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及盆腔孤立纤维瘤的CT征象,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及盆腔孤立纤维瘤的CT表现。结果11患者中,6例发生于腹部,5例发生于盆腔,肿瘤大小在4.6cm×4.0cm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孤立肺结节诊断和处理的策略。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孤立肺结节患者62例,对62例患者进行CT扫描,记录62例患者的扫描结果。结果将所得影像图进行分析,62例孤立肺结节患者中,肺癌患者38例,结核瘤患者7例,炎假瘤患者11例,错构瘤3例,支气管囊肿2例,组织来源不明结节1例,有2例患者误诊,误诊率为3.23%。结论CT对孤立肺结节诊断敏感性较高,采用CT对孤立肺结节患者进行诊断,能够降低误诊率,是一种很好的鉴别诊断的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诊断 处理
  • 简介:乳腺癌孤立局部区域复发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虽然预示着随后可能出现远处转移,然而经过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仍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远期生存率。其复发具有较大的临床异质,因而治疗也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理的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手段,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远期生存的目的。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诊疗
  • 简介:孤立髂动脉瘤(isolatediliacarteryaneurysm,IIA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限于髂动脉的扩张性病变,髂动脉径向扩张直径超过正常直径的1.5倍,其中髂总动脉瘤占70%-90%,髂内动脉瘤占10%-30%,髂外动脉极少受累;两侧动脉受累机会相近,可单发,也可多发。IIAA临床极其少见,其发病率为0.1%-1.9%,约占腹部动脉瘤的2%-7%。IIAA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但瘤体极易发生破裂;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15%-70%。

  • 标签: 髂动脉瘤 立性 髂内动脉瘤 扩张性病变 髂总动脉 髂外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引导下肺部穿刺术诊断诊断肺部孤立小结节的有效及安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行CT引导下穿肺部孤立小结节刺活检的患者84例。穿刺所取组织均进行病理学检查,且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观察以明确诊断。比较患者穿刺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记录患者CT引导下肺部穿刺术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其安全。结果84例患者CT引导下穿刺活检中81例获得明确诊断,其中60例恶性肿瘤,21例良性病变,准确率为96.43%(81/84);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中出现相关并发症较少,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14.29%)。结论CT引导下肺部穿刺术诊断肺部孤立小结节的有效及安全较高,与临床确诊结果相比穿刺结果准确率较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CT引导 肺部穿刺术 肺部孤立性小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的单一和组合征象对孤立的肺结节进行诊断,并对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确诊的189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的螺旋CT机进行平扫,对平扫的征象进行统计分析,将带有统计学意义的单个征象和组合征象进行筛选并且评判,主要分析诊断效能。结果使用CT平扫的结果作为手术的病理分析依据,包括单个征象(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这些诊断效能最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而且出现了特征结对中的单一征象的大幅度降度。对于恶性的SPN,呈现短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的现象的概率较低。结论采用螺旋CT对SPN尽心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CT平扫可以对多数SPN的良性或者恶性加以准确的诊断。过程中,单一和组合的征象在诊断效能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症具有的征象比较有典型意义。确诊的恶性病变的可信度和阳性的预测值较高。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多层螺旋CT 平扫征相
  • 简介:患者,女性,73岁。因"髂动脉瘤进行增大2年余"于2015年9月14日入院。患者2年前发现髂总动脉瘤,CT示最大直径达4cm,未予特殊治疗,因复查CT测得瘤体最大直径为6.2cm入院。查体右下腹可扪及搏动包块,移动度可,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双侧股动脉搏动良好。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硬化及心血管老龄退行改变;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示腹主动脉硬化及高度迂曲,双侧髂总动脉瘤,

  • 标签: 髂总动脉 髂动脉瘤 阳性体征 主动脉硬化 移动度 搏动性包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0例胃肠道炎纤维息肉的临床诊断方法与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7年4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肠道炎纤维息肉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对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对比术前辅助检查、诊断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者发生部位集中在胃部、回肠及空肠部位,均以胃肠道粘膜下息肉肿块为主要表现,以纤维血管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特征排列为主要特征。实施手术摘除后大部分患者康复良好,少数复发实施二次治疗。结论作为临床中较为少见的好发于胃部与小肠的胃肠道炎纤维息肉,临床诊断易与胃肠道肿瘤和其他息肉样病变混淆,需依据病理上的特征组织学改变、综合多种手段辅助诊断,手术摘除是治疗胃肠道炎纤维息肉的主要手段,效果较好,不过仍需加强研究,探索新的诊断方式与治疗手法。

  • 标签: 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 病理诊断 治疗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7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80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和(或)DSA检查。患者明确诊断后行药物保守、腔内介入或剖腹探查及血运重建术治疗。观察指标:(1)临床特征。(2)治疗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出院后1、6、12个月各随访1次,以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内容为腹痛症状复发情况,CTA检查肠系膜上动脉(SMA)夹层变化或支架置入术后SMA变化及夹层重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平均数(范围)表示。结果(1)临床特征:①临床表现:80例患者中,75例有症状,5例无症状为健康体检时发现。75例有症状患者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均无腹膜刺激征,腹痛以脐周及腹上区为主,14例伴恶心、呕吐,4例伴血便。②影像学检查结果:80例患者均经CTA检查明确诊断为SISMAD。CTA检查表现为SMA局部增粗、真假双腔形成、动脉真腔变细并可见内膜瓣影、假腔形成血栓,其中77例第一破口位于距肠系膜开口1~6cm以内,3例位于主干中远段。80例患者均未发现主动脉夹层。(2)治疗情况:75例有症状患者中,53例药物保守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0.7%(53/75),症状缓解平均时间为5d(1。12d);22例行支架置入术,均取右侧股动脉入路,置入自膨式裸支架或覆膜支架,其中21例成功,1例失败,手术成功率为95.5%(21/22),支架置入术失败患者予药物保守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无行剖腹探查及血运重建术患者。5例无症状患者嘱其院外有效控制血压,定期随访,未作其他干预。(3)随访情况:75例有症状患者均获得随访�

