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28例外伤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外伤睫状体脱离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秩和检验对最佳矫正视力(BC-VA)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BC-VA低于0.1有19例,0.1~0.5有9例;治疗后0.1~0.5有5例,0.5~0.8有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02,P<0.05)。结论睫状体脱离的治疗关键是封闭断离口。应进行细致的显微镜下检查,如存在明确断离口,根据提示范围有针对性地封闭裂口能有效治疗睫状体脱离;对没有明确断离口的睫状体脱离,可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多能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显微镜下 器械分离 根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鼓膜贴膜与自然愈合对外伤鼓膜穿孔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0月—2017年3月,研究对象74例本院收治的外伤鼓膜穿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实验组(n=37),给予对照组患者自然愈合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鼓膜贴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穿孔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穿孔愈合时间、愈合后平均高频听阈。结果临床治疗效率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穿孔愈合情况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穿孔愈合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愈合后平均高频听阈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鼓膜贴膜与自然愈合对外伤鼓膜穿孔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鼓膜贴膜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鼓膜贴膜 自然愈合 外伤性鼓膜穿孔 高频听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麻醉、手术治疗方式和术后并发症。方法总结我科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和预后。结果我科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成功率高、安全经济。结论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注意术中的操作方法和防治其可能的术后并发症。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 麻醉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和有限切开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髋关节创伤的比较。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外伤髋关节创伤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有限切开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的出血量、手术之后中位卧床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状态、SF-36简表问卷分值;泌尿感染、血栓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和对照组均是100%,P>0.05;观察组手术的出血量、手术之后中位卧床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状态、SF-36简表问卷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状态、SF-36简表问卷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尿感染、血栓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伤髋关节创伤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成功率明显,可更好改善髋关节功能状态、SF-36简表问卷分值,加速康复。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限切开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 外伤性髋关节创伤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脊髓损伤致ICU综合征的原因,并对其护理的措施实施分析总结。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100例外伤脊髓损伤GLS评分13~15分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采用综合干预措施;护理后观察两组谵妄发生率、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情况、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脊髓损伤致ICU综合征发生的原因较多,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可促进患者得到良好恢复。

  • 标签: ICU综合征 外伤性脊髓损伤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外伤颅骨缺损修补对防止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外伤颅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修补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于早期(伤后3个月内)进行修补,对照组于中晚期(伤后3个月以上)进行修补,比较两组患者继发性脑损害的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差异。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继发性脑损害4例(8.0%),对照组继发性脑损害16例(32.0%),观察组患者的继发性脑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0000,P<0.01)。观察组QOL评分由术前的(67.35±2.79)分提升为术后的(113.51±5.65)分;对照组QOL评分由术前的(67.18±2.48)分提升为术后的(98.46±5.41)分。两组患者术后QOL评分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1)。结论早期行外伤颅骨缺损修补手术能有效防止继发性脑损害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外伤 颅骨缺损修补 继发脑损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间采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64例外伤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状况,同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5.6%,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为(7.3±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6.2±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外伤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能够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脑外伤患者,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随机选取100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的各项实验数据差异具有可比。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接受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 标签: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 重型脑外伤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开放外伤应用腹腔穿刺术所获得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腹腔穿刺术联合治疗以及常规方法治疗腹部开放外伤的患者中各随机选择3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穿刺组与常规组。将两组治疗结果及并发症情况实施记录对比。结果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参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且利用统计学实施分析后发现均存在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部开放外伤采取腹腔穿刺术与常规治疗相结合,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腹部开放性外伤 临床治疗 腹腔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内接收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46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以及大骨瓣骨窗塌陷、异常疝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轻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植物人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大骨瓣骨窗塌陷、异常疝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于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较为显著,促进了患者的康复,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外伤 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手外伤术后采用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有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6例手外伤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对照组(n=43,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3,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肢功能优良率明显较高(P<0.05);其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外伤患者术后采用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降低经济负担,还可改善护患关系,有极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手外伤 手术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开放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开放外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采取具有针对的应对护理措施干预。结果眼球钝挫伤、眼异物伤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率(P<0.05);就诊时间越早,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不良率(P<0.05);年龄越轻患者预后率越高(P<0.05)。结论影响开放外伤患者的预后因素有致伤性质、就诊时间和患者发病年龄,加强针对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疗效。

  • 标签: 开放性眼外伤 预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应用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0名去骨瓣手术之后并发脑积水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组的患者在开颅血肿清除手术之后的三个月同期进行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实施,对照组的患者在早期开展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在3到6个月之后开展颅骨修补手术。结果对于这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研究组患者的致残率是35.71%,对照组的致残率是60.00%,轻度残疾4人,重度残疾2人,植物状态2人,死亡1人,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方面,研究组2名出现术后感染,1人出现分流过度。对照组2人出现术后感染,1人出现脑积液和血肿,2人出现分流过度。结论脑外伤应用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外伤 早期颅骨修补 脑室腹腔分流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外伤后迟发性血胸的诊治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46例闭合外伤后迟发性血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采取患者坐卧,行胸腔积液超声定位,于患者腋中线,将引流管置入患者胸腔约5cm后进行缝线固定。结果治愈44例,开胸2例,46例患者经有效治疗痊愈。在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出现不良肺复张1例,经开胸手术,证实该患者为凝固血胸;2例患者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出现进行血胸,经开胸手术,证实该2例患者为肋间血管破裂。结论闭合外伤后迟发性血胸发生,应及时进行胸腔闭合式引流,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闭合胸外伤 迟发性血胸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外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颅脑外伤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脑血流改善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脑血流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外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者脑血流的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颅脑外伤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研究;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250例危重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危重颅脑损伤患者行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颅脑损伤 危重 格拉斯哥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术在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伴随颅骨缺损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采取的颅骨修补术进行分组,行晚期颅骨修补术的12例患者为对照组,以行早期颅骨修补术的13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Karnofsky功能评分,统计预后效果,比较预后优良率。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Karnofsky功能评分达到(82.17±5.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5±5.31)分,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预后优良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58.33%。结论给予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早期颅骨修补术,能够提升患者的Karnofsky功能评分,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颅骨修补术 晚期颅骨修补术 颅脑外伤术 颅骨缺损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对症神经外科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经皮器官切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比较观察组患者额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颅脑外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分析经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应用情况,来评价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可行,以提升疾病的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3月88例发生脑外伤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所有被观察患者均符合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指征。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时同时开展颅骨修补,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基本情况(颅内压、心率、血压等),并及时做好记录。结果在所有的被纳入研究的患者经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手术治疗后,其一般情况较好,经复查CT后发现患者颅内恢复情况较好,各脑室形态正常(略有缩小),颅骨修补形状较为满意,患者入院的不良临床反应有很大的缓解,甚至消失。颅内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在处理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问题中,最重要的是使颅内升高的压力降至正常,并且保持正常水平,对于其临床意义十分重大。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且安全可靠,成功率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很适合此种紧急情况的处理。

  • 标签: 颅内 分流术 手术治疗 脑外伤 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开胸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胸外伤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术式方法分组,传统组(27例,传统开胸术治疗)、胸腔镜组(3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比较其临床结果。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手术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传统组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术治疗外伤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且术中出血量少,安全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传统开胸术 胸腔镜 胸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