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椎间镜治疗腰椎功能受限的临床效果和传统大切口治疗腰椎功能受限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110例腰椎活动受限的住院患者,70例给予椎间镜手术治疗,40例给予传统大开刀手术治疗,观察受限椎体的活动度及受压部位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通过对70例腰椎活动受限的住院患者经过实施椎间镜手术治疗后,其中68例住院患者患病椎体关节术后活动如常,2例患者患病椎体关节术后活动稍有受限,受压迫部位疼痛缓解明显;通过对40例腰椎活动受限的患者经过大开刀手术治疗后,其中35例患病腰椎关节活动仍受限,5例腰椎关节活动稍有受限,受压迫部位疼痛缓解明显。结论针对有手术指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0例给予椎间镜手术治疗,40例给予传统大切口手术治疗,手术后,住院患者患病腰椎处疼痛都能不同程度缓解。但是,椎间镜手术后的患者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腰椎大切口手术后的患者切口大,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多,恢复;更有区别的是,椎间镜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是局部浸润麻醉;传统腰椎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

  • 标签: 椎间孔镜 传统腰椎手术 应用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锁骨下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84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常规组与新型组,每组均为4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三重方法固定导管,新型组采用新型三重方法固定导管,对比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常规组的导管滑脱率是9.5%,新型组是2.4%,新型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皮肤损伤率是26.2%,新型组是7.1%,新型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VAS评分为(3.1±1.0)分,新型组为(1.4±0.6)分,新型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型锁骨下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导管滑脱率、皮肤损伤率以及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 导管固定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总结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7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腔静脉滤器置入介入溶栓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疼痛症状有所缓解,且患肢的肿胀完全消失,无1例患者出现肺栓塞。结论对于行介入治疗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中闭疝患者的术前诊断方法以及手术治疗后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例闭疝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结果14例经手术治疗后,有2例患者因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3例肠坏死切除十吻合后再肠瘘致死亡为低位肠梗阻。死亡5例均体重低于40Kg,年龄80岁以上合并有肺气肿、低蛋白血症、直肠脱垂。痊愈9例中,体重均在40Kg以上,一般营养状尚可,且发现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29%。结论对于临床中的老年女性出现腹痛、呕吐以及长期股部疼痛等症状时,通过查体与CT等检查即可初步确定为闭疝,一旦确诊,应及时早手术治疗。

  • 标签: 闭孔疝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伴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异常等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神经重症患者的数量与日俱增,由于此类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所以间接的导致了患者静脉血栓的患者数量居高不小。本文对导致静脉血栓的诱因和主要的症状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旨在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重症患者 深静脉血栓 血栓筛查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术后致腓神经损伤误诊为肌腱粘连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首诊均误诊为术后肌腱粘连,给予肌腱粘连松解手术及对症治疗,疗效差。术后确诊腓神经损伤,行拇长屈肌腱末段离断并趾间关节功能位融合手术后,行走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腓神经损伤骨科临床少见,早期临床症状轻,易忽视,易误诊或漏诊;临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升关注度,提高诊断率,积极预防并及早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降低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腓深神经损伤 肌腱粘连 误诊 拇趾背伸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和减少妇科盆腹腔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对2017年全年收治的1779例盆腹腔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血栓形成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预防,及时观察评价效果。结果1779例妇科手术患者通过有效的预防干预,全年仅有6例患者发生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经有效溶栓治疗和护理干预后,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血栓发生率为0.34%。

  • 标签: 护理干预预防 妇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对Ⅱ度烧伤创面植皮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市医院诊治的Ⅱ度烧伤患者42例,依据对患者进行的治疗方法不同,可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各21例,其中实验组Ⅱ度烧伤患者在植皮术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常规组Ⅱ度烧伤患者采用基本的常规换药法对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Ⅱ度烧伤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Ⅱ度烧伤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比较,实验组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优于常规组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Ⅱ度烧伤患者的治疗,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更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对患者伤口的愈合有良好的帮助,可减少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深Ⅱ度烧伤 负压封闭引流术 植皮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预防ICU出血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尤其是对活动性出血或者有大出血风险、以及因出血后导致特别严重后果的VTE高危患者。方法随机抽取我科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40位均有活动性出血患者为研究,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分成两个研究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诊断脑出血或消化道出血或神经纤维瘤破裂出血等。观察组给予了早期活动干预。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仅为对照组的25%,患者住ICU的平均天数、总天数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早期活动干预,能减少ICU出血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早期活动 预防 深静脉血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肝胆外科进行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静脉血栓形成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形成率为7.00%,对照组患者的静脉形成率为30.00%,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静脉血栓的形成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改善医患关系,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肝胆外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本院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下的6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价值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临床检查进行比较,并对所得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和DSA检查结果是一致的,在临床上的诊断符合率是95.4%,还要对两者实施Kappa一次性的检验,其值是0.669>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具有快捷和安全与费用低廉以及可重复检查的优点,同时,在检查过程中的操作非常简单,患者的依从性比较高,能够直观地显示图像,有助于疾病诊治效果的提升,对于疾病发生和发展与转归判定的价值都比较高。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36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试验组,将36例不存在下肢静脉病变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都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股总静脉内径测量值、股浅静脉内径测量值、胫周围静脉近段内径测量值、内侧腓肠静脉内径测量值、股总静脉CDFI血流速率、股浅静脉CDFI血流速率、腘静脉CDFI血流速率相比对照组相关指标,P<0.05。结论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诊断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呈现较优效果。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
  • 简介:摘要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的临床问题,传统的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大,术后易复发。而血管腔内治疗因其具有微创、高效等优点日益取代传统手术,目前导管溶栓结合球囊扩张,被广泛应用于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DVT的治疗中,同时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通畅率仍存在争议。就血管腔内治疗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和前景做一综述

  • 标签: Cockett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管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法在预防化疗患者静脉导管使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11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静脉置管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静脉置管化疗并进行个案护理,观察两组导管留置天数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并发症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案管理法在化疗患者静脉置管中可以降低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 标签: 个案管理 深静脉置管 化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围产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从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所有围产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3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对这30例围产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治方法和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结果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和静脉血管造影能够确诊围产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的具体情况,对本次的30例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后,这30例患者均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在本次的治疗当中,出现1例肺栓塞致死亡的现象。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者静脉血管造影进行围产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检查,能够显著提高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的确诊率,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围产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围产期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腹部外科术后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来我院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149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介入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指标、下肢体征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及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都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下肢体征异常率及DVT发生率都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腹部外科术后DVT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手术 DVT 预防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中,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若不及时采取措施,甚至会导致患肢残疾。本文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以及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膝关节病变 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护理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内膜癌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100例内膜癌手术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例和50例。结果手术前后、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以有效预防内膜癌术后DVT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内膜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栓塞的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行肿瘤手术干预者120例做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等量分为60例对照组、60例试验组,对照组妇科肿瘤手术护理对象术后接受常规下肢静脉血栓防护,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之上施加针对性预防干预,对两组妇科肿瘤护理对象接受不同预防性干预策略后的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比例加以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妇科肿瘤术后护理对象在接受不同预防性护理策略后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比例之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术后此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溯源性分析妇科肿瘤手术护理对象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机制原因基础之上开展围术期的针对性预防干预活动,具备较好的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效应。

  • 标签: 妇科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剖宫产患者术后双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7年4月我院产科收治的高危剖宫产产妇9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予中医适宜技术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血流平均速度(Va)、血流峰速度(Vp)和血流量(BF)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凝血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Vp、B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D-D、PT以及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TT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剖宫产患者术后采用中医适宜技术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双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高危剖宫产 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