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高危型乳头病毒(HPV)分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满足条件的2495例受试者接受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同时对HPV阳性患者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必要时可进行阴道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对入组患者高危HPV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筛选的2495例受试者中,有278例感染了HPV高危型,感染率为11.14%;不同年龄组间HPV高危型感染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阳性有369例(14.79%),阴性2126例(85.21%)。在接受宫颈活检送病理检查的278例受试者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是85.97%(239例),有39例检测出慢性宫颈炎(14.03%)。其中检查出宫颈上皮非典型性增生(CIN)Ⅰ级有98例(41.00%),CINⅡ51例(21.34%),CINⅢ78例(32.64%),宫颈癌12例(5.02%)。占比较高的高危亚型依次为HPV16型(24.69%)、58型(13.81%)和52型(12.55%)。经比较,不同人乳头病毒高危亚型感染在不同宫颈病变中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乳头病毒分型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分型筛查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乳头病毒(HPV)高危型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择取的300例样本均来自我院进行检查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三组,分别为宫颈癌前病变组(100例)、宫颈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的宫颈细胞学无变化,之后筛选三组检测患者,并检测16种高危型HPV及3种低危型HPV,比较其诊断结果。结果:宫颈癌组的HPV阳性率为97.00%(97/100),宫颈癌前病变组的HPV阳性率为60.00%(60/100),对照组的HPV阳性率为13.00%(13/100),HPV总阳性率为56.67%(170/300):三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HPV的阳性率有:HPV16的阳性率为29.41%、HPV18及HPV33的阳性率为5.88%、HPV52的阳性率为8.24%、HPV58的阳性率为7.06%。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有一定的联系,并在高危型HPV感染中,其中主要的感染因素为HPV16。

  • 标签: 人乳头瘤状病毒(HPV) 高危型感染 宫颈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HPV亚临床感染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21.01-2022.02就诊于本诊所的HPV亚临床感染患者56例,盲法分设不同小组。乙组(应用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n=28例);甲组(应用干扰素α-2b治疗,n=28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HPV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乙组为78.57%,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乙组同期及本组治疗前,IL-6水平显著高于乙组同期及本组治疗前,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HPV转阴率为96.43%,乙组为78.57%;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乙组为14.29%,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针对HPV亚临床感染患者,应用干扰素干扰素α-1b治疗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提升HPV转阴率,降低复发风险,安全性高。

  • 标签: 干扰素 人乳头瘤状病毒(HPV) 转阴率 不良反应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在研究中基于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来建立一个能够同时对14中高危型乳头病毒进行检测与分析,来有效地建立一个对癌基因E6/E7mRNA的检测方法。方法:在此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23例临床样本进行检测与分析,来探究14种高危型乳头病毒中,不同病毒的E6/E7基因序列,来探究这些基因序列中存在的区域设计特异性,并且结合相对应的反应体系来构建一个高危型乳头病毒E6/E7mRNA的检测方法与系统。在实验中需要结合这些临床样本来利用温核算扩增技术进行高危型乳头病毒E6/E7mRNA检测,最终来探究其检测结果与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着一致性。结果:在实验中所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在试验检测中将检测限提升更高的程度,并且对于一些常见低危型HPV中也并没有出现交叉检出的情况,使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所检测出的结果与Aptima HPV检测结果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中的敏感性为84.0%,特异性更是高达94.4%阴性预测值比阳性预测值高出更多,高达97.9%,而阳性预测值仅为65.6%。结论:使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有着特异性好、稳定性好以及灵敏性高等等优势,能够在为高危型乳头病毒的患者提供一个更好的诊断方案以及技术平台。

  • 标签: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E6/E7mRNA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乳头病毒感染宫颈癌患者中采取放射治疗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人乳头病毒感染宫颈癌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者48例,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对照组有患者48例,接受常规野放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92%,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放射治疗技术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宫颈乳头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采用蒙药嘎木朱尔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宫颈乳头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均为本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共计选取60例。分组开展研究,组别设置为研究组、对照组,各组患者数量相同。研究组采用蒙药嘎木朱尔治疗,对照组未使用该种药物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杂交捕获二代(HCⅡ)、液基细胞(TCT)检测,观察疾病转阴及炎症改善情况。结果  HCⅡ检测研究组疾病转阴率、显著改善率均较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满足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炎合并高危型乳头病毒感染患者接受干扰素阴道泡腾胶囊联合微波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宫颈炎合并高危型乳头病毒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单纯微波治疗)和观察组(干扰素阴道泡腾胶囊联合微波治疗),每组患者例数均是34例。结果: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组间治疗后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阴道泡腾胶囊联合微波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应用效果明显,可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干扰素阴道泡腾胶囊 宫颈炎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阴道炎的女性对生殖道人乳头病毒(HPV)感染产生的影响,为疾病转归提供有效依据以及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2018年11月~2021年4月接收的200例就诊妇女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其疾病类型分为32例滴虫性阴道炎、19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12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19例细菌性阴道病、8例需氧性阴道炎以及110例正常妇女;临床均利用HPV分型技术完成HPV检查操作,就非阴道炎患者同阴道炎患者HPV感染率展开对比,并就不同阴道炎种类HPV感染率展开对比分析,以探讨阴道炎疾病对宫颈HPV感染产生的影响。结果:3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中,HR-HPV(高危乳头病毒)感染患者9例(28.13%);19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中,HR-HPV感染患者7例(36.84%);12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中,HR-HPV感染患者3例(25.00%);19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HR-HPV感染患者8例(42.11%);8例需氧性阴道炎患者中,HR-HPV感染患者2例(25.00%);总阴道炎HR-HPV感染发生率(32.22%)较正常妇女(8.18%)更高(P

