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诊救治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中任意选取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研究组根据病因采取对症系统性救治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救治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血糖水平提高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中患者的低血糖昏迷发生次数、治愈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急诊救治,应充分考虑引起病症的因素,再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对症、系统性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急诊救治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小儿中毒救治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以来收治的5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了5例急性中毒患儿,均为男孩。口服是主要的中毒途径,药物是主要的中毒物质,4例患儿进行了洗胃治疗。结论小儿急性中毒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中毒后采取合适的洗胃方式洗胃及促进毒物排泄和药物治疗,促进中毒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中毒 儿童 洗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的急救治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患者80例,分为A组(n=40)和B组(n=40)。B组患者未实行院前急救直接送入医院治疗,A组患者在实行了院前急救后再送入医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以及Barthel指数。结果A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以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B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实行急救治疗后取得的效果显著,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脏骤停 急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急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时间为分组间隔,分别于2016年3月—2016年10月、2017年3月—2017年10月这两个时段,各抽取42例危重症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全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可改善患者的救治效果及预后。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急诊危重症患者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给予整体护理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148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根据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整体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74例患者。整体组实施整体护理指导,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观察并对比整体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结果整体组的护理满意度68例(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56例(75.68%),整体组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5例(6.76%)显著低于对照组19例(25.6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采取整体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整体护理 严重创伤患者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临床收治的肝脏损伤患者30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脏损伤患者30例经治疗治愈28例,死亡2例,治愈率93.33%。结论肝实质损伤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要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好手术时机、采取有效手术方法、注意术中的应变事项等。

  • 标签: 肝脏损伤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其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将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与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救治效果及预后。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救治成功率分别为95.5%(42/44)、81.8%(36/44),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6.8%(3/44)、22.7%(10/44),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升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救治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检分诊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门诊预检的患者400例当做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190例,对照组患者210例,实验组患者的采用预检分诊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分诊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准确率以及两组患者对医院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救治准确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χ2=10.462,P=0.001);实验组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89.47%)(P<0.05)。结论通过预检分诊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救治的准确率,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 标签: 预检分诊 救治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急诊护理对胰腺炎患者康复进程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的2月—2018年的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8例胰腺炎病患,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常规组,急诊救治过程予以常规组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急诊护理,对比两组康复进程和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恢复以及住院所用时间均短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腺炎患者接受预见性急诊护理,能够缩短康复进程,保障其获得最佳的救治效果

  • 标签: 预见性急诊护理 胰腺炎 救治效果 康复进程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措施提高ICU之外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建立、运行快速反应团队(RRT),制订住院病人预警指征、制订住院病人病情变化处置流程等一套可行措施。结果比较RRT运行的前后因病情变化而转入住ICU的住院的病人比率下降,统计学有差异意义(P<0.05),住院病人心肺复苏率显著下降(P=0.001)。结论经过运行RRT可以提高ICU之外的住院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危重病人 抢救治疗 快速反应团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洋地黄中毒的临床救治关键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洋地黄中毒患者20例临床救治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基本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结论立即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加速体内洋地黄类药物的排泄,补充钾、镁盐,治疗心律失常等。

  • 标签: 洋地黄中毒 救治关键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救治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塞患为研究对象,在向患者以及其家属仔细的介绍了病情和风险之后,其中的有些患者决定进行溶栓治疗,而有些患者因为一些其他的因素选择进行保守性的治疗。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就冠脉再通率而言,观察组患者为76.45%,对照组的患者为35.36%;而在病死率上,观察的患者的病死率为15.14%,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36.19%。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冠脉再通率,还是在病死率上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就急诊救治心肌梗塞患者而言,除了要对其进行快速的诊断外,应在尽快的对其采取急诊再灌注治疗,相对于基层医院溶栓治疗是最佳的选择,这样能够尽可能挽救存活心肌,改善心功能,借此来争取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抢救患者的生命,提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诊科 心肌梗塞 临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快速通道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时间和治疗结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提示,观察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系统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项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残率、致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项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急诊快速通道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值得引入于临床实践。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护理快速通道 救治时间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