  • 标签: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放射学 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 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研究对于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提高患者在化疗后的有效护理措施。有效的化疗治疗中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于化疗的耐受程度,减轻了化疗的副作用,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提升满意度,帮助他们顺利完成疗程。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孤立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 2016年 3月到 2017年 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孤立肺结节患者共 5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同层动态 CT增强扫描,对患者的 CT灌注参数和强化指标进行记录分析,同时对患者血流量( BF)、血容量( BV)、表面渗透系数( PS)以及平均通过时间( MTT)进行记录分析,分析患者的时间 -密度曲线特征。结果:结核瘤患者的 BF、 BV以及 PS明显低于炎结节和原发性肺癌患者( P<0.05);进行增强扫描后,炎结节和原发性肺癌患者的 CT值明显高于结核瘤患者( P<0.05);进行增强扫描后,炎结节患者 CT值逐渐上升,结核瘤患者 CT值没有明显变化,原发性肺癌患者 CT值表现为动态平衡。结论:使用 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对孤立肺结节患者进行鉴别诊断,能够改善诊断的正确率。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灌注成像 动态增强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以“左侧腰部间断疼痛2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双侧肾区无隆起,未触及双肾及异常包块,左侧肾区压痛、叩击痛阳性。检验:血尿常规正常,肾功能:肌酐147.6μmol/L,尿素氮7.44mmol/L,尿酸615μmol/L。

  • 标签: 异常包块 左侧输尿管 肾区压痛 肌酐 左侧腰 肾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孤立结节定性诊断当中的应用。方法以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所接收的68例经CT检查发现有肺部孤立结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取的68例患者均需要接受常规剂量扫描模式检查及低剂量扫描检查,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即分为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观察并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对肺部孤立结节定性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观察与研究发现,在对肺部孤立结节的定性诊断以及形态学特征方面,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而在辐射剂量方面,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相较于常规剂量扫描,其辐射剂量有明显减少。结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可知,在对肺部孤立结节的定性诊断方面,使用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进行检查与使用常规剂量扫描的诊断价值并无显著差异,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而低剂量扫描这一检查方式能够明显的减少辐射剂量,减少CT检查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

  • 标签: 多排螺旋CT 低剂量扫描 肺部孤立性结节 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口腔黏膜下纤维变(oralsubmucousfibrosis,OSF)是口腔鳞癌的癌前病变。随着研究深入,发现OSF越来越普遍,发病率逐渐升高。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口腔黏膜的解剖结构及特点,通对OSF的患病率、发病原因、症状以及相关治疗方案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综述。OSF的危害非常明显,并且其发病因素与槟榔的食用密切相关。

  • 标签: 口腔黏膜 纤维性病变 研究现状 治疗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护理计划在肿瘤患者靶向治疗活动中可行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行靶向治疗的癌症患者82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计划,研究组实施肿瘤护理计划,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护理认知、自我护理处理、不良反应认知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皮肤瘙痒率、手足综合征率、脱发率、甲沟炎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靶向治疗活动中实施肿瘤护理计划十分可行,效果显著,能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肿瘤患者 靶向治疗 肿瘤护理计划 可行性
  • 简介:  【摘 要】目的:对四种眼眶神经源肿瘤临床特征、 CT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四种疾病的影像学征象和临床特征,对比三种诊断方式的价值,提升诊断准确率,指导评价预后和临床诊断。方法:收集我院自 2006年 3月至 2012年 8月期间,经过手术治疗并且具备眼眶神经源肿瘤完备资料的 91例患者。统计眼眶神经源肿瘤的临床表现,对全部病例展开超声检查。对比四种不同神经源肿瘤 CT征象特点。对照病例结果,比较 CT诊断、临床诊断同病理诊断的相符率。结果:对比临床表现可知,上述四种疾病在眼部疼痛、向正前方突眼、眼底受压征、向前方突眼的 pearson a?检验中,其 P值都要比 0.05小,这表明上述四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具备统计学意义。对比 CT表现可知,上述四种疾病的 CT诊断准确率、钙化、边缘锐利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而眶颅交通、骨质受累的差异并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CT诊断的准确要比超声和眼科临床的准确更高。超声检查无创且方便,能准确定位眼眶神经源肿瘤,但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很低。现如今,眼科临床需结合 CT和超声进行检查,以使诊断准确率提升,便于评价预后和指导手术。    【关键词】眼眶神经源肿瘤;临床;影像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临床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甲状腺肿瘤的准确度。方法选择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这段时间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都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了解病理诊断和超声检查在结果上的差异。结果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比较小,因此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甲状腺肿瘤,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肿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安全分析。方法对80例大面积前牙牙体缺损患者同顾分析,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观察组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进行口腔修复。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结果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1例发生桩核脱落,1例出现纤维桩折断,未出现根折现象,对照组有6例牙根折裂。结论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疗效显著,不易脱落,外形美观,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