  • 标签: 阴道炎 女性 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p16NK4蛋白检测及其与人乳头病毒感染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收集的90例活检以及手术切除的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宫颈腺癌组织标本进行研究,结果:HPV16和18感染和p16INK4A过度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p16INK4A过度表达于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有望作为诊断性标记物。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p16INK4A蛋白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对视乳头黑色素细胞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航卫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对1例于2015年10月诊断为视乳头黑色素细胞的病例进行综合性分析。 结果2015年至2021年对患者进行每年1次的随诊观察,期间患者未诉特殊不适,查体未见病变明显改变,综合评估后予以鉴定眼科体检合格,并建议继续随诊观察。结论视乳头黑色素细胞虽为良性肿瘤,性质较为稳定,但仍有恶变的可能性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体检医师及航医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和监控,确保飞行安全。

  • 标签: 视乳头黑色素细胞瘤 飞行员 飞行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喉乳头并发声带粘连手术的护理价值。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100例,均为儿童喉乳头并发声带粘连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一组50例患者经针对性护理(观察组),一组50例患者经常规护理(对照组),对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探讨。结果:手术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85.00%),(P<0.05);术后自主发声能力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1.14±0.12分)低于对照组患者(3.48±0.85分),(p<0.05)。结论:在儿童喉乳头并发声带粘连手术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效果,恢复声带正常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儿童 喉乳头状瘤 声带粘连 手术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新冠冠状病毒检测内使用核酸快速检测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2月-2020年4月我院收入的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人员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使用核酸快速检测,分析检测效果。结果:核酸快速检测系统用于新冠病毒检测内,其检出阳性率较高,特异性以及敏感度较好。结论:将核算快速检测用于新冠病毒临床检测内,可以根据其检查结果为医生提供部分数据依据,值得临床应用,但最终结果仍需结合其他数据以及患者症状确诊。

  • 标签: 核酸快速检测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鼻腔内翻性乳头作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且通常发生在人体鼻腔黏膜上皮组织之中。此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主要是表层上皮组织增生情况较为严重,并且朝着基质内部进行生长(呈乳头状),存在较高疾病复发性与恶变性等特点。对此疾病一般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治疗,然而在手术治疗结束后,疾病复发率较高。以往治疗方式主要采取鼻侧切开术进行治疗,伴随着临床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鼻内镜手术已经成为鼻腔内翻性乳头疾病的基础治疗方式。

  • 标签: 鼻内镜 鼻腔内翻性 乳头状瘤 临床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乳腺导管内乳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本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检查的10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记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准确率,以及乳腺导管内乳头造影特征。结果 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例数合计87例,准确率为77.68%;Ⅰ型病灶结节形态相对规则,边缘清晰度较高,钙化特征不明显,回声均匀,血流等级为0-1级。Ⅴ型特征与Ⅰ型相反。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针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图像清晰度较高,可为后续临床诊断提供较强参考,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导管 乳头状瘤 诊断准确率 造影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CT诊断准确性及临床预后作用。方法 以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胰腺实性假乳头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并于2017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展开医学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并进行5年的随访。结果 CT共检出2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其诊断准确率为90.00%,特异度为87.50%,敏感度为90.91%,其中诊断准确率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CT诊断 准确性 临床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黑龙江省地区发热伴出疹性疾病病原图谱构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2017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黑龙江省传染病医院就诊的发热伴出疹性疾病患者的急性期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分别对其进行麻疹、风疹、水痘IgM抗体进行检测,并且通过咽试标本进行病毒的分离操作。结果:607例血清标本中进行麻疹的阳性检测率1.65%、风疹Ig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1.65%,水痘IgM抗体的阳性检测率20.9%,三者全部为阴性的占75.8%,607例咽试标准检测中麻疹病人、风疹病人、水痘IgM抗体阳性的患者分别为10例、10例、127例。结论:目前黑龙江省主要的血清标本检测出来以水痘IgM抗体的检出率最高,应当积极推进水痘疫苗的接种,是防治该传染病的主要策略。

  • 标签: 麻疹 风疹 水痘IgM抗体 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诊断小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共220例小儿腹泻患儿(2019.10~2022.1),均接受轮状病毒检测,对0.5~2岁、2~4岁患儿、不同季度轮状病毒阳性率观察。结果:0.5~2岁轮状病毒阳性率高于2~4岁,差异显著,(P<0.05)。秋季阳性率高于其他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检测在对小儿腹泻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经总结得出0.5~2岁是轮状病毒感染高发群体,秋季易感染轮状病毒

  • 标签: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不同国产测试剂存在的差异。方法:研究来源于医院内现有患者中,且均需接受核酸检测,具体时间为2021年4月3日-2021年4月8日,研究患者的总数量为196例,阳性质控品4例,共200例,依次选择不同的检测试剂进行核酸检测,并按照不同试剂进行分组,组名取为1组与2组,记录各组检测结果及单通道检测率。结果:两组试剂在检测过程中,处于阳性及阴性的检测结果数量相差不多,